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色素變性並發特徵性前囊膜下白內障的分子基礎

視網膜色素變性並發特徵性前囊膜下白內障的分子基礎

《視網膜色素變性並發特徵性前囊膜下白內障的分子基礎》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吳明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網膜色素變性並發特徵性前囊膜下白內障的分子基礎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明星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視網膜色素變性(RP)常導致後囊下型(PSC)並發性白內障,課題組經長期臨床觀察發現前囊下型(ASC)也較多見,表現為特徵性的瞳孔區前囊下混濁。現有研究表明RP導致感光細胞變性、降解可引起眼內炎症因子和細胞因子表達增加。我們認為感光細胞代謝產物累積於晶狀體和房水中引起眼內微環境變化,可能導致在光照情況下發生晶狀體上皮細胞(LEC)增殖分化和上皮間質轉化(EMT),導致瞳孔區ASC。本課題選擇RP並發ASC需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例,首先檢測晶狀體前囊膜LEC增殖分化與EMT信號表達變化;並且測定房水中炎症因子和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以及感光細胞視紫紅質的代謝產物維甲酸等含量變化,結合術中房水及晶狀體中氧分壓差異測定,綜合分析ASC發生的相關分子基礎。同時進一步檢測LEC的基因表達譜、miRNA表達譜和基因組DNA甲基化變化水平,明確RP病程中導致LEC增殖分化和EMT的信號轉導調控途徑。

結題摘要

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是一組遺傳異質性視網膜疾病,世界範圍的患病率約為1/4000,大約20%至30%的RP患者同時合併其他眼病,其中以RP相關晶體異常較為常見,包括後囊膜下性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 PSC)、前囊膜下型白內障(an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 ASC)和晶狀體懸韌帶異常,且白內障的平均發病年齡較正常人小。在以往的病例報導中,與RP相關的PSC相比,RP相關的ASC要更為少見。然而據課題組臨床觀察,ASC在RP患者中同樣常見,位於瞳孔區晶狀體前囊膜下混濁對殘存視野產生損害,對此類患者視功能造成嚴重損害。本研究觀察了RP相關ASC患者晶狀體的特徵性形態學變化及其臨床特點,並對於其發生的具體機制進行了探索研究。RP相關ASC患者前囊膜組織的LECs內,hsa-let-7c-3p表達下調,高遷移率族蛋白A2(HMGA2)表達上調,這與在TGFβ2誘導的LECs的EMT模型中觀察到的變化一致,提示hsa-let-7c -3p和HMGA2可能參與調節RP並發性ASC的形成過程。進而研究通過細胞模型和人囊膜組織樣本證實了hsa-let-7c-3p的負性抑制鈣粘蛋白11(cadherin-11, CDH11)基因在轉錄後水平(而非轉錄水平)顯著抑制LECs的增殖和遷移,同時延緩TGFβ2誘導的EMT作用。此外,HMGA2調節TGFβ2誘導的LECs的EMT過程中TGFβ/ Smad,TGFβ/ ERK和Notch信號通路。研究結果共同表明hsa-let-7c-3p和HMGA2在TGFβ2誘導的EMT中具有顯著作用,並且可能是阻止RP並發ASC的LECs發生EMT過程,從而保存此類患者殘餘視力的治療靶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