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困境與適應性治理

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困境與適應性治理

《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困境與適應性治理》是2022年11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譚江濤。

本書突破傳統的“政府直接控制式管理”框架,挖掘西部民族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農村集體林權改革困境的深層原因,釐清適應性治理的內涵、模式、激勵機制、制度績效和政策保障等內容,通過大量實證研究甄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農村集體林在不同制度安排下的治理績效。

基本介紹

  • 書名: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困境與適應性治理
  • 作者:譚江濤
  •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ISBN:97875223172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以往關於西部民族地區集體林權改革的研究往往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即農村非正式制度在集體林權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課題的主要內容和創新點正是奠定在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礎上。本研究正文共分為8個部分。其中首先是導論,介紹研究的緣起,對集體林權改革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回顧,說明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追溯林權改革的歷史沿革,並集體林權改革進行總體績效評價;第二章主要探討西部民族地區集體林權改革糾紛及其制度性交易成本;第三章主要討論西部民族地區林權抵押貸款的制度困境與對比分析;第四章主要是通過實驗研究探討林權改革中的林農群體的集體行動困境問題;第五章是從貴州文斗寨的案例研究出發,探討西部民族地區集體林的適應性自主治理;第六章是從雲南甲子村的案例研究出發,探討西部民族地區集體林的適應性合作治理;第七章是研究在集體林權改革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區國有林場改革困境與重構。

圖書目錄

導論
1. 研究緣起
2.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1章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總體績效評價
1.1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歷程
1.2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和突出問題
1.3 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總體績效的評價
第2章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糾紛與制度性交易成本
2.1 問題的提出
2.2 相關文獻
2.3 數據來源和概念界定
2.4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糾紛的原因分析
2.5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糾紛的調解困境
2.6 林業制度供給方式的局限分析
2.7 結論與啟示
第3章 商品林贖買政策地區績效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國家商品林改革試點的案例研究
3.1 問題的提出
3.2 數據與方法
3.3 結果與分析
3.4 結論與建議
第4章 集體林權抵押貸款的制度困境與對比分析
4.1 問題的提出
4.2 數據來源
4.3 案例描述
4.4 案例分析
4.5 案例啟示
第5章 集體林的自主治理——基於文斗苗寨的案例研究
5.1 問題的提出
5.2 相關文獻
5.3 社會-生態系統分析框架(SES)
5.4 研究對象與方法
5.5 社會-生態系統(SES)框架關鍵變數的分析和診斷
5.6 討論
5.7 結論與啟示
第6章 集體林的合作治理——基於甲子村的案例研究
6.1 問題的提出
6.2 相關文獻
6.3 研究對象與方法
6.4 社會生態系統(SES)關鍵變數的分析與診斷
6.5 SES框架中關鍵變數的相互作用
6.6 結果
6.7 不同時期SES關鍵變數的比較
6.8 啟示
第7章 林場改革的實踐與重構
7.1 問題的提出
7.2 適應性治理:一種可能的分析框架
7.3 國有林治理的實踐圖景呈現
7.4 適應性治理:國有林場改革的重構
7.5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簡介

譚江濤,1979年6月生,湖北枝江人,廣東金融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後,2009年9月在印第安納大學政治理論與政策分析研究所進行聯合培養博士研究,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教授指導下進行制度與政策分析研究。在《中國工業經濟》《公共管理學報》《開放時代》以及《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等刊物發表文章30多篇。研究興趣在於公共資源的利益相關者通過何種博弈、達成何種行動、建構何種規則來實現公共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用。主持完成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民族地區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困境與適應性治理研究”(批准號:15BMZ078)、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14M561630)在內的多項課題,獲得多項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