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豐臺堡村

西豐臺堡村

西豐臺堡村,青島市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豐臺堡村
  • 地理位置:同和辦事處駐地的北部
  • 榮譽:平安平度’示範村莊
  • 耕地面積為:355畝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狀況,社會事業,榮譽稱號,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莊由來

明永樂年間(1403--1424)於淳,於論兄弟二人由河南省赤山寨子遷入鳳台屯定居,清康熙年間改稱鳳台堡。解放後,以原膠平路為界析為兩個自然村。
路東以冷姓為主為東鳳台堡,路西以于姓為主為西鳳台堡,建國後演化為西豐臺堡,村前曾有江小波創辦 “神力集團公司”。存有兩株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樹-----姊妹銀杏。

政區人口

該村位於同和辦事處駐地的北部,東鄰平營路,西靠高平路,北靠平度市城區。2005年耕地面積為355畝,257戶,957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發展內資企業和餐飲服務業及運輸業,維修業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從2000年以來,內資企業有天象集團、恆力硬質合金加工廠、青島市樹平取暖設備廠、青島市車身廠、青島市永譽加工商行、平度市鋁合金加工廠等6家,固定資產達1900萬元。截至2005年發展個體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維修業總計25戶,從業350餘人,經濟總收入1500萬元。居民人均收入5240元,其中工業收入1150萬元,餐飲服務及運輸、維修及其他收入250萬元,房屋租賃收入100餘萬元。

社會事業

1996年至2005年,投資100萬元,硬化、綠化、美化了村莊,栽植各種花木。1996年該村吃上市自來水,1994年該村建居民樓房70棟,總面積9100平方米,有70戶居民入住。
到2005年該村有國小1處,衛生室1處,文化教育中心1處,老年人活動室1處,固定電話戶戶有,有線電視家家按,全村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0%。

榮譽稱號

1994年被平度市評為優秀黨支部。1996年被青島市評為文明村莊。1998年被青島市人民政府評為模範村民委員會。2001年被青島市農業普查隊評為先進集體。
2002年被平度市計畫生育委員會評為先進村委會。2004年被評為‘平安平度’示範村莊。2005年獲同和街道計生辦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148.17畝,其中人均耕地0.29畝;有林地319.97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80畝,有效灌溉率為24.8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 畝。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5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產品主要銷往本縣。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有10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8.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39.42%和27.88%)。該村到鎮政府已通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5口。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於西豐臺國小,中學生就讀於李戈莊中學、會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不平衡。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廣大人民民眾缺乏創新精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58畝(其中:田800畝,地458畝),人均耕地0.75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3畝;水面面積2.05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產品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3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4戶,共有鄉村人口1100人,其中男性600人,女性500人。其中農業人口437人,勞動力53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85%;享受低保1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西豐臺國小,中學生就讀於李戈莊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 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55畝。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6 人,女黨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不平衡。二、村民整體素質普遍低,科技意識不強。三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科技推廣難,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嚴重,廣大人民民眾缺乏創新精神。四、經濟結構不合理,財源結構單一,財政增收困難。五、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六籌集農業發展資金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圍繞萬元增收這一目標,突出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素質提高三個重點,培育壯大畜牧、林果、勞務輸出三大產業,推進“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民主法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