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獵心喜,讀音為jiàn liè xīn xǐ,漢語成語,比喻舊習難忘,觸其所好,便躍躍欲試。出自《二程全書》第七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見獵心喜
- 出處:《二程全書》
- 讀音:jiàn liè xīn xǐ
- 屬性:詞語
成語解釋,成語出處,成語典故,詞語辨析,成語用法,
成語解釋
比喻舊習難忘,觸其所好,便躍躍欲試。
成語出處
《二程全書》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魏˙曹丕《典論自序》:“草淺獸肥,見獵心喜。”
成語典故
典源
《二程遺書》卷七:“獵,自謂今無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復如前矣。’後十二年。因見,果知未。”注云:“明道(即程顥)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釋義
程顥年輕時喜歡打獵,晚年看見打獵,不覺感到歡喜。後遂用“見獵心喜、見獵”等表示舊習難忘,一旦觸其所好,便躍躍欲試。
示例
【見獵心喜】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陶篁村》:“乾隆甲寅,春田以新補弟子員入場,先生見獵心喜,意欲重攜鉛槧。”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五回:“他見主人涉足花叢,也未免見獵心喜,偷身出去,到花煙間走走。”
【見獵】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身如舊賜天閒馬,暮齒猶余見獵心。”
故事
北宋時著名的學者程顥,世稱明道先生。他從小聰明青年時代在西京洛陽講學,非常有名氣。他的弟弟程頤也是著名的學者,經常講學,人們稱他們為“二程”。後來,他們的學說被朱熹 繼承和發展,人們稱他們為“程朱學派”。程顥十六七歲的時候,非常喜愛打獵。後來他集中心思研究學問,便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獵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對友人說:“打獵的愛好我今後沒有啦!”
有個名叫周茂叔的朋友聽到了這話,特地去對程顥說:“你說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說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說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 程顥對周茂叔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周茂叔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次程顥外出歸來。 在田野里見人打獵,頓時想起了打獵的樂趣,高興得手癢起來。但他 忽然回憶起周茂叔說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欲望,逕自走回家去。
程顥,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他是程頤的哥哥,所以又被稱為“大程”。程顥出生於一個仕宦世家,於二十五歲中進士,初任地方官,頗有政績。宋神宗時,王安石開始實行變法,程顥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上疏批評“新法”,被出為外任。神宗死後,哲宗繼位,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執政,程顥被召為宗正丞,還沒動身,就因疾而終。
程顥是北宋儒家學者,著名哲學家,北宋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提起程顥,人們多會聯想到捻須持卷、不苟言笑的夫子形象,畢竟,“二程”的理學對後世影響太深了。
誰能想到,這么一位道學宗師,十六七歲的時候,卻非常喜愛打獵。打獵大概是宋朝文人圈子裡的“高爾夫”,你看蘇軾不也有詞云:“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後來,程顥開始求學,他就學的老師是誰呢?就是周敦頤。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很多人對他不了解,但對他的《愛蓮說》卻琅琅上口。周敦頤雖然收了“二程”當學生,但是他的性情與這兩個學生截然不同,他有“山林之志”,胸懷灑脫,有仙風道骨。
程顥求學後,“泛濫於諸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學問越來越深,程顥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也不好出去打獵了,為此,他曾惋惜地對友人說:“打獵的愛好我今後沒有啦!”
這句話被老師周敦頤聽到了,老師不以為然,就專門跑去對程顥說:“你說的話不一定就是如此。千萬不要說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愛打獵,而是把這種心思隱埋起來罷了。說不定哪一天這種心思萌發起來,你還是會像年輕時一樣,高高興興地去打一陣子獵的。”
程顥對周敦頤的話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陣。
老師周敦頤的這席話,在十二年後得到了驗證。一天傍晚,程顥外出歸來,路過一片田野時,見到野地里有人前後呼喊著、追逐著。程顥一看,有人在這裡打獵!程顥頓時回想起了年輕時打獵的樂趣,心裡一陣衝動,感覺手也癢了起來。但他回憶起周敦頤說過的話,便硬是壓制了要打獵的欲望,逕自回家去了。
詞語辨析
近義詞:躍躍欲試、觸景生情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