覬

覬,讀作:jì。屬於左右結構漢字。形聲。從見,豈聲。本義:希望得到。

◎ 希望得到:“自毀齒已上,父兄鬻賣,以~其利”。~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柳宗元童區寄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覬
  • 外文名:covet, long for, desire
  • 拼音:jì
  • 部首:見
  • 筆順編號:25212514312511135
  • 五筆:m(山)n(己)m(冂)q(兒)
漢字編碼,詳盡釋義,古籍解釋,

漢字編碼

發音:jì
部首:見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7
五筆86&98:MGKQ
倉頡:UTBUU
筆順編號:2 5 2 1 2 5 1 4 3 1 2 5 1 1 1 3 5
四角號碼:261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9AC
覬

詳盡釋義

形聲。字從見,從豈,豈亦聲。“豈”意為“鱗片狀”。“”意為“注目”。“見”與“豈”聯合起來表示“鱗片狀的眼睛看著一樣東西”。本義:許許多多眼睛同時在看一樣東西。引申義:渴望,希望,期望 同本義
自毀齒已上,父兄鬻賣,以覬其利。――柳宗元《童區寄傳》
覬乎異日,得夷平民,然後裹足西向。――劉禹錫《上杜司徒書》
又如:覬幸(希望能僥倖得到);覬望(非分的希望);覬欲(非分的希求與貪慾);覬奪(希圖攘奪);覬欲(企圖);覬利(企求利益)
宜絕橫拜,以塞覬覦之端。――《後漢書·楊秉傳》
以覬其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幾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冀。《說文》𣢆幸也。《廣韻》覬覦,希望也。《左傳·桓二年》下無覬覦。《注》下不冀望於上也。
《集韻》或作幾。《左傳·宣十二年》庸可幾乎。《疏》幾讀如冀,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禮·檀弓·吾欲暴尩注》尩者面鄕天,覬天哀而雨之。覬,又作幾,音冀。
《韻會小補》通作𩥉。《禮·文王世子·反養老於東序注》州里𩥉於邑。《疏》希𩥉慕仰,行之於邑也。
《集韻》虛器切,咦去聲。《類篇》幸也。《韻會小補》垂也。《集韻》亦作𣢆。《正字通》俗通作冀。《增韻》亦作懻,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