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與思考:一個總編輯的新聞實踐(上下)》還具有一定的文字審美鑑賞和新聞實踐借鑑作用,其中不少作品具有獨到的寫作藝術技巧。通觀書中作品,可看出作者思維縝密、語言準確凝練的功力,對文字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借鑑價值。這是一部反映“改革開放30年”的新聞作品和新聞業務文論集。書中所收文章,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止於2008年8月。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一個地區改革開放歷程的真實記錄”,分為“改革之歌”、“改革之魂”、“改革之思”三輯,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張家口大地上的許多重要事件和突出人物,體裁以通訊、調查報告、評論員文章為主;下編為“一個地區現代報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分為“攀登”和“博弈”兩輯,記錄了作者領導報紙向現代報業轉型的思考與實踐,微觀上有具體新聞業務技術問題的討論,巨觀上有報紙發展的策略及規劃。《見證與思考:一個總編輯的新聞實踐(上下)》對新聞工作者、行政機關工作者和當代歷史研究者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見證與思考:一個總編輯的新聞實踐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頁數:529頁
- 開本:16
- 作者:劉勇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47084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見證與思考:一個總編輯的新聞實踐(上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勇,男,1954年10月出生,河北省張北縣人,大學本科學歷。做過公社廣播站編輯、報社通訊員、語文教師。1982年調入《張家口日報》社,26年來一直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先後擔任副科長、科長、副總編輯、總編輯。2004年被評為新聞出版系列高級編輯。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無論獨立採訪,還是團隊合作,尤其是采寫重要的典型報導,始終堅持一線。筆耕不輟。作者先後采寫了一系列典型報導和深度報導,撰寫了很多評論員文章,不少作品獲得了河北省新聞獎和全國新聞獎。其中一些優秀的新聞通訊,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擔任報社領導後,十分注意關注現代報業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理論的研究;注重結合本地、本報社的實際進行理論研究和新聞實踐。先後撰寫了一系列理論研究論文,部分篇章發表在《中國記者》、《采·寫·編》等刊物上。在領導工作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報紙逐步朝著現代報業發展的軌道邁進;特別是引導《張家口晚報》實行市場化運作,在激烈競爭中獲得了不斷發展、壯大好業績。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無論獨立採訪,還是團隊合作,尤其是采寫重要的典型報導,始終堅持一線。筆耕不輟。作者先後采寫了一系列典型報導和深度報導,撰寫了很多評論員文章,不少作品獲得了河北省新聞獎和全國新聞獎。其中一些優秀的新聞通訊,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擔任報社領導後,十分注意關注現代報業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理論的研究;注重結合本地、本報社的實際進行理論研究和新聞實踐。先後撰寫了一系列理論研究論文,部分篇章發表在《中國記者》、《采·寫·編》等刊物上。在領導工作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報紙逐步朝著現代報業發展的軌道邁進;特別是引導《張家口晚報》實行市場化運作,在激烈競爭中獲得了不斷發展、壯大好業績。
圖書目錄
序成功者的體驗
上編 一個地區改革開放歷程的真實紀錄
第一輯 改革之歌
芳草萋萋
續篇——二十五載人未老萋萋芳草譜新篇
“死廠”是怎樣活起來的——陽原縣機械廠發展橫向經濟聯合的調查
續篇——再訪機械廠
滄海橫流顯英雄——油簍溝鄉鄉村企業頑強拼搏頂滑坡紀實
續篇——油簍溝鄉演繹的新故事
山藥蛋是咋成大氣候的——介紹大堡鎮農民闖市場的事
今日常寧
綿羊退化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隊伍建設好服務基礎牢——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一
探求最佳方式實施有效服務——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二
壯大集體經濟增強服務後勁——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三
告別傳統農業開拓產業化坦途——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一
視角緊盯著鄉村服務延伸到農家——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二
不搞急功近利堅持先予後取——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三
續篇——帶出農業產業化典型創造出中國名牌產品
小群體形成產業化的新途徑——涿鹿縣農業服務協會發揮紐帶作用的調查
倒拉嘴鄉錯季菜造福一方百姓
農技與生產結合的新探索——赤城縣開展科技承包的調查
科技興農的嘗試——尚義縣建立四級農業科技網路的調查
科學種田土生金——大灣台村建設千元田、雙千元田的事跡
續篇——王棋:興旺的事業多彩的人生
層層抓重點戶領導抓聯繫戶——尚義縣發揮科技示範戶作用的調查
成功之路——土木村集體辦企業的調查
續篇——全市唯一設黨委的村全市私家車最多的村
農民民眾的一個創造——陽原縣農民劉志創辦股份制皮毛廠的調查
可貴的項目意識——張北鎮工業發展探訪錄
這裡的企業為何個個興旺——涿鹿鎮75家鎮村集體企業發展探秘
一個小集鎮的崛起——訪蔚縣南留莊鎮
治山治水與治窮致富緊密結合——尚義縣開展小流域治理的調查
咬定深層水源不放鬆——要家莊鄉持續四年挖掘地下水的調查
栽植“搖錢樹”建設千秋業——大田窪鄉建設萬畝大杏扁基地的調查
確定任務競爭承包工資浮動績酬掛鈎——東堡鄉完善鄉幹部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查
精心謀劃力無邊——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一
眾手描繪新藍圖——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二
物資供應把“三關”——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三
萬人會戰顯威力——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四
企業內部改革大有可為
陽原土產公司改革經營管理實現經濟騰飛
高效益是這樣創造的——陽原縣造紙廠挖潛、革新、改造紀實
轉換經營機制激發內在動力——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一
推行定置管理創造最佳效益——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二
大搞技術改造開拓廣闊市場——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三
闖出來的生路——地區建築裝潢工程公司翻身記
科技是道金礦脈——記東坪金礦依靠技術進步建設礦山的事
燕山酵母是怎樣發起來的——河北馬利食品有限公司衝刺千萬元利稅紀實
續篇——燕山酵母“大發”了
第二輯 改革之魂
丹心映紅六月雪
化作甘霖育春色——記農民農藝師傅之儀和他的蔬菜研究所
續篇——一樣的健談一樣的樂觀
綠林豐碑——五棚村原黨支部書記陳福帶領民眾綠化荒山的事跡
播種綠色希望的人——記陽原縣造林模範李海
架設黨與農家的連心橋——張家口市扶貧辦主任郭繼祥踐行黨員先進性紀實
以思路拓富路——記張家口市扶貧辦主任郭繼祥科學化扶貧
他編織的夢正變成現實——記陽原縣四十畝灘村養雞專業戶楊建中
續篇——走自己的路始終不渝
黨的形象在這裡閃光——記尚義縣缸房村的共產黨員們
續篇——家庭幸福的王旭東人民富裕的缸坊村
敢教黃土變成金——記尚義縣農民潘永和建設高產田的事跡
續篇——幸福安詳的潘永和
拓路人——記農民曹寬圍井建園田的事
宗旨銘記在他們心中——記三道營黨支部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事跡
續篇——宗旨銘記痴心不改蘇友人生步步生輝
富路在他腳下展開——記養雞專業戶郭文
第三輯 改革之思
堅持真理就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真理
要有緊迫感——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誰善抓機遇誰就發展快——再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宣傳好張家口的優勢——三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抓住機遇務求突破——論把我市開放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農民是市場的主體——再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適應新的變革強化服務機制——三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要善於研究發現自己的優勢——四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大膽的創新有益的探索
一項重要的決策
改革忌“怕”
邁開步子力行改革
聯合出生產力——從陽原縣機械廠起死回生看企業橫向聯合的重要性
要在企業內部做文章
確保自主權很關鍵
加強領導科學規劃紮實去乾
端正思想認識保證改革深化
並不否定家庭經營
努力實現我區近期戰略目標
深化改革的動員會
有益的嘗試
大江東去不復回——我區鄉鎮管理體制改革述評
配套工作應抓緊
認真考核堅決兌現
發揮兩個積極性
要憑自己的本事創業
對鄉村企業也要放權
加強領導搞好服務
立足競爭艱苦創業
走張金的路子
觀念要跟上形勢
學習推廣陽原經驗
堅持誰受益誰投工的原則——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龍王”不可信必須靠自己——二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大力發展旱作農業——三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認識要高幹勁要足——四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領導作風要轉變——五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絕不放鬆糧食生產
一項大有發展前途的事業
農田水利建設不能放鬆
要鼓勵農民向土地投資
重視農業基礎搞好農田建設
農民有力量向農業投入
思想動員不可缺少
明確主攻方向認真抓好落實
旱作農業的新突破
加強農業基礎奪取農業豐收——二論認真貫徹落實地委工作會議精神
豐年想到災年
再議種植青玉米
發揮科技示範戶作用——三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克服僥倖心理抓緊備耕工作——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提倡工作指導到戶——二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確保春播高質量——三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種草方能興牧
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關鍵是要鑽進去
在增產節約上做文章
解決好三個認識問題
搞好討論必須觸及實際
科學管護提高杏扁產量
走舍飼育肥之路
大力提倡科學養豬
動人的英雄事跡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崇禮張北抗洪搶險英雄們學習致敬
可貴的無私奉獻精神
下編 一個地區現代報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第-輯 攀登
要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
精心寫作導語——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一
全力寫好主體——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二
學會運用背景——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三
掌握標題技巧——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四
漫談通訊寫作的技巧
關於報導題目的選擇
通訊員寫稿要做到“五個一”
廣搜博取探幽觸微——談《丹心映紅六月雪》的採訪體會
十四年業務工作之回顧
第二輯 博弈
解放思想勇敢博弈現代報業市場——赴我省五家報社的考察報告
《張家口晚報》的發展策略及實踐
對當前報業發展若干問題的認識與思考
靠先聲奪人增強報紙競爭力
淺談媒體的策劃活動
淺談黨報社會新聞的操作方式
關注重大問題增強引導功能
對新時期典型宣傳的再認識
老總們要拿出一定時間深入基層
我是怎樣組織指揮抗擊非典宣傳戰的
《來自附屬醫院的報導》的序言
詠嘉誠思想頌時代精英——《律詩百首頌嘉誠》概評
生命之樹常青
天天努力天天成功
繼往開來再創報業輝煌
黨報發行是黨的重要工作
後記
上編 一個地區改革開放歷程的真實紀錄
第一輯 改革之歌
芳草萋萋
續篇——二十五載人未老萋萋芳草譜新篇
“死廠”是怎樣活起來的——陽原縣機械廠發展橫向經濟聯合的調查
續篇——再訪機械廠
滄海橫流顯英雄——油簍溝鄉鄉村企業頑強拼搏頂滑坡紀實
續篇——油簍溝鄉演繹的新故事
山藥蛋是咋成大氣候的——介紹大堡鎮農民闖市場的事
今日常寧
綿羊退化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隊伍建設好服務基礎牢——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一
探求最佳方式實施有效服務——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二
壯大集體經濟增強服務後勁——揣骨疃鎮完善雙層經營開展社會化服務的調查之三
告別傳統農業開拓產業化坦途——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一
視角緊盯著鄉村服務延伸到農家——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二
不搞急功近利堅持先予後取——張北縣糖業綜合開發經驗之三
續篇——帶出農業產業化典型創造出中國名牌產品
小群體形成產業化的新途徑——涿鹿縣農業服務協會發揮紐帶作用的調查
倒拉嘴鄉錯季菜造福一方百姓
農技與生產結合的新探索——赤城縣開展科技承包的調查
科技興農的嘗試——尚義縣建立四級農業科技網路的調查
科學種田土生金——大灣台村建設千元田、雙千元田的事跡
續篇——王棋:興旺的事業多彩的人生
層層抓重點戶領導抓聯繫戶——尚義縣發揮科技示範戶作用的調查
成功之路——土木村集體辦企業的調查
續篇——全市唯一設黨委的村全市私家車最多的村
農民民眾的一個創造——陽原縣農民劉志創辦股份制皮毛廠的調查
可貴的項目意識——張北鎮工業發展探訪錄
這裡的企業為何個個興旺——涿鹿鎮75家鎮村集體企業發展探秘
一個小集鎮的崛起——訪蔚縣南留莊鎮
治山治水與治窮致富緊密結合——尚義縣開展小流域治理的調查
咬定深層水源不放鬆——要家莊鄉持續四年挖掘地下水的調查
栽植“搖錢樹”建設千秋業——大田窪鄉建設萬畝大杏扁基地的調查
確定任務競爭承包工資浮動績酬掛鈎——東堡鄉完善鄉幹部內部管理機制的調查
精心謀劃力無邊——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一
眾手描繪新藍圖——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二
物資供應把“三關”——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三
萬人會戰顯威力——張北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見聞之四
企業內部改革大有可為
陽原土產公司改革經營管理實現經濟騰飛
高效益是這樣創造的——陽原縣造紙廠挖潛、革新、改造紀實
轉換經營機制激發內在動力——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一
推行定置管理創造最佳效益——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二
大搞技術改造開拓廣闊市場——地區液壓件廠走效益型發展道路經驗之三
闖出來的生路——地區建築裝潢工程公司翻身記
科技是道金礦脈——記東坪金礦依靠技術進步建設礦山的事
燕山酵母是怎樣發起來的——河北馬利食品有限公司衝刺千萬元利稅紀實
續篇——燕山酵母“大發”了
第二輯 改革之魂
丹心映紅六月雪
化作甘霖育春色——記農民農藝師傅之儀和他的蔬菜研究所
續篇——一樣的健談一樣的樂觀
綠林豐碑——五棚村原黨支部書記陳福帶領民眾綠化荒山的事跡
播種綠色希望的人——記陽原縣造林模範李海
架設黨與農家的連心橋——張家口市扶貧辦主任郭繼祥踐行黨員先進性紀實
以思路拓富路——記張家口市扶貧辦主任郭繼祥科學化扶貧
他編織的夢正變成現實——記陽原縣四十畝灘村養雞專業戶楊建中
續篇——走自己的路始終不渝
黨的形象在這裡閃光——記尚義縣缸房村的共產黨員們
續篇——家庭幸福的王旭東人民富裕的缸坊村
敢教黃土變成金——記尚義縣農民潘永和建設高產田的事跡
續篇——幸福安詳的潘永和
拓路人——記農民曹寬圍井建園田的事
宗旨銘記在他們心中——記三道營黨支部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事跡
續篇——宗旨銘記痴心不改蘇友人生步步生輝
富路在他腳下展開——記養雞專業戶郭文
第三輯 改革之思
堅持真理就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真理
要有緊迫感——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誰善抓機遇誰就發展快——再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宣傳好張家口的優勢——三論抓住機遇更快更好地發展
抓住機遇務求突破——論把我市開放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農民是市場的主體——再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適應新的變革強化服務機制——三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要善於研究發現自己的優勢——四論農村經濟怎樣與市場接軌
大膽的創新有益的探索
一項重要的決策
改革忌“怕”
邁開步子力行改革
聯合出生產力——從陽原縣機械廠起死回生看企業橫向聯合的重要性
要在企業內部做文章
確保自主權很關鍵
加強領導科學規劃紮實去乾
端正思想認識保證改革深化
並不否定家庭經營
努力實現我區近期戰略目標
深化改革的動員會
有益的嘗試
大江東去不復回——我區鄉鎮管理體制改革述評
配套工作應抓緊
認真考核堅決兌現
發揮兩個積極性
要憑自己的本事創業
對鄉村企業也要放權
加強領導搞好服務
立足競爭艱苦創業
走張金的路子
觀念要跟上形勢
學習推廣陽原經驗
堅持誰受益誰投工的原則——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龍王”不可信必須靠自己——二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大力發展旱作農業——三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認識要高幹勁要足——四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領導作風要轉變——五論扎紮實實建設穩產高產田
絕不放鬆糧食生產
一項大有發展前途的事業
農田水利建設不能放鬆
要鼓勵農民向土地投資
重視農業基礎搞好農田建設
農民有力量向農業投入
思想動員不可缺少
明確主攻方向認真抓好落實
旱作農業的新突破
加強農業基礎奪取農業豐收——二論認真貫徹落實地委工作會議精神
豐年想到災年
再議種植青玉米
發揮科技示範戶作用——三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克服僥倖心理抓緊備耕工作——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提倡工作指導到戶——二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確保春播高質量——三論扎紮實實搞好春耕生產
種草方能興牧
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關鍵是要鑽進去
在增產節約上做文章
解決好三個認識問題
搞好討論必須觸及實際
科學管護提高杏扁產量
走舍飼育肥之路
大力提倡科學養豬
動人的英雄事跡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崇禮張北抗洪搶險英雄們學習致敬
可貴的無私奉獻精神
下編 一個地區現代報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第-輯 攀登
要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
精心寫作導語——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一
全力寫好主體——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二
學會運用背景——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三
掌握標題技巧——訊息寫作的基本知識之四
漫談通訊寫作的技巧
關於報導題目的選擇
通訊員寫稿要做到“五個一”
廣搜博取探幽觸微——談《丹心映紅六月雪》的採訪體會
十四年業務工作之回顧
第二輯 博弈
解放思想勇敢博弈現代報業市場——赴我省五家報社的考察報告
《張家口晚報》的發展策略及實踐
對當前報業發展若干問題的認識與思考
靠先聲奪人增強報紙競爭力
淺談媒體的策劃活動
淺談黨報社會新聞的操作方式
關注重大問題增強引導功能
對新時期典型宣傳的再認識
老總們要拿出一定時間深入基層
我是怎樣組織指揮抗擊非典宣傳戰的
《來自附屬醫院的報導》的序言
詠嘉誠思想頌時代精英——《律詩百首頌嘉誠》概評
生命之樹常青
天天努力天天成功
繼往開來再創報業輝煌
黨報發行是黨的重要工作
後記
文摘
像一個病病歪歪的老人,陽原縣機械廠經過十多年艱難的跋涉,到1983年已經瀕臨絕境:累計虧損100多萬元(其中包括政策性虧損),全廠停產,工人回家“待業”。
然而,又經過兩年,還是這個廠,卻出現了令人振奮的奇蹟。1984年生產開始復甦,完成產值101萬元,實現利潤10萬餘元,上繳稅金4.3萬元,一舉扭虧為盈;1985年出現騰飛,全年完成產值282萬元,實現利潤26.3萬元,上繳稅金10.07萬元,一躍成為陽原縣工業戰線上的“鋼鐵巨人”。現在,他們是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的成員廠。
事情的變化就是這樣疾速而幾乎使你來不及思考。其實,道理並不複雜,使這個廠煥發青春的一劑良藥就是聯合——橫向經濟聯合。
那么,這個廠是怎樣走向聯合,又是怎樣在聯合中實現起飛的呢?它還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
從困境中走向聯合
陽原縣機械廠建於1958年,其間幾經轉產,數易廠名,現為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陽原縣機械廠。全廠共有幹部職工365人,其中大專畢業生7人,中專畢業生9人,四級以上的工人133人。產品大部分為煤炭機械鑄鐵件。
這個廠走過的是一條曲折的道路。1969年,全省大打柴油機之仗,他們全面轉產X195型柴油機。由於生產廠家過多,造成產品積壓,1979年被迫停產。1980年底又轉產縫紉機,現有設備用不上,又投資十多萬元上設備,但是產品出來後銷不出去,積壓縫紉機2000多台。1982年底又臨時承做了一批台虎鉗,雖渡過了難關,但未解決根本問題。這期間,他們幾度停產,工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被迫休假,僅1981至1983年就虧損29.2萬多元。
1984年2月,在屢遭挫折之後,廠領導一班人不得不坐下來進行痛苦的思索,對本企業的現狀進行再認識。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機械廠自有機械廠的優勢。從設備上看,共有機械鑄造加工設備一百多台,裝備水平並不低。此外,經過十多年柴油機生產,培養了一批掌握鑄、鉚、鍛、焊和機加工技術的人才。問題是優勢未得到發揮,產品、技術不配套。就像一輛大卡車,光有發動機,而不去與輪胎、車廂配套,車子就跑不起來。
大家思路開闊了。對,走出去,搞聯合。假如我們是車廂,那就去找輪胎、找發動機。
他們經過市場調查,了解到張家口煤機廠有許多煤炭機械部件,尋求有鑄造和加工能力的廠家搞聯營生產。於是,新任廠長姚通文帶領技術人員三番五次上門“攀親”。張家口煤機廠先給了300個工藝複雜、精度要求較高的軸套加工業務,這些加工業務,對於這個小廠的綜合能力是一個考驗。但是,陽原縣機械廠的機加工能力經久不衰,再加上改進了工藝路線,這批活如期完成。經檢驗,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要求。張家口煤機廠感到滿意,繼而產生信賴,各季度的軸套加工業務相繼成交。聯合的大門就這樣打開了。
以後的業務量越來越大,聯合一天比一天緊密。1984年底,張家口煤機廠把一部分鑄鐵任務交給這個廠,1985年3月份煤機廠鑄鐵車間下馬,把150、250、2TS型刮板輸送機的全部鑄鐵任務和部分鑄件加工任務交給了陽原縣機械廠,產品由原來的幾十種增至上百種,業務額達300萬元。1985年6月,他們又被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接納為成員廠,兩家的生產、經營融為一體,他們共同走在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然而,又經過兩年,還是這個廠,卻出現了令人振奮的奇蹟。1984年生產開始復甦,完成產值101萬元,實現利潤10萬餘元,上繳稅金4.3萬元,一舉扭虧為盈;1985年出現騰飛,全年完成產值282萬元,實現利潤26.3萬元,上繳稅金10.07萬元,一躍成為陽原縣工業戰線上的“鋼鐵巨人”。現在,他們是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的成員廠。
事情的變化就是這樣疾速而幾乎使你來不及思考。其實,道理並不複雜,使這個廠煥發青春的一劑良藥就是聯合——橫向經濟聯合。
那么,這個廠是怎樣走向聯合,又是怎樣在聯合中實現起飛的呢?它還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
從困境中走向聯合
陽原縣機械廠建於1958年,其間幾經轉產,數易廠名,現為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陽原縣機械廠。全廠共有幹部職工365人,其中大專畢業生7人,中專畢業生9人,四級以上的工人133人。產品大部分為煤炭機械鑄鐵件。
這個廠走過的是一條曲折的道路。1969年,全省大打柴油機之仗,他們全面轉產X195型柴油機。由於生產廠家過多,造成產品積壓,1979年被迫停產。1980年底又轉產縫紉機,現有設備用不上,又投資十多萬元上設備,但是產品出來後銷不出去,積壓縫紉機2000多台。1982年底又臨時承做了一批台虎鉗,雖渡過了難關,但未解決根本問題。這期間,他們幾度停產,工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被迫休假,僅1981至1983年就虧損29.2萬多元。
1984年2月,在屢遭挫折之後,廠領導一班人不得不坐下來進行痛苦的思索,對本企業的現狀進行再認識。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機械廠自有機械廠的優勢。從設備上看,共有機械鑄造加工設備一百多台,裝備水平並不低。此外,經過十多年柴油機生產,培養了一批掌握鑄、鉚、鍛、焊和機加工技術的人才。問題是優勢未得到發揮,產品、技術不配套。就像一輛大卡車,光有發動機,而不去與輪胎、車廂配套,車子就跑不起來。
大家思路開闊了。對,走出去,搞聯合。假如我們是車廂,那就去找輪胎、找發動機。
他們經過市場調查,了解到張家口煤機廠有許多煤炭機械部件,尋求有鑄造和加工能力的廠家搞聯營生產。於是,新任廠長姚通文帶領技術人員三番五次上門“攀親”。張家口煤機廠先給了300個工藝複雜、精度要求較高的軸套加工業務,這些加工業務,對於這個小廠的綜合能力是一個考驗。但是,陽原縣機械廠的機加工能力經久不衰,再加上改進了工藝路線,這批活如期完成。經檢驗,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要求。張家口煤機廠感到滿意,繼而產生信賴,各季度的軸套加工業務相繼成交。聯合的大門就這樣打開了。
以後的業務量越來越大,聯合一天比一天緊密。1984年底,張家口煤機廠把一部分鑄鐵任務交給這個廠,1985年3月份煤機廠鑄鐵車間下馬,把150、250、2TS型刮板輸送機的全部鑄鐵任務和部分鑄件加工任務交給了陽原縣機械廠,產品由原來的幾十種增至上百種,業務額達300萬元。1985年6月,他們又被張家口煤礦機械製造公司接納為成員廠,兩家的生產、經營融為一體,他們共同走在了商品經濟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後記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與新聞結緣,並最終走上新聞工作崗位,一乾就是26年。如果說這是命運的安排,那我是幸運的。
孩童時代,我是家族新生代中的老大,又是男孩子,和千千萬萬淳樸執著的中國農民一樣,祖父輩們秉承“望子成龍”的古訓,對下一代總是寄託著一種連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希冀。剛懂事時,老人們常逗我:“你長大幹啥呀?”我便脫口而出:“站攔櫃!”就是當公社供銷社的售貨員。在那個閉塞的幾乎與外界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山村里,我最大的見識就是跟大人們去公社供銷社買東西,那裡的售貨員是我所見過的最體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科學家、工程師,更不知道什麼是報紙,什麼是新聞。
1973年1月,我高中畢業了。那時被推薦上大學須經過幾年的農村勞動鍛鍊,於是,我便回村務農。盛夏時節,一個晴朗的上午,我鋤完地回家,接到公社通過大隊下達給我的一個通知,讓次日到公社報到。到了那裡才知道一共有兩個人,公社黨委宣傳委員、文教助理和我們談話、交待工作。原來,抽調我們是為了幫公社抄寫中央檔案,以便讓公社幹部分頭拿到各大隊去向民眾傳達。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那時為什麼不刻蠟版油印,而要費那么大事抄寫。一乾就是近20天,活兒幹完了,我們便各自回村。沒過兩天,我又接到公社的通知,這次讓我帶上行李和日常用品去報到。父親趕著小毛驢車把我送到公社。還是黨委宣傳委員和文教助理和我談話,他們向我傳達了黨委的決定:我被調到公社上班,工作是編輯公社廣播站自辦新聞節目的稿件,主要任務是給上級黨報寫稿,性質相當於半脫產幹部,待遇是工分加補貼。我心裡一陣高興,但馬上又“咯噔”一下:這次可不是來抄稿而是要寫稿了,我哪會呀?念高中時,雖然我寫作文在學校也算是掛得上號的,但這是寫新聞呀!
懷著複雜的心情,我硬著頭皮嘗試著寫起了新聞報導。沒想到,從此便與新聞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公社,我當了三年多的廣播站編輯和黨報通訊員。寫新聞報導由硬著頭皮寫,到寫得比較順手,又到愛上了新聞寫作,再到寫得比較好,受到了人們的誇讚,引起了縣委宣傳部和縣委領導們的重視——這就是我最初的新聞歷程。記得《張家口日報》和《河北日報》發表過我不少稿件,有一些還是分量較重的典型報導。《張家口日報》曾在頭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我獨立采寫的記述三號村乾畝小麥畝產過“黃河”的長篇通訊,那時我剛剛20歲。三年多的新聞工作實踐,使我從中體味到這個職業的神聖感、成就感和榮譽感,因而,我後來上學、畢業分配工作後,才會通過不懈的努力,調入張家口日報社,成為一名正式的新聞工作者。這裡我特別想對當時張北縣委宣傳部報導組的幾位同志表達感激之情,他們是報導組長張鳳霖,幹事賈榮(後調張家口日報社並任農村經濟部主任)、王天傑、吉昌紅。可以說,他們是我新聞事業的啟蒙老師;他們的敬業精神、嚴謹作風和勤於研究、善於思考的工作態度,對我這樣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起到了重要的榜樣作用。特別是張鳳霖同志,年長我20多歲,是一位閱歷豐富、善良厚道、知識淵博、睿智沉穩的老前輩,他對年輕人的培養真可謂用心良苦、出於公心。在他的提攜下,張北縣成長起一批後來都頗有所作為的年輕人。他是張北人公認的“伯樂”。他的敬業精神、處世方式和人生態度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使我終生受益。在決定我人生道路的關鍵時刻,他對我的幫助,更使我永誌不忘。
我為自己剛步入社會,就趕上我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開放新時期而慶幸。我的黃金年華是伴隨著祖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度過的。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充滿驚奇、驚嘆、精彩的偉大時代。雖然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用短短30年時間,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奇蹟,給中華大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模式”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關注。我所在的地區雖然開放得比較晚,但改革的潮流同樣洶湧澎湃。我剛進入張家口日報社時,張家口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歷史航船的瞭望者,我親自見證、思考並記錄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目睹了張垣大地的歷史性巨變;我人生舞台最有意義的篇章,從這裡翻開了第一頁。我為自己剛到報社時遇到的良好工作環境而感到慶幸。那是一種和諧互助、生動活潑和積極向上的氛圍,一批業務精、作風正、人品好的領導給了我很多的指點和幫助。他們中有我當時的副科長孫兆緒(後擔任張家口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德亮,科長趙世聲,副總編輯趙旺(後擔任張家口市報社總編輯)、王國祥、馮長泰、李懷文(後擔任張家口日報社總編輯),總編輯李孟賢,副書記玉志堅、劉滿,社長張貫一等同志。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了我業務成長的養分;領導的指點和看重,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新聞工作崗位,為我提供了大量鍛鍊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機會。記得那個時候,“抓典型、抓問題”是張家口日報社重要的辦報方針。一些重要的典型報導和社論、評論員文章,領導經常指定我去采寫。比如《今日常寧》、《丹心映紅六月雪》等典型報導,都是當時地委書記點的題,報社領導派我去采寫的。正因為這樣,我在那個時期是一個相對高產的記者;也正因為如此,我所采寫的新聞報導中,典型報導和評論員文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本書所收入的新聞作品,絕大多數是那個時期完成的。我為自己經歷並參與領導了張家口報業的歷史性變遷而感到驕傲。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南方發達地區報業的轉型、擴張、競爭已經進行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開放、發展相對滯後的張家口也終於嗅到了全國報業改革和競爭的氣息。當時,報社領導班子在黨委書記、社長李義同志的帶領下,從上到下幹事業、謀發展、求變化的氣氛很濃。於是,報社黨委審時度勢,通過組織外出參觀考察、報告動員等形式,不失時機地在全社展開了解放思想的活動。從改革內部管理機制、幹部任用機制、轉變辦報理念、轉變《張家口晚報》發行模式等方面入手,拉開了張家口報業改革的序幕。這個時期,報社黨委和市委也不斷對我委以重任,我先後擔任了《張家口晚報》、《張家口日報》的總編輯,組織並開展了兩報的改版、擴版工作,使兩張報紙逐步實現了計畫經濟條件下傳統的辦報模式向現代報業辦報理念的轉變。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社上下的共同努力,張家口日報社從辦報理念到報紙規模、發行模式、發行數量和廣告收入,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先後實現了彩色印刷、無紙化辦公、電子版報紙,並在全省11個市中率先建起了現代化的報業大廈。我為自己所從事的新聞工作帶給我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而感到欣慰。人進入成年所從事的這樣、那樣的職業,無論你把它當成理想的追求,還是謀生的手段,大概最終要伴隨我們走到人生的暮年。幾十年啊,黃金年華的幾十個春秋啊!這個職業的選擇不僅要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要影響到我們的人生質量。我最感到慶幸的是自己因為從事的新聞工作而有了一個快樂的人生。當然,職業或事業會帶給人們許多東西:輕鬆、實惠、榮耀、榮譽、地位、特權、個人價值、社會影響等等,這些有許多無疑也是人生所必需的。但是,如果從職業中體味到了樂趣,我覺得這是人生一個更高的境界。它不是富貴帶來的榮耀、奢侈帶來的宣洩、地位帶來的虛榮、權勢帶來的淫威,它是人自我體味到的一種美妙的感覺。如果人的一生有這種感覺在時時相伴,那簡直就是上天對你的恩賜。回想起來,我從當記者、編輯寫稿、編稿,到當科長審稿、組版,再到當副總編輯、總編輯對報導的謀劃和對報紙的規劃,彈指26年,始終在跟方塊兒字打交道。要說這個工作不苦、不累、不難,那是假的;要說樣樣不棘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也確實沒那個本事。我的樂趣就在於攻克難關後帶來的輕鬆,完成一篇稿件或一個部署後帶來的喜悅,報紙發展時帶來的充實。所以,這么多年來,在從事新聞工作的歷程中,遇到過無數次難題,但我沒有畏懼過;雖然時時刻刻都有工作的壓力,但我沒有心理負擔。緊張、辛苦的工作,也讓我快樂著、享受著。出版這部選集,也是一個突然的決定。說實話,我過去從未想過自己寫的作品最後要結集出書;儘管許多朋友多次建議過,但我始終沒有動過這個心思。促使我產生出書願望的起因,是2008年元旦敲響的鐘聲——我們的國家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這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國,這30年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但是,它對決定中華民族的命運,對我們國家在當今世界上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意義,無論怎么評價都不為過。我雖身在祖國的一隅,但卻親身經歷、參與、思考、記錄了這片熱土30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也包括我們報業自身的改革與發展。雖然我記錄的僅僅是騰飛的中華巨龍身上的只鱗片爪,難免有膚淺或不足之處,但卻是真實地反映改革開放潮流的一朵朵浪花,將其整理出來奉獻給社會,一是表達我對祖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慶祝和紀念之情;二是留給人們一些回憶與思考,走好我們今後的路——這就是我出版這部選集的全部心愿所在。我國新聞戰線上的著名學者、理論家何光先老師不顧年邁,非常爽快地答應我的請求,為這本選集作了序,使我備受感動。我和何老交往的淵源應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我剛調入張家口日報社工作,在圖書館接觸到了何老師的新聞理論專著,並認認真真地拜讀了,那可真是我在新聞領域入門和進步的嚮導。所以,雖然與何老多年未曾謀面,但他的名字卻深深印在我心中。直到2007年7月份,何老到張家口,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一見如故,從此便聯繫不斷。在新聞理論文章和業務講稿的撰寫過程中,國內外專家、學者出版的新聞理論專著和新聞作品選集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幫助,在此,對這些相識的和不相識的同仁及老師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我的好朋友顏達、胡喜魁、王玉明同志為選集的編輯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出了許多好主意。在此,我對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在作品的編輯整理及錄入、檢校過程中,報社同事們幫我做了大量繁雜的工作,特別是錄入和檢校的幾個同志加了不少班,費了不少力,我非常感謝他們。在這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我越發感受到自己才疏學淺,感覺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總在給人們提供著無限的實踐和創造的空間。本書所集作品,已經是過去的產物了。無論用過去還是現在的眼光看,書中作品在技巧、認識和見解上,都存在著許多不足和缺陷,特別是一些業務研究文章,許多觀點是個人的管窺之見,未見得準確。好在實踐在發展,理論在創新。衷心期待新聞界同仁和讀者朋友們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我將不勝感激。作者 2008年8月31日
孩童時代,我是家族新生代中的老大,又是男孩子,和千千萬萬淳樸執著的中國農民一樣,祖父輩們秉承“望子成龍”的古訓,對下一代總是寄託著一種連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希冀。剛懂事時,老人們常逗我:“你長大幹啥呀?”我便脫口而出:“站攔櫃!”就是當公社供銷社的售貨員。在那個閉塞的幾乎與外界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山村里,我最大的見識就是跟大人們去公社供銷社買東西,那裡的售貨員是我所見過的最體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科學家、工程師,更不知道什麼是報紙,什麼是新聞。
1973年1月,我高中畢業了。那時被推薦上大學須經過幾年的農村勞動鍛鍊,於是,我便回村務農。盛夏時節,一個晴朗的上午,我鋤完地回家,接到公社通過大隊下達給我的一個通知,讓次日到公社報到。到了那裡才知道一共有兩個人,公社黨委宣傳委員、文教助理和我們談話、交待工作。原來,抽調我們是為了幫公社抄寫中央檔案,以便讓公社幹部分頭拿到各大隊去向民眾傳達。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那時為什麼不刻蠟版油印,而要費那么大事抄寫。一乾就是近20天,活兒幹完了,我們便各自回村。沒過兩天,我又接到公社的通知,這次讓我帶上行李和日常用品去報到。父親趕著小毛驢車把我送到公社。還是黨委宣傳委員和文教助理和我談話,他們向我傳達了黨委的決定:我被調到公社上班,工作是編輯公社廣播站自辦新聞節目的稿件,主要任務是給上級黨報寫稿,性質相當於半脫產幹部,待遇是工分加補貼。我心裡一陣高興,但馬上又“咯噔”一下:這次可不是來抄稿而是要寫稿了,我哪會呀?念高中時,雖然我寫作文在學校也算是掛得上號的,但這是寫新聞呀!
懷著複雜的心情,我硬著頭皮嘗試著寫起了新聞報導。沒想到,從此便與新聞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公社,我當了三年多的廣播站編輯和黨報通訊員。寫新聞報導由硬著頭皮寫,到寫得比較順手,又到愛上了新聞寫作,再到寫得比較好,受到了人們的誇讚,引起了縣委宣傳部和縣委領導們的重視——這就是我最初的新聞歷程。記得《張家口日報》和《河北日報》發表過我不少稿件,有一些還是分量較重的典型報導。《張家口日報》曾在頭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我獨立采寫的記述三號村乾畝小麥畝產過“黃河”的長篇通訊,那時我剛剛20歲。三年多的新聞工作實踐,使我從中體味到這個職業的神聖感、成就感和榮譽感,因而,我後來上學、畢業分配工作後,才會通過不懈的努力,調入張家口日報社,成為一名正式的新聞工作者。這裡我特別想對當時張北縣委宣傳部報導組的幾位同志表達感激之情,他們是報導組長張鳳霖,幹事賈榮(後調張家口日報社並任農村經濟部主任)、王天傑、吉昌紅。可以說,他們是我新聞事業的啟蒙老師;他們的敬業精神、嚴謹作風和勤於研究、善於思考的工作態度,對我這樣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起到了重要的榜樣作用。特別是張鳳霖同志,年長我20多歲,是一位閱歷豐富、善良厚道、知識淵博、睿智沉穩的老前輩,他對年輕人的培養真可謂用心良苦、出於公心。在他的提攜下,張北縣成長起一批後來都頗有所作為的年輕人。他是張北人公認的“伯樂”。他的敬業精神、處世方式和人生態度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使我終生受益。在決定我人生道路的關鍵時刻,他對我的幫助,更使我永誌不忘。
我為自己剛步入社會,就趕上我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開放新時期而慶幸。我的黃金年華是伴隨著祖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度過的。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充滿驚奇、驚嘆、精彩的偉大時代。雖然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用短短30年時間,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奇蹟,給中華大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模式”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關注。我所在的地區雖然開放得比較晚,但改革的潮流同樣洶湧澎湃。我剛進入張家口日報社時,張家口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歷史航船的瞭望者,我親自見證、思考並記錄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目睹了張垣大地的歷史性巨變;我人生舞台最有意義的篇章,從這裡翻開了第一頁。我為自己剛到報社時遇到的良好工作環境而感到慶幸。那是一種和諧互助、生動活潑和積極向上的氛圍,一批業務精、作風正、人品好的領導給了我很多的指點和幫助。他們中有我當時的副科長孫兆緒(後擔任張家口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德亮,科長趙世聲,副總編輯趙旺(後擔任張家口市報社總編輯)、王國祥、馮長泰、李懷文(後擔任張家口日報社總編輯),總編輯李孟賢,副書記玉志堅、劉滿,社長張貫一等同志。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了我業務成長的養分;領導的指點和看重,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新聞工作崗位,為我提供了大量鍛鍊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機會。記得那個時候,“抓典型、抓問題”是張家口日報社重要的辦報方針。一些重要的典型報導和社論、評論員文章,領導經常指定我去采寫。比如《今日常寧》、《丹心映紅六月雪》等典型報導,都是當時地委書記點的題,報社領導派我去采寫的。正因為這樣,我在那個時期是一個相對高產的記者;也正因為如此,我所采寫的新聞報導中,典型報導和評論員文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本書所收入的新聞作品,絕大多數是那個時期完成的。我為自己經歷並參與領導了張家口報業的歷史性變遷而感到驕傲。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南方發達地區報業的轉型、擴張、競爭已經進行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開放、發展相對滯後的張家口也終於嗅到了全國報業改革和競爭的氣息。當時,報社領導班子在黨委書記、社長李義同志的帶領下,從上到下幹事業、謀發展、求變化的氣氛很濃。於是,報社黨委審時度勢,通過組織外出參觀考察、報告動員等形式,不失時機地在全社展開了解放思想的活動。從改革內部管理機制、幹部任用機制、轉變辦報理念、轉變《張家口晚報》發行模式等方面入手,拉開了張家口報業改革的序幕。這個時期,報社黨委和市委也不斷對我委以重任,我先後擔任了《張家口晚報》、《張家口日報》的總編輯,組織並開展了兩報的改版、擴版工作,使兩張報紙逐步實現了計畫經濟條件下傳統的辦報模式向現代報業辦報理念的轉變。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社上下的共同努力,張家口日報社從辦報理念到報紙規模、發行模式、發行數量和廣告收入,都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先後實現了彩色印刷、無紙化辦公、電子版報紙,並在全省11個市中率先建起了現代化的報業大廈。我為自己所從事的新聞工作帶給我的人生價值的實現而感到欣慰。人進入成年所從事的這樣、那樣的職業,無論你把它當成理想的追求,還是謀生的手段,大概最終要伴隨我們走到人生的暮年。幾十年啊,黃金年華的幾十個春秋啊!這個職業的選擇不僅要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要影響到我們的人生質量。我最感到慶幸的是自己因為從事的新聞工作而有了一個快樂的人生。當然,職業或事業會帶給人們許多東西:輕鬆、實惠、榮耀、榮譽、地位、特權、個人價值、社會影響等等,這些有許多無疑也是人生所必需的。但是,如果從職業中體味到了樂趣,我覺得這是人生一個更高的境界。它不是富貴帶來的榮耀、奢侈帶來的宣洩、地位帶來的虛榮、權勢帶來的淫威,它是人自我體味到的一種美妙的感覺。如果人的一生有這種感覺在時時相伴,那簡直就是上天對你的恩賜。回想起來,我從當記者、編輯寫稿、編稿,到當科長審稿、組版,再到當副總編輯、總編輯對報導的謀劃和對報紙的規劃,彈指26年,始終在跟方塊兒字打交道。要說這個工作不苦、不累、不難,那是假的;要說樣樣不棘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也確實沒那個本事。我的樂趣就在於攻克難關後帶來的輕鬆,完成一篇稿件或一個部署後帶來的喜悅,報紙發展時帶來的充實。所以,這么多年來,在從事新聞工作的歷程中,遇到過無數次難題,但我沒有畏懼過;雖然時時刻刻都有工作的壓力,但我沒有心理負擔。緊張、辛苦的工作,也讓我快樂著、享受著。出版這部選集,也是一個突然的決定。說實話,我過去從未想過自己寫的作品最後要結集出書;儘管許多朋友多次建議過,但我始終沒有動過這個心思。促使我產生出書願望的起因,是2008年元旦敲響的鐘聲——我們的國家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這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中國,這30年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但是,它對決定中華民族的命運,對我們國家在當今世界上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意義,無論怎么評價都不為過。我雖身在祖國的一隅,但卻親身經歷、參與、思考、記錄了這片熱土30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也包括我們報業自身的改革與發展。雖然我記錄的僅僅是騰飛的中華巨龍身上的只鱗片爪,難免有膚淺或不足之處,但卻是真實地反映改革開放潮流的一朵朵浪花,將其整理出來奉獻給社會,一是表達我對祖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慶祝和紀念之情;二是留給人們一些回憶與思考,走好我們今後的路——這就是我出版這部選集的全部心愿所在。我國新聞戰線上的著名學者、理論家何光先老師不顧年邁,非常爽快地答應我的請求,為這本選集作了序,使我備受感動。我和何老交往的淵源應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我剛調入張家口日報社工作,在圖書館接觸到了何老師的新聞理論專著,並認認真真地拜讀了,那可真是我在新聞領域入門和進步的嚮導。所以,雖然與何老多年未曾謀面,但他的名字卻深深印在我心中。直到2007年7月份,何老到張家口,我們才第一次見面,一見如故,從此便聯繫不斷。在新聞理論文章和業務講稿的撰寫過程中,國內外專家、學者出版的新聞理論專著和新聞作品選集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幫助,在此,對這些相識的和不相識的同仁及老師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我的好朋友顏達、胡喜魁、王玉明同志為選集的編輯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出了許多好主意。在此,我對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在作品的編輯整理及錄入、檢校過程中,報社同事們幫我做了大量繁雜的工作,特別是錄入和檢校的幾個同志加了不少班,費了不少力,我非常感謝他們。在這個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我越發感受到自己才疏學淺,感覺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總在給人們提供著無限的實踐和創造的空間。本書所集作品,已經是過去的產物了。無論用過去還是現在的眼光看,書中作品在技巧、認識和見解上,都存在著許多不足和缺陷,特別是一些業務研究文章,許多觀點是個人的管窺之見,未見得準確。好在實踐在發展,理論在創新。衷心期待新聞界同仁和讀者朋友們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我將不勝感激。作者 2008年8月31日
序言
《張家口日報》社總編輯、高級編輯劉勇同志,從事新聞工作26年,從一名壩上地區公社廣播站的通訊員,成長為一份報紙的領軍人物,他的成功經歷很是耐人尋味。這部選集收入了劉勇同志撰寫的部分新聞作品和新聞業務文論,也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大背景下,一個年輕人的成長曆程,一家報社的發展縮影,做事做人都在其中。對我們報業同仁來說,尤其是對在基層工作的媒體年輕人來說,這是一部值得閱讀並能從中汲取營養的好書。
這部選集不同於一般的新聞作品集,它既有具史料價值的新聞報導——通過典型人物和事件,記錄張家口地區改革開放3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通訊和深度報導;又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與時俱進的新思想新理念——通過論述如何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厲行新聞改革,展示了張家口日報社求生存、求發展的辦報宗旨;還有全面反映報紙發展策略及實踐的經驗介紹——微觀上包括多方位多層面新聞寫作理論與實踐技巧的論述,巨觀上包括報紙如何策劃長遠的良性發展規劃。所以說,這部選集不是簡單的作者作品彙編,也是一張報紙的“發展大全”,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突出特點。
我離開新聞實踐第一線、離開新聞學研究崗位已經多年了,在這個信息爆炸、傳媒翻新的年代,要為這樣一部選集寫序言,實在有些力不從心。好在我曾經主持過十年全國好新聞評選,比較熟悉全國從中央到地方三級報紙的基本情況,更與《張家口日報》社的同仁一直是好朋友。雖然劉勇同志是後起之秀,但對他我也多有所聞,並有過接觸。他的成功,也是這部作品集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精神,可以用12個字來總結: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甘於奉獻。這也正是他的根本“體驗”。以《張家口晚報》為例,沒有這種精神,他不可能在8年之中,率領這張報紙,由當初的4開4版發展到現在的4開16版;發行量由1.75萬份發展到4.5萬份;私人訂閱率達到70%以上的規模。目前報紙的廣告收入連年以百萬元以上的速度遞增,由當初的50多萬元增長到1130多萬元,一舉成為張家口地區發行量最大、輿論影響力很強、經濟實力雄厚、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主要媒體。這反映出了他和他領導的新聞團隊從新聞理念、發展決策到具體實踐乃至每篇新聞報導所作出的努力及其創新力度。
實踐決定成敗。一件事無論想法多么好,能否成功,最後還要看實踐結果。劉勇同志出生在張北縣一個小山村里,高中畢業後做過家鄉公社廣播站的編輯和報社通訊員,後來又上師範學院,但不是新聞專業。由於他從小熱愛新聞寫作,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新聞實踐,不斷給報社寫稿,終於在畢業四年後的1982年11月由中學語文教師選調進入了張家口日報社,正式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在他進入報社後,更是夜以繼日,深入一線,筆耕不輟,以他擅長的深度報導形式,采寫了一系列典型人物通訊,寫了一批很好的評論文章,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不少作品獲得省級和全國好新聞作品獎。因而他到報社不足一年半就擔任了該報農村經濟科副科長,第五年就擔任了科長,第十年就擔任了該報的領導職務,之後又將日報、晚報編輯部的領導職務一肩挑。事實勝於雄辯,劉勇同志自身發展的事實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要想成功,就要勤於實踐,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創新決定發展。一件事成功了,一個人成功了,這是一件不易的事,但要保住成功,並且得到發展,更不是一件易事。劉勇同志進入報社至今26個年頭,事業和人生道路上獲得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成功:從職務上來說,有教師到記者的成功,有副科長、科長到副總編輯、總編輯的成功;從事業上來說,有領導一個科的成功,有領導一張晚報的成功,有同時領導日報和晚報的成功,還有更多的每次報導、每個宣傳戰役、每次改革的成功等等。成功就是進步,成功就是發展,小成功和大成功之間是發展,成功與成功之間也是發展,次次成功意味著次次發展,每次發展都蘊含著創新。比如,《張家口晚報》是他的一個成功的典範,但晚報的成功經歷過多次重大創新:第一次是在社委會決策下率先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全員聘任制,有效激發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第二次是轉變新聞觀念,讓報紙參與市場競爭;以市場需要選擇新聞,刊發新聞,並在版面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力求內容獨家,傳播迅速,受到廣大讀者的普遍歡迎;第三次是報社做出重要決策,推行晚報自辦發行與郵發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劉勇同志及其團隊全力貫徹落實,在張家口地區破天荒地將市場化運作規則引入報社這一特殊行業,並一舉成功。如此等等,每次發展都伴隨著創新,每次創新都帶來發展。這是劉勇同志及其團隊引導事業發展並獲得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現實:要發展就要創新,創新決定發展。
奉獻決定命運。一件事的成功,一項事業的發展,固然可以通過奮鬥、創新來實現,但要保證這些已經取得的成就得以持續發展,還需甘於奉獻,不計得失。這是我們從這部選集中可以看到的又一種寶貴精神。在當今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有多少人今天事業有成,明天又被顛覆;又有多少人今天失敗了,明天又登上了勝利之巔;更有多少人沉下去冒出來,冒出來沉下去,反覆多次,最終還是勝利了,並且鞏固了勝利成果。原因就是有人只有取得成功的能力,而無保住勝利成果的德行。成功了或者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或者計較得失,爭權奪利;或者忘乎所以,為所欲為,結果葬送了事業,也葬送了自己。劉勇同志自踏入報社門檻那一天起,就處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大浪淘沙誰主沉浮?劉勇之所以能夠成為改革浪潮中脫穎而出的成功人士,不僅靠他的耐力——勤於實踐,還靠他的勇氣——敢於創新,更靠他的德行——甘於奉獻。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冒風險,抱定一顆為新聞事業甘於奉獻的決心,失敗了再來,成功了更上層樓,既把報紙引上了不斷前進的良性發展之路,又通過報紙為本地區的改革開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輿論喉舌作用。在他親自采寫的報導中,像《山藥蛋是咋成大氣候的》、《丹心映紅六月雪》、《化作甘霖育春色》和《“死廠”是怎樣活起來的》、《架設黨與農家的連心橋》和《大江東去不復回》等篇章,不僅文筆好,而且更像是一首首改革之歌,蘊含著改革之魂,闡發著改革之思。作為一個在“改革開放30年”大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改革者,劉勇同志將自己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社會的命運緊緊相連,他采寫的大量新聞報導文章,凸現出他對國家改革開放大事業的拳拳赤子心。正因為如此,他和他領導的團隊以為報社、為張家口地區的改革開放建功立業為己任;與此同時,他也為自己選擇了為之不懈努力、奮鬥終身的神聖使命。
如果真有命運的話,命運對劉勇是公正的。
命運就是抓住機遇,劉勇抓住了各種機遇,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閱讀劉勇的這部作品集,更要學習他的精神——“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甘於奉獻”,以成就自己的事業。望我們共勉!
2008年4月19日於北京
這部選集不同於一般的新聞作品集,它既有具史料價值的新聞報導——通過典型人物和事件,記錄張家口地區改革開放30年來翻天覆地變化的通訊和深度報導;又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與時俱進的新思想新理念——通過論述如何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厲行新聞改革,展示了張家口日報社求生存、求發展的辦報宗旨;還有全面反映報紙發展策略及實踐的經驗介紹——微觀上包括多方位多層面新聞寫作理論與實踐技巧的論述,巨觀上包括報紙如何策劃長遠的良性發展規劃。所以說,這部選集不是簡單的作者作品彙編,也是一張報紙的“發展大全”,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突出特點。
我離開新聞實踐第一線、離開新聞學研究崗位已經多年了,在這個信息爆炸、傳媒翻新的年代,要為這樣一部選集寫序言,實在有些力不從心。好在我曾經主持過十年全國好新聞評選,比較熟悉全國從中央到地方三級報紙的基本情況,更與《張家口日報》社的同仁一直是好朋友。雖然劉勇同志是後起之秀,但對他我也多有所聞,並有過接觸。他的成功,也是這部作品集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精神,可以用12個字來總結: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甘於奉獻。這也正是他的根本“體驗”。以《張家口晚報》為例,沒有這種精神,他不可能在8年之中,率領這張報紙,由當初的4開4版發展到現在的4開16版;發行量由1.75萬份發展到4.5萬份;私人訂閱率達到70%以上的規模。目前報紙的廣告收入連年以百萬元以上的速度遞增,由當初的50多萬元增長到1130多萬元,一舉成為張家口地區發行量最大、輿論影響力很強、經濟實力雄厚、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主要媒體。這反映出了他和他領導的新聞團隊從新聞理念、發展決策到具體實踐乃至每篇新聞報導所作出的努力及其創新力度。
實踐決定成敗。一件事無論想法多么好,能否成功,最後還要看實踐結果。劉勇同志出生在張北縣一個小山村里,高中畢業後做過家鄉公社廣播站的編輯和報社通訊員,後來又上師範學院,但不是新聞專業。由於他從小熱愛新聞寫作,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新聞實踐,不斷給報社寫稿,終於在畢業四年後的1982年11月由中學語文教師選調進入了張家口日報社,正式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在他進入報社後,更是夜以繼日,深入一線,筆耕不輟,以他擅長的深度報導形式,采寫了一系列典型人物通訊,寫了一批很好的評論文章,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不少作品獲得省級和全國好新聞作品獎。因而他到報社不足一年半就擔任了該報農村經濟科副科長,第五年就擔任了科長,第十年就擔任了該報的領導職務,之後又將日報、晚報編輯部的領導職務一肩挑。事實勝於雄辯,劉勇同志自身發展的事實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要想成功,就要勤於實踐,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創新決定發展。一件事成功了,一個人成功了,這是一件不易的事,但要保住成功,並且得到發展,更不是一件易事。劉勇同志進入報社至今26個年頭,事業和人生道路上獲得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成功:從職務上來說,有教師到記者的成功,有副科長、科長到副總編輯、總編輯的成功;從事業上來說,有領導一個科的成功,有領導一張晚報的成功,有同時領導日報和晚報的成功,還有更多的每次報導、每個宣傳戰役、每次改革的成功等等。成功就是進步,成功就是發展,小成功和大成功之間是發展,成功與成功之間也是發展,次次成功意味著次次發展,每次發展都蘊含著創新。比如,《張家口晚報》是他的一個成功的典範,但晚報的成功經歷過多次重大創新:第一次是在社委會決策下率先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全員聘任制,有效激發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第二次是轉變新聞觀念,讓報紙參與市場競爭;以市場需要選擇新聞,刊發新聞,並在版面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力求內容獨家,傳播迅速,受到廣大讀者的普遍歡迎;第三次是報社做出重要決策,推行晚報自辦發行與郵發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劉勇同志及其團隊全力貫徹落實,在張家口地區破天荒地將市場化運作規則引入報社這一特殊行業,並一舉成功。如此等等,每次發展都伴隨著創新,每次創新都帶來發展。這是劉勇同志及其團隊引導事業發展並獲得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現實:要發展就要創新,創新決定發展。
奉獻決定命運。一件事的成功,一項事業的發展,固然可以通過奮鬥、創新來實現,但要保證這些已經取得的成就得以持續發展,還需甘於奉獻,不計得失。這是我們從這部選集中可以看到的又一種寶貴精神。在當今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有多少人今天事業有成,明天又被顛覆;又有多少人今天失敗了,明天又登上了勝利之巔;更有多少人沉下去冒出來,冒出來沉下去,反覆多次,最終還是勝利了,並且鞏固了勝利成果。原因就是有人只有取得成功的能力,而無保住勝利成果的德行。成功了或者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或者計較得失,爭權奪利;或者忘乎所以,為所欲為,結果葬送了事業,也葬送了自己。劉勇同志自踏入報社門檻那一天起,就處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大浪淘沙誰主沉浮?劉勇之所以能夠成為改革浪潮中脫穎而出的成功人士,不僅靠他的耐力——勤於實踐,還靠他的勇氣——敢於創新,更靠他的德行——甘於奉獻。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冒風險,抱定一顆為新聞事業甘於奉獻的決心,失敗了再來,成功了更上層樓,既把報紙引上了不斷前進的良性發展之路,又通過報紙為本地區的改革開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輿論喉舌作用。在他親自采寫的報導中,像《山藥蛋是咋成大氣候的》、《丹心映紅六月雪》、《化作甘霖育春色》和《“死廠”是怎樣活起來的》、《架設黨與農家的連心橋》和《大江東去不復回》等篇章,不僅文筆好,而且更像是一首首改革之歌,蘊含著改革之魂,闡發著改革之思。作為一個在“改革開放30年”大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改革者,劉勇同志將自己個人的命運與時代、社會的命運緊緊相連,他采寫的大量新聞報導文章,凸現出他對國家改革開放大事業的拳拳赤子心。正因為如此,他和他領導的團隊以為報社、為張家口地區的改革開放建功立業為己任;與此同時,他也為自己選擇了為之不懈努力、奮鬥終身的神聖使命。
如果真有命運的話,命運對劉勇是公正的。
命運就是抓住機遇,劉勇抓住了各種機遇,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閱讀劉勇的這部作品集,更要學習他的精神——“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甘於奉獻”,以成就自己的事業。望我們共勉!
2008年4月19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