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典範,帶領孩子健康成長

親子溝通典範,帶領孩子健康成長

《親子溝通典範,帶領孩子健康成長》是2018年4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心、李雪。

基本介紹

  • 書名:親子溝通典範,帶領孩子健康成長
  • 作者:安心、李雪
  • ISBN:9787550263284
  • 頁數:272頁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當我遇見一個人:母嬰關係決定孩子的一切關係》
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律。
親職教育也一樣,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展的規律。
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
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中國親子溝通典範,不去傷害,也不被傷害。凱叔+武志紅+李雪+許宜銘+李曉萌擊掌推薦)》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是P.E.T.(美國父母效能訓練)中國總部導師督導安心自我成長、十年淬鍊的心血之作。
因為不越界,所以孩子能夠感受到尊重;因為不評判,所以孩子願意敞開;因為負責任,所以我們會擁有更完整的內在、更自由的自我;因為無傷害,我們會帶著愛與孩子、與世界相處;因為內外一致,所以我們感受得到真實的彼此。
不越界、不評判、負責任、無傷害,簡單的十幾個字,是我們畢生需要修煉的功課。

圖書目錄

《當我遇見一個人:母嬰關係決定孩子的一切關係》
01 覺察:遇見內在的嬰兒
親密是母嬰關係最自然的狀態
孩子夜哭,因為需要你
睡眠訓練,給孩子的一生塗上灰暗底色
延遲滿足能力始於嬰兒期的及時滿足
退行,內在療愈的種子在發芽
02 態度:放下評判,全然看見
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
限制是偽造的愛
規則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
智力發展來自於體驗而非知識
好習慣無法培養,壞習慣只因匱乏愛
不期望改變
父母的負面投射創造了孩子的負面現實
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就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影
03關係:童年的溝通模式決定未來的關係模式
不同回應,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不評判,只確認感受
拒絕不等於傷害
孩子間的衝突不會引發創傷,但父母的干預會
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父母無需完美,但需誠實
04內在:會痛的不是愛
沒有界限,只因缺乏愛的能力
孩子不必為父母的錯買單
可以不原諒父母
控制是對孩子的情感勒索
溫和而堅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錯位
在生命早期,偏執的種子就已種下
輪迴之痛止於覺知
05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
認為自己值得,財富就會追隨你
所有關於成功的信念都制約你成功
《在遠遠的背後帶領(中國親子溝通典範,不去傷害,也不被傷害。凱叔+武志紅+李雪+許宜銘+李曉萌擊掌推薦)》
推薦序
自序
chapter 1 不越界
1.中國式界限
2.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3.少些期待,多點界限
4.失去自己的疆域,就是泄了氣的氣球
5.解除“都是因為我”的魔咒
6.誰是需要幫助的人
7.投射讓我們偏離真相
8.愛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9.自我修復——孩子本有的智慧
10.當他人發生衝突時,停止越界
chapter 2 不評判
1.沒有不乖這回事
2.當孩子說“我害怕”
3.我呼你應,便是傾聽
4.溝通是能量的傳遞
5.有傾聽,少執拗
6.問題是用來了解的,而不只是解決
7.看到真正的“洋蔥核”
8.表達真實感受,核實彼此信息
9.傾聽,是我們能給出的最好禮物
chapter 3 負責任
1.能自我負責就能自律
2.覺察與自我負責是療愈的開始
3.做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父母
4.在親密關係中映照出自己
5.不完美,不妨礙成長
6.走出戲碼,為現在的自己負起全部責任
7.站在世界之外看世界
chapter 4 無傷害
1.怎樣說,才能無傷害
2.零懲罰、零獎賞的養育觀
3.警惕防衛式攻擊
4.溝通,而不是攻擊
5.尋找消失的憤怒
6.孩子的釋放型與試探型打人
7.責任感養人,罪惡感毀人
8.真正的道歉是一種深刻的告白
9.有了尊重,沒了傷害
10.通過調整環境,無傷害地化解衝突
chapter 5 一致性
1.做真實的父母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療愈師
3.無條件養育是一種邀請而非要求
4.養育的初心,愛還是恐懼
5.一致性溝通,不再做煩躁的媽媽
chapter 6 自我調整
1.擁抱情緒
2.穿越生命的戲碼拿回力量
3.驅逐心魔,看見真相
4.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5.你是受過傷,但你不是受害者
6.你是要對的,還是要幸福
7.轉化抱怨為創造力
8.協助孩子一起轉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