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花燈主要起源於普定縣,主要健在在普定縣的馬官鎮、城關鎮、馬場鎮、龍場鄉、白岩鎮、雞場坡鄉,其中在馬官鎮、城關鎮、白岩鎮為最盛,馬官鎮是國家命名的花燈藝術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路花燈
- 地理標誌:安順市普定縣
- 起源地點:普定縣
- 起源時間:明洪武六年
- 演出時間:新春正月
- 藝術類型:漢族民間自娛性的庭院藝術
起源,花燈特點,代表人物,
起源
作為漢族形式的花燈,它在普定的形成,是以漢族大量進入貴州並帶來民間藝術形式在內的漢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普定,花燈主要出現於明洪武至清順治前期,並經歷了近300年的演變形成過程。至清乾嘉時期,普定花燈班已遍及普定漢族居住的村寨和部分少數民族村寨。
普定花燈的演出形式,主要以地燈中歌舞燈和地燈中之燈夾戲為主,大多出自民間花燈老藝人之口。因為得以保持其純撲的藝術風格及濃郁的鄉土氣息。
花燈特點
花燈調子一般宣揚勤勞、善良、勇敢、正直,形式多樣,內容廣泛,有基本不變的固定調子,也有靈活多變的逢場作戲,可頌揚、可針砭,言詞可溫柔,可辛辣,視情節而定。
西路花燈有“地燈”、“檯燈”之分,表演主要有歌舞燈和燈夾戲兩種藝術形式。歌舞燈以“歌不離口中,動不離手,帕不離手,手不離扇帕,身不離步伐“為表演特徵,表演上融莊、諧、雅、幽默、滑稽、插科打渾為一體,並與敘事、抒情相結合。
傳統花燈一般為口口相傳或現編現演,而現在新創作的節目則有文學本,現編節目多用新詞套老調。
在伴奏樂器方面,傳統花燈有二胡,鑼鼓,月琴現場伴奏。現在為適應市場需要,均採用電聲樂。
代表人物
西路花燈代表人物——劉忠富
1948年,跟隨叔祖父徐向賢學習花燈技法;
1952年隨同鄉花燈藝人張慶伍學習花燈中旦角技法;1955年隨普定涼水井劉少伍學習丑角技法;
1958年9月入選馬場區文工團;10月合併到普定縣職業花燈團。隨業花燈團黨支部書記黃芝美老師學習過丑角技法-一海底撈月。1961年6月入選安順地區花燈團,曾從事過劇務、打擊樂、旦角、丑角角色等工作。1963年在普定的龍場鄉、城關鎮、馬官鎮等地傳授花燈技藝,所帶學員200多人。
2006年在貴州省首屆花燈藝術節上表演了《花燈基本功》,榮獲“民間花燈王”殊榮。2009年,在安順市首屆花燈藝術節上,與學員表演的花燈歌舞《夜郎湖畔新農村》獲得第三名。
西路花燈代表人物——盧曉虹
1987年跟隨母親丁瓊明學習花燈表演;之後,隨多位花燈藝人學習花燈中旦角技法、花燈唱腔、高矮強調錶演技法,學習將舞蹈融入花燈表演技巧;另外還專門拜師學習西路花燈多種表演技巧。2006年8月參加貴州省首屆花燈大賽,表演的花燈小戲《李花渡口表真情》獲優秀獎;2010年2月,獲安順市“民間花燈王”榮譽稱號;2010年8月,所表演的花燈小戲《夫妻燈王》參加“多彩貴州”小品大賽總決賽獲優秀獎。盧曉虹作為西路花燈的後起之秀,表演的西路花燈(戲),曲調優美悅耳、動聽、演唱朗朗上口,便於流傳;表演形式豐富多彩,扇帕運用靈活自如,集歌、舞、劇為一體;方言語腔動聽,民風民俗衣郁,適於各種內容、各種風格的題材,能適應不同層次的欣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