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中國爹娘

親親中國爹娘

大型情感史詩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由深圳市寶賢投資有限公司、瑞爾投資管理諮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攝製,本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敘述1940年代的印尼,一對僑居印尼雅加達的中國梅州客家籍夫婦收養一個印、荷混血棄兒,通過表現養父母吃苦耐勞、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以對其言傳身教,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對其悉心培育,主人公長大成人後,把對養父母的那份愛轉化成對中國的愛,他通過奔波中國和印尼各地致力於親善和慈善事業,情系中國,感恩中國。

“ 我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但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愛著我的中國……”。這就是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主人公熊德龍對中國的赤子之心。

大型情感史詩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殺青。

基本介紹

  • 集數:34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劇情
  • 首播時間:2016年
  • 導演:田鎮
  • 編劇:王朝民 溫燕霞 李冰俏
  • 主演:侯祥玲 ,袁志博 ,紀亞文 ,胡雯月,徐熙陽
  • 中文名:《親親中國爹娘》
  • 外文名:Kasih Sayang Orang Tua Tiongkok(印尼文)
  • 出品時間:2015年
  • 出品公司:寶賢投資有限公司 瑞爾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
  • 拍攝地點:中國梅州、中國中山、美國、印尼等地
  • 出品人:古樸
  • 總監製:趙金川 胡國華
  • 總製片人:王朝民
  • 總策劃:莊賢裕  莊子樂
  • 執行製片人:張曉風   睢雁
  • 攝影指導:劉俊雲
  • 音樂總監:許建強
  • 企劃主任:梅子
  • 策    劃袁子彈
  • 總導演:王朝民
  • 發行許可證號:(粵)劇審字(2016)第016號
  • 報備機構: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人物原型,揭牌儀式,重大意義,不忘初心,感人親情,首映禮,

劇情簡介

1940年,僑居雅加達的客家青年女子黃鳳嬌和結拜三妹柳飛英迎來了二妹許家玲。不想日本人隨即占領印尼,在鄰居熊如淡和同鄉會湯老伯的幫助下,三姐妹屢次遭遇生死歷險又逢凶化吉。街對面開飯館的吳天雄追求柳飛英,柳飛英心儀知書識禮又勇氣可嘉的熊如淡,托黃鳳嬌說媒,不想熊如淡卻對黃鳳嬌一番表白。柳飛英見姐姐橫刀奪愛,轉而嫁給了吳天雄。許家玲尋夫,終於找到了抗日武裝隊中的丈夫阿財,卻在懷孕後經歷了一場丈夫與結義弟弟之間的槍戰轉而發瘋,黃鳳嬌幾經周折找到許家玲將她送進福利院,並收養了許家玲的女兒林天曉。
生下長女康芸後,黃鳳嬌因故不能再生育。這時在福利院遇到混血兒蘇馬迪和小二,出於善心,黃鳳嬌夫婦在生計艱難的窘境中,收養了這兩個孩子。為蘇馬迪取名熊德龍。而柳飛英夫婦則使出詭計軟磨硬泡,收養了小二,取名吳耀祖。熊家和吳家就這樣成為了一輩子的冤家。
吳天雄夫婦和熊如淡夫婦在人格類型和教育思路上完全相反。熊家講究厚道做人,吃虧是福,孩子們天天讀的是《增廣賢文》。吳家是功利教育,競爭邏輯。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熊德龍養成了肯擔當、負責任的性格,十幾歲就開始放學後打零工,幫助家裡的生計。而吳耀祖卻在吳天雄的教唆下處處給熊德龍使絆子。
熊德龍的事業17歲起步,先後經歷了倉庫失火、資金被騙、行銷失利等多次商場挫折,終於憑藉巧妙獨到的商業眼光和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日漸做大。期間,黃鳳嬌和熊如淡總是在關鍵的時刻給孩子指引正道,教導他與人為善、以德報怨,而這樣的經營理念也取得了得道多助的口碑效應。而吳耀祖卻不留後路,零和血拚,雖也支撐起一份家業,卻因精神空虛而染上了賭癮,甚至幾次矇騙利用天曉刺探商業機密,給熊德龍的事業造成重大損傷。
在熊如淡黃鳳嬌夫婦的指引下,熊德龍萌發了搭建中國大陸與海外溝通之橋的念頭。他虧錢買下美國的華文報紙,介紹中國的風物資源,而吳天雄卻和吳耀祖設了一個金融騙局,欲將熊德龍逼向絕境。熊德龍的紅顏知己連美美和她的僑領父親唐梅山幫助熊德龍化險為夷。而天曉也看穿了吳耀祖的陰謀,奪權主宰了吳家的產業。耀祖終於夢醒回頭,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失,並由衷感激熊如淡、黃鳳嬌對自己不離不棄的親情幫扶。
改革開放前,中印尼斷交期間,熊德龍和太太連美美回梅州認祖歸宗。他們經過艱難的旅行來到澳門,德龍費勁周折辦理了前往中國的旅行簽注。一出拱北海關,熊德龍即跪倒在地,抓起一把黃土,他終於回到自己的養父母的祖國——中國,他淚流滿面。

人物原型

熊德龍熊德龍
“ 我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但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 的客家情,我深深地愛著我的中國……”
——熊德龍

揭牌儀式

2014年8月8日晚,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劇組雅加達辦事處揭牌儀式在雅加達舉行。熊德龍先生、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劉玉飛、原新華社駐印尼分社社長趙金川、及出品人深圳市寶鷹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古樸、瑞爾投資管理諮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莊賢裕、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民等參與了揭牌儀式。
《親親中國爹娘》印尼雅加達辦事處揭牌儀式《親親中國爹娘》印尼雅加達辦事處揭牌儀式
印尼《國際日報》幾十個專版連續幾天進行了刊登。
印尼《國際日報》幾十個專版進行了刊登印尼《國際日報》幾十個專版進行了刊登

重大意義

《親親中國爹娘》是全方位向觀眾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緊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方針策略的正能量主旋律電視劇。
《親親中國爹娘》弘揚了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電視劇文化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
《親親中國爹娘》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客家文化為宗旨,彰顯客家人文精神。本劇將濃墨重彩地謳歌客家人吃苦耐勞、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弘揚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以‘百善孝為先’為核心的感恩奉獻精神和以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親親中國爹娘》融合了幾代人的親情;真誠樸實的愛情;高尚、坦誠的友情;以及生動真實的勵志故事,博大無私的愛國情懷等,極具欣賞性和教育意義。
熊德龍作為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一個傳奇人物,通過他的成長、成功歷程,可以教育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積極向上、自強自立、孝順長輩、回報社會等具有極為正面的意義。

不忘初心

——寫在電視連續劇《親親中國爹娘》 首映之前 作者:胡蘭萍
電視連續劇《親親中國爹娘》梅州發布會
親親中國爹娘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致詞
親親中國爹娘

古樸贈送本劇片段預告光碟給梅州市長譚君鐵
夜,深了。沒有了白天那辦公區里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此刻除了遠處傳來的汽車喇叭聲,辦公室里靜得連掉根針都聽得見。
古樸面前攤開一個電視連續劇劇本:《親親中國爹娘》, 一幕幕情境浮現在他眼前......
情境一:
清晨,天剛毛毛亮,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的一座簡陋而溫馨的福利院內,護士正在清掃昨夜颱風肆虐吹落的滿地殘葉......
這時一位裝束淡素、椎髻跣足、渾身透著溫柔賢惠的客家女子(黃鳳嬌)徑直走到一張搖籃前,抱起了正在熟睡的漂亮的混血棄嬰蘇馬迪(熊德龍)心疼地親了一下。
“啊!怎么那么燙!他生病了!”
福利院人手不夠,經福利院德薇院長同意後,黃鳳嬌(熊德龍的養母)將蘇馬迪抱回家裡照顧。
黃鳳嬌熬了滿滿一大鍋草藥水,拚命地用大蒲扇煽涼滾開的藥水,準備給蘇馬迪洗澡;
熊如淡(熊德龍的養父)抱著哭鬧不止的蘇馬迪在屋裡不停的來回走動|;
夫妻倆徹夜不眠地輪流用濕毛巾擦拭著蘇馬迪的身體給他降溫......
終於,蘇馬迪在搖籃里安靜地睡著了......黃鳳嬌憐愛的注視著蘇馬迪......
唉!疲憊不堪的黃鳳嬌夫婦長噓了一口氣,抬頭望了望窗外:天,已大亮了。
此刻,古樸兩眼模糊了,兒時的記憶浮上了他的腦海:
那是在他三歲多時,因為頑皮,胳膊和耳朵不慎被火燒傷,疼得他齜牙咧嘴、拚命哭喊!急壞了的母親四處尋土方、挖草藥給他敷傷口,嘴裡叨叨不停地責怪他頑皮、不懂事,倆眼卻噙滿了心疼的淚水。
她白天整天跟著他,生怕他的傷口沾水發炎,晚上整晚守在他床前,生怕他睡著後不小心碰著了傷口......
多么相似的兩雙眼睛!多么相同的母愛!
情境二:
熊如淡在給少年熊德龍及姐姐康芸、妹妹天曉等幾個孩子講《顏氏家訓》。
熊德龍等齊聲背誦:“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闊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
熊如淡:“德龍,你解釋一下這個段落的意思”。
熊德龍:“士君子立於世上,貴在能夠有益於事,不能光是高談闊論,左琴右書,浪費人君給他的俸祿官位,就是說,我們要做有用的人!”
熊如淡欣喜的拍了拍德龍的腦袋:孺子可教也!
熊德龍:“阿爸,我記得前不久你還跟我們講過《菜根譚》的名句: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你和阿媽都說唐醫生是好人,可他為什麼願意幫助家玲阿姨,卻不願意我們請他吃飯”?
熊如淡:“德龍,問得好。唐醫生有善心做好事不張揚,接受的人也不會有恩重如山的壓迫。這就是古人說的: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本然。你以後要向他學習”。
呵!這不是跟我們家的《古氏家訓》中的一段“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中華儒、釋、道三學,皆歸於善。辯善知善從善行善,乃我輩立命之要,行事之綱,乃家族積德之本,興旺良方。勿以惡小而任性,勿以善小而不為,知善即知人心,行善而天歸心”有異曲同工之妙嘛!古樸讚嘆不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扎得如此深遠,其傳承竟還是同宗同源。
情境三
黃紀小吃店門可羅雀,生意冷清。
熊德龍:“阿爸,我們的米飯賣不完,可以像對面吳叔、柳姨那樣,把不新鮮的米飯炒一下或者用油炸了以後再賣給客人吃嘛”。
熊如淡:“德龍,做生意和做人一樣,要本本分分,不能動這種歪腦筋!我給你講講什麼叫“慎獨”吧: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一種情操、修養,更是一種自律和坦蕩。雖然我也在《易經》里看到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也就是說……”
熊德龍:“阿爸,這句話我懂,就是說遇事不要鑽死牛角尖,要懂得變通,但是一定要遵照道德規範去變通”!
熊如淡欣慰地看著熊德龍:孩子,你長大了!
聰明機靈的熊德龍沒有辜負養父母的培養,艱辛地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
憑藉過人的商業智慧、誠信為人和百折不饒的毅力,他的印刷廠出效益了;他的報社收購成功了;他那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業王國建立起來了……
熊德龍成功了!看到這裡,古樸陷入了深思:下一步熊德龍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換成自己、自己的兄弟姐妹,換成所有漂泊在外的客家人以及中華民族的子孫們,事業有成後心底最深處的情結就是:回歸故里、光宗耀祖、報效父母和國家,落葉歸根!
不是嗎,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們就是這樣:漂泊在外,艱苦打拚,事業有成後馬上回到家鄉:修橋鋪路、美化家鄉環境、發掘老家的鄉土文化、修繕校舍醫館……
情境四:
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熊德龍真的回到中國梅州“尋根”來了,他要回來報效他的父母鄉親,報效他的養父養母所熱愛的祖國!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熊德龍為父母親在梅州老家造了一棟兩層的“淡鳳樓”;修了“如淡長廊”;投資並親自督造了“德龍大橋”,嘉應大學的“德龍會堂”……
“月光光,秀才郎,騎只馬仔過蓮塘,蓮塘屋上一枝花,搖搖擺擺結親家,親家門口一口塘,放只鯉魚八尺長,鯉魚背上點燈盞,鯉魚肚裡做學堂,做個學堂四四方,讀書崽俚習文章。”
這首童謠是1958年阿爸阿媽帶著小德龍回梅州泮坑村認祖歸宗時,他的小夥伴、也是他刻骨銘心的初戀情人鐘靈毓教給他的。
這首童謠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終生的記憶里,他唱著這首童謠還奇蹟般地喚回了已游離到另一個世界的、生命垂危的重病母親。
呵!古樸合上劇本,心潮起伏,感嘆不已……
他感嘆:一個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的混血兒,因自幼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裡,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和水分,竟能長出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這部劇,我拍定了!”古樸激動的站起來,大步走到窗前,猛的推開窗戶,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眺望遠處:此刻東方早已是霞光萬道!
二零一五年十月於中國深圳

感人親情

——深圳首部反映中國、印尼兩國人民友好的電視劇即將封鏡
深圳特區報【人文天地】 2015年7月1日 報導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實習生 呂沙
親親中國爹娘

總策劃莊賢裕與本劇主人公熊德龍
親親中國爹娘

製片人莊子樂與本劇主人公熊德龍
炎炎夏日,深圳市一部反映中國與印尼兩國人民友好交流的32集大型電視連續劇《親親中國爹娘》正在中國廣東、香港、澳門和印尼雅加達、巴厘島、萬隆等多地緊張拍攝。
這是我國首部以反映中國、印尼兩國民間友好交往為主題的電視劇,由深圳市寶賢投資有限公司、瑞爾投資管理諮詢(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新作品影業有限公司聯袂出品。
該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印尼著名僑領、美國印尼熊氏集團主席熊德龍為原型,講述了一對僑居印尼的中國梅州客家夫婦收養一位印、荷混血棄兒,以吃苦耐勞、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將其培育為知名企業家、慈善家和愛國華僑領袖的動人故事。
“我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但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愛著我的中國……”這句主人公的肺腑之言,成為貫穿《親親中國爹娘》全劇的精神線索,展現出了客家文化在海內外綿延存續的強勁態勢,在人們眼前展開一幅中國印尼兩國世代友好、和睦共處的螢屏畫卷。
在《親親中國爹娘》即將拍攝完成、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之前,本報記者專訪了擔任該劇總策劃、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莊賢裕和該劇製片人莊子樂,聽他們講述發生在這部傳奇之劇的背後那些傳奇故事。
以愛國情操為創作主旨
記者:拍攝《親親中國爹娘》這部電視劇的初衷和出發點是什麼?
莊賢裕:我被電視劇主人公熊德龍的偉大情操深深感動了。他把對養父母的愛,轉化成了一腔對養父母的祖籍國——中國的報答之情。他在改革開放初期,即到養父母家鄉梅州認祖,捐款、修橋、鋪路,還發動僑胞到西部省份做公益。多年來,他奔波在中國和印尼各地,致力於慈善和親善事業,情系中國,感恩中國。
一個沒有中國血統的外國人都知道感恩中國父母,我們純正中國血統的僑民怎能不為之動容?他的這份偉大情操感動了祖祖輩輩都是客家人的我。
我的來台祖(第一位到台灣的祖先)在300年前抵達台灣,到了我這一代,我把我的孩子帶回了祖國。20多年來,我也在為我的祖國貢獻個人最大的努力。炎黃子孫在明、清時期移居台灣、東南亞等地,然而他們無時無刻不懷念祖國大陸,只要有能力,都會出錢出力,鼎力支持中國發展,這就是中華民族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如今祖國強大,我們僑居在外的中華兒女更是倍感光榮。
記者:從《親親中國爹娘》的故事結構和劇本內容看,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這部劇的文化底色。這樣的創作取向是基於什麼考慮?
莊賢裕:這部電視劇也是回響中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號召的積極行動。我們希望能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底氣。《親親中國爹娘》正是這樣一部全方位向觀眾展示中國優秀文化精髓,譜寫光榮歷史的正能量、主旋律電視劇。
我們希望講好中國故事,為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親親中國爹娘》無論從取材於民的藝術形態,還是傳播正能量的主題思想,都與當前主流文化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客家文化和印尼文化,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光輝。
為歷史剪影 為時代作傳
記者:您期待這個展現於螢屏的跨國故事為中國與印尼兩國關係和文化交流帶來怎樣的影響?
莊賢裕: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為歷史剪影、為時代作傳、張揚民族精神,這種文化努力,勢必會對中國印尼兩國關係帶來積極影響。作為國內首部反映中國、印尼兩國人民友好的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情節綿長,跨越歷史,通過對文化背景豐富的描寫,加深兩國人民的情誼,更能讓世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讓中國觀眾了解印尼,從而加強中國和印尼的溝通和往來。
記者:宣揚客家文化也是創作本劇的動機之一嗎?
莊賢裕:《親親中國爹娘》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重要目標,這其中被核心描繪的就是客家文化和客家人文精神。我們將濃墨重彩地謳歌客家人吃苦耐勞、崇文重教的
精神,弘揚以“仁義禮智信”及“溫良謙恭讓”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以“百善孝為先”為核心的感恩奉獻精神和以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彰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對青少年的深遠影響。
記者:這部電視劇播出後,預期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莊賢裕:《親親中國爹娘》的主要訴求是“向世界各國展示中國人的和善”。所以,我們拍攝製作本劇的目標是要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本劇發行不僅限於國內首輪、二輪、三輪的傳統發行方式,我們也安排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印尼、新加坡、洛杉磯等華人最密集的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台同步播放,播放時間大致會在今年12月到明年1月間。另外,今年10月16日到18日,我們將會在於台灣舉行的第28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舉行首映禮。我們希望《親親中國爹娘》既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我們希望通過本劇使得世界華人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熊德龍的感人事跡體現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力,是凝聚全球華人感情的紐帶。除了經濟的強大之外,中國作為一個崇尚和平、講究敦親睦鄰、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泱泱大國,是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核心力量。隨著中央“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戰略的提出和實踐,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應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世界華人能夠感同身受,並以中國人的身份感到驕傲。
再者,我們希望能通過本劇加強兩岸同胞對同屬一個中國的認同感。我在祖國大陸從商多年,很清楚如果不是這種強烈的認同感,是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良好局面的,因此我們對海峽兩岸的團結和平有著熱切的期盼。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邱鏡淳為本劇題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彰顯客家人文精神”;全國台胞投資企業聯合會總會長郭山輝、秘書長何世忠也寄語本劇:“和善中國心,胸懷世界情”,反映了他們共同的期待。我們邀請了幾家知名的台商大企業參與到本劇的聯合出品,希望本劇能把中華文化通過海峽兩岸的影視合作展示給世界各國,凸顯兩岸中國人的同根同源、骨肉情深。
“深圳製造”精品 弘揚客家文化
記者:當初為什麼會找到寶賢投資公司來投資拍攝這部電視劇呢?
莊賢裕:我的好友、本劇的原創者王朝民並非客家人,但對宣揚客家文化非常執著,追蹤熊德龍故事長達八年。身為客家人,我想到了寶鷹建設集團公司董事會主席古少明先生及幾位高管均是客家人。寶鷹非常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尤其是其中負責寶賢投資公司的古樸先生,當我向他介紹了本劇大綱之後,他也非常敬佩熊德龍先生,願意出資拍攝本劇,看中的就是這部電視劇在世界各地播放後,能令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國人的和善,也能使海內外華人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由於寶賢投資公司的大力支持,本劇拍攝非常順利,從主創到演員都非常投入,力求製作出高品質又好看的電視劇。
記者:對您來說,拍攝這部電視劇可謂踏入新的領域。時至今日,有何特別的感受?
莊賢裕:最初,我作為總策劃邀請寶賢公司來投資拍攝這部電視劇,僅僅是出於我們是中國的客家人,想為中華傳統文化及客家人文精神的發揚光大貢獻一份心意。但是在籌拍前期及拍攝期內,中央大力推動中華文化傳播,鼓勵影視創作,讓我們增強了信心和動力。我們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認可與支持。從投資到創作,《親親中國爹娘》都是一部純正的“深圳製造”電視劇,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這是抹不掉的文化印記。
為年輕一代注入傳統文化力量
記者:請問製片人,本劇對普通觀眾來說,其值得一看的亮點有哪些?
莊子樂:熊德龍先生的傳奇人生就是本劇的最大亮點。首先,《親親中國爹娘》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追求較高的思想境界。為了達到這樣的標準,在總策劃的鼓舞和指導下,我們所有攝製人員保持了澎湃的激情和全力的投入。然後,為了增強本劇的觀賞性,我們在編劇、歷史考證上花了很多功夫,組建了優秀的拍攝團隊,不怕辛苦,在多地取景,選用電影式的鏡頭來拍攝。另外我們還將推動該劇角逐各大電視獎項,通過獲獎來擴展《親親中國爹娘》的社會影響力。
記者: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什麼曲折困難嗎?
莊子樂:曲折是比較多的。本劇劇情時間跨度很大,對我們服裝、場景、歷史考證上都是很大的挑戰。工作人員隊伍的龐大以及成本控管上也是對我們的考驗。不過,經過磨合期,演員和攝製團隊都能展現令人欽佩的敬業精神,現在這支隊伍能夠協調合作,在共同理想的驅動下,朝著同一個目標奮鬥。
記者:作為年輕一代的客家人,你參與到本劇創作的動力是什麼呢?
莊子樂:對我來說,參與本劇的創作,首先是被這個故事所感動,在深入探究這個故事背後的意義後,我了解到年輕人不能躺在父輩的成就上純享受,正因為身處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年輕人往往在精神層面上忽略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國有著5000年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年青一代人,除了和日新月異的世界保持同步之外,首先應該積極地了解每一個傳統觀念的核心價值,進而認同並為之驕傲,最終達到傳承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目標。
我相信本劇播出後更多的年輕人也會被劇中不同代人的故事所感動。本劇帶來的將是一個能感動年輕人的機會,一個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中華文化和客家精神的機會,希望通過曲折動人的故事,達到寓教於樂、弘揚傳統文化精神的目的。
劇中場景

首映禮

——田鎮導演
我們很榮幸的受邀在台灣新竹舉辦的“第28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作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的首映禮,一個很特別很有意義的首映儀式在10月16日晚上的“天下客家相見歡”晚會上舉行,我們《親親中國爹娘》的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在全球客家代表6,000餘人的晚宴上展示了我們的作品,客家人的熱情、台灣同胞的熱情讓我們永難忘懷。
晚會主持人:剛才的演講嘉賓“熊德龍”先生,這位洋人長相的“特殊的客家子弟”有著非常傳奇的一生經歷,為了紀念與感恩他的廣東梅州客家籍養父母,一部演繹他的《親親中國爹娘》電視劇,特別選在今天的“天下客家相見歡”晚會上作“首映禮”,這也是首部演繹“海外客家華僑的一部親情大戲,我們先來觀賞這部戲的精彩片段預告:〔三個大型螢幕播放了約10分鐘的片段預告〕全場觀眾專注看著螢幕上的精彩片段預告,當螢幕上最後呈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彰顯客家人文精神”這十六個字時,全場掌聲不絕於耳,把今天的晚會帶入了高潮!
晚會主持人:短短几分鐘的片段預告;已經震憾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期待著該劇的播出,我們有請這部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上台與大家見面:〔主持人一一唱名,並由總策劃莊賢裕帶領我們上台〕主持人首先採訪了總策劃莊賢裕介紹這部戲,莊先生用客家話作了開場白,並扼要的介紹了這部戲的情節,他最後強調:明年初這部戲即可在世界各地播出;我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是個愛好和平、崇尚敦親睦鄰、最和善的民族,客家族群又是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顯著的一個族群;我以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為榮,我更以身為客家人為榮。〔全場再度掌聲如雷〕,當主持人訪問我,我語重心長的說道:時下,很多外國人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他們是不了解中國。我們的信仰就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中,是我們這個國家雖然在歷史上歷經滄桑但總能涅槃重生的原因。現在我們中國強大了,但人們卻逐漸喪失了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美德,《親親中國爹娘》這個題材正是演繹出一段盡顯傳統文化魅力傳承的故事,尤其故事的主人公原型熊德龍那種把對養父母的養育之恩轉化為對養父母家鄉與祖籍國——中國的無償奉獻的大愛,使我對執導這部戲懷著無比的敬重,全力以赴。接下來訪問飾演養父母的兩位演員的感想,訪問飾演“熊德龍”的台灣演員的演出心得,最後訪問製片人莊子樂訴說拍片的點點滴滴……。
晚會主持人:在訪問完這部戲的幾位代表人物後,使我們對這部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來,我們有請本次大會的主任委員邱鏡淳先生上台頒發致“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的賀匾,由本劇的出品人古樸先生代表劇組接受賀匾,台上一起接受賀匾合影的還有本劇的主人公原型熊德龍先生,本劇投資人寶鷹建設集團董事局古少明主席,本劇總監製:趙金川總裁。在一陣掌聲中,響起了本劇的主題曲之一“流淌的月光”音樂前奏,主唱人楊詩晴走上台演唱,〔台上人員一一下台〕,隨著音樂的結束,我們的首映儀式在溫馨感人的氣氛下園滿結束。
當晚聞名的新竹風還吹得特別起勁,但絲毫吹不散我們的熱情,600桌的宴席,不可思議的大場面,作為我們首映禮的場面,絕對是空前的場景,我們也祈盼著本劇播出後,也能有空前的轟動!
後記
——田鎮導演
台灣行的感觸很大。我是第一次離開大陸,所到的地方竟是台灣!這令我份外的激動!雖說這次的出行使用的是護照,但對與我而言,如同在家走親訪友!原本就應該這樣,兩岸本是同根同源。在台灣我沒有人在異地的感覺!不論是文字還是語言,沒有一絲的障礙。這讓我感慨我們中華文化底蘊的深厚!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而感到熱血沸騰!不由想起一句成語“一衣帶水”。原本就是一脈相承,又豈是外力所能分裂的呢!我真希望能通過這次的台灣之行,進一步的對外展示出文化統一的事實。為促進民族統一,地域完整盡一份中國文化產業者應盡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