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覃秉壽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武宣縣通挽鄉安村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人物生平,人物活動,
人物生平
覃秉壽1930年畢業於上海浦東中學,1933年到1935年,在廣西師範專科學校(桂林)讀書。他在學校里受中共地下黨員胡喬木、千家駒、胡繩、楊潮等教授的教育培養,接受馬列主義,還參加了學校里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反法西斯大同盟(這些盟員以後都成為中共黨員)。
1936年,覃秉壽回到武宣,在武宣中學任教,同年11月12日,陳岸在武宣中學找到覃秉壽,隨即補辦覃秉壽和韋敬禮的入黨手續。覃秉壽、韋敬禮兩人入黨後與陳岸成立了中共武宣臨時支部,直屬省工委領導,指定覃秉壽為黨支書。覃秉壽在武宣中學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在武中秘密開展黨的工作。
覃秉壽在中學組織學生讀書會,暗中提供革命書刊給進步學生閱讀,提出問題供他們討論,從中教育革命知識青年和培養黨員。1937年1月,中共武宣臨時支部委員會,吸收進步學生韋世剛(韋天強)等入黨,重新成立中共武宣縣支部,支書覃秉壽、委員韋敬禮、韋世剛。當時中共廣西省工委下轄三個特委,武宣劃歸南寧特委領導。1937年4月,隨著國內外鬥爭形勢的需要,廣西省工委委員黃彰到武宣指導工作,在武宣鎮學宮街陳家公館召開中共黨員會議,成立中共武宣縣工作委員會,覃秉壽任工委書記。會議要求工委大力發展黨員,健全黨的組織,爭取公開宣傳抗日,利用合法身份組織民眾抗日,深入調查地方武裝,組織抗日游擊隊伍,建立抗日根據地。
武宣縣工委成立後,經過一個多月培養,發展了一批新黨員,到五月底止,全縣已有共產黨員24人。建立了5個黨支部,為領導抗日救亡運動打下基礎。覃秉壽(兼)任武宣中學支部支書。其以教師身份為掩護,根據廣西省工委的指示精神,結合本地區情況,在發展和健全黨組織的基礎上,發動民眾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激發民眾的愛國熱忱,以實際行動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覃秉壽領導武宣縣工委,到各鄉鎮中心校組織抗日宣傳隊、歌詠隊、話劇團、標語組、牆報組等深入街頭巷尾、農村大力宣傳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8月覃秉壽調桂林工作。同年9月19日(中秋節)縣工委委員韋敬禮在通挽中心校被捕。1938年春,覃秉壽又奉命調回武宣任武宣縣工委書記,同年秋,覃秉壽調到桂林廣西地方建設幹部學校工作。
1942年7月9日,桂林發生反革命事件,中共廣西省工委遭到敵人破壞,省工委副書記蘇曼、婦女部長羅文坤、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駐桂林交通員張海苹等三位同志在桂林逸仙中學宿舍犧牲。在桂林地方幹校工作的覃秉壽轉移到家鄉通挽,靠教補習班學生過生活。同年10月間,黃彰來到武宣通挽伏柳村韋敬禮家,接上韋敬禮的黨組織關係,並在伏柳村召開江明彬、覃秉壽、韋敬禮等人參加的會議,宣布成立中共武宣縣特別支部委員會。江明彬任書記、韋敬禮任組委、覃秉壽任宣委。
1947年6月15日,中共武宣特支改組成立中共武宣縣工委,覃秉壽任委員,1947年秋覃秉壽與韋敬禮等人領導遊擊隊參加貴武中秋起義,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一縱隊,覃秉壽任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和第三支隊長。同年11月在國民黨廣西省保全副司令莫樹傑率隊“圍剿”下,游擊隊分散隱蔽。覃秉壽脫離組織,後到桂林、柳州等地任教,1952年病逝於柳江中學。
人物活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面打響。中共武宣縣工委遵照上級開展抗日救亡的指示精神,大力宣傳抗日救亡運動。覃秉壽在武宣中學通過各種渠道,組成學生宣傳隊、學生抗日後援募捐隊等,以演講、話劇、牆報和標語等形式進行宣傳,還利用節假日或專門抽出時間到各鄉集市和農村去宣傳。覃秉壽與學校里有愛國熱情的教師帶領募捐隊到縣城和附近農村去發動愛國人士、富戶、商家等捐資捐物,支援抗日前線。
覃秉壽還買了1000多本馬列主義和抗日進步書刊,陳列在自己的房間,讓校內師生自由閱讀,以提高師生的思想覺悟和抗日熱情。當時,覃秉壽擔任20班的老師,他親自在班裡教歌,自編自導話劇,全部是抗日戰爭題材。他還親自帶領學生宣傳隊到二塘、三里、桐嶺等集市演講、唱歌、作報告。並在學生中物色、培養積極分子入黨,其中進步學生羅善啟、韋文試、韋克忠等均被吸收成為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