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晛丸,中醫藥劑方。出自《衛生寶鑑》(人衛本)卷十八。主治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基本介紹
- 名稱:見晛丸
- 出處:《衛生寶鑑》(人衛本)卷十八
- 組成:附子、鬼箭羽、紫石英、澤瀉、肉桂、玄胡索、木香、檳榔、血竭、水蛭、京三棱、桃仁、大黃
- 主治: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12g)、鬼箭羽三錢(9g)、紫石英三錢(9g)、澤瀉二錢(6g)、肉桂二錢(6g)、玄胡索二錢(6g)、木香二錢(6g)、檳榔二錢半(7.5g)、血竭(另研)一錢半(4.5g)、水蛭(炒煙盡)一錢(3g)、京三棱(銼)五錢(15g)、桃仁(浸、去皮尖、麩炒、研)三十個、大黃(銼、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二錢(6g)。
用法用量
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原浸藥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淡醋湯送下;溫酒亦得。
主治
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附方
名稱:見晛丸
組成:附子、乾薑、茴香、吳茱萸、巴戟、肉桂、莪術、桃仁、延胡索
主治:寒氣客於子門,氣不通而月事不下,結硬如石
出處:《盤珠集·胎產症治》卷下
名稱:見晛丸
組成:薑黃、京三棱、蓽澄茄、陳皮、高良姜、人參、蓬莪術
用法:上為末,用細切蘿蔔慢火煮令爛,研細,將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蘿蔔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產後口乾煩渴,心下痞悶,因榮衛大虛,血氣未定,食麵太早,胃不能消化,面毒結聚於胃脘,上熏胸中所致者
出處:《產育寶慶集》卷上
名稱:木香見晛丸
組成:神曲、京三棱、石三棱、草豆蔻、香附子、升麻、柴胡、木香、巴豆霜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三十丸,溫白湯送下。量所傷多少服之
主治:傷生冷硬物,心腹滿悶疼痛
出處:《內外傷辨》卷下
名稱:見晛膏
組成:活短頭髮、大黃、靈仙、雄鼠糞、川烏、草烏、劉寄奴、土鱉蟲、羌活、獨活、紅花、蛇床子、蒼朮、當歸、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桃仁、樟冰、甘松、山奈、花椒、豬牙皂、山甲、蓽茇、沒藥、乳香、白芷、新鮮菸葉汁、新鮮商陸根汁、新鮮鬧洋花汁、新鮮艾葉汁、白鳳仙花汁、老生薑汁、蔥汁、韭汁、大蒜汁
用法:用足秤,稱麻油二斤四兩,先將頭髮入油熬半炷香,再將前藥入油熬至焦黃色,不可太枯,即濾去滓,入前松香熬化,再將絲綿濾去滓,再熬至油麵起核桃花紋,先加入極細密陀僧四兩,再徐徐加入好西硫黃末一斤,投此二味時,務須慢慢灑入,不可太多太驟,以滴水成珠,離火待溫,然後摻入細藥攪勻,瓷器收貯。熬時須用桑枝不住手攪。青布攤貼,每張淨藥重四錢,臨時加肉桂末五厘,細辛末二厘
主治:風寒濕氣,骨節疼痛,歷節痛風,痿痹麻木不仁,鶴膝風,偏頭風,漏肩風,及跌扑閃銼等傷,陰症無名腫毒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