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院
西雲書院位於
大理古城新民路中段,是一進四院的晚清建築群,原為清代雲南提督楊玉科的私人府第。光緒三年(1877年)楊玉科將其捐贈給大理府作為書院,並定名為"西雲書院"。是當時滇西規模最大,設備較好,經費充足的書院。光緒三年丁丑(公元1877年),清軍將領楊玉科在當時復興文教的情勢下,順應潮流,採納輿情,慨然將自己位於在大理城內的公寓捐辦書院,經撫院奏準朝庭,書院便由此初建。
西雲書院始建於清代(公元1873-1875年),原建築座西向東,為一組沿中軸線縱向排列的一進四院建築群,南北兩側建花廳。現 僅存四合院及南花廳。清光緒13年(公元1887年)朝廷在"西雲書院"西南側 為楊玉科建祠堂,即為楊公祠。楊公祠坐北朝南,原有門樓、前院、過廳、後院、 大殿等建築。
現僅存大殿,現其管理單位為大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使用單位和責任單位為
雲南省大理第一中學。保護範圍是:東、南、西、北以大理一中校本部四周圍牆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按古城保護規劃的規定執行。今為大理一中校本部,1985年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西雲書院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代學校
西雲書院為
雲南省大理第一中學辦學的開端,建於清代後期,1877年(清朝光緒三年)10月15日,雲南提督楊玉科調任,將其在大理的爵府、田產及其它產業捐贈地方辦學,由迤西道承辦“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今保山)、麗江、順寧(今臨滄),“三廳”(蒙化(今巍山)、景東、永勝)所共有的公立書院,從此辦學不綴。1902年始辦新學,1911年定為“省立第二中學”,1932年由省政府命名為“雲南省立大理中學”,素以“滇西最高學府”著稱。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把大理的五所中等學校(省中、國師、女中、縣中、中正中學)合併,成立“大理人民中學”。1953年命名為“雲南省大理第一中學”,校名沿用至今。早在1951年,該校就被定為雲南省的重點中學。被省教委評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完全中學”;2000年4月,晉升為“雲南省一級二等完全中學”。2000年11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11年被評為“雲南省一級一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