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為單子葉植物中少有的木本類群。樹幹叢生,植物株高可達20米,直徑60厘米。莖幹表面平滑,有的帶刺。在最頂端長有大肉穗花序葉,葉片長7米,羽片約120片,每片長1米。頂生肉穗花序一次性開花結果。鱗果球形,直徑5厘米。果實很少能萌發種子,其繁殖主要靠老莖基部的吸芽或枝條。
產地生境
原產於馬魯古和紐幾內亞。已遍布東南亞地區。生長在沼澤地。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野生種利用果實進行實生繁殖。
無性繁殖:良種一般都採用吸芽繁殖。可將吸芽從母株分離後直接移植,也可將吸芽植於苗床,待其髮根後再定植於大田。
栽培技術
- 定植和生長:定植株行距一般為6.5×6.5米。定植成活後,苗木返青呈蓮座狀生長,在植株增高的同時也長出吸芽,4年後長出6-12個吸芽。西谷椰植株抽生莖幹最早在植後第4年,最遲在植後第6年。植株高度年平均增長約1.55米。莖幹直徑30-60厘米。
- 根據根系分布施肥:西谷椰的根按直徑分為粗根(5.5毫米以上)、中根(2-5.5毫米)和細根(2毫米以下)。樹幹正下面根的數量最多。從定植開始,粗根比率隨樹齡增長而增加,莖幹露出地面以後,中根比率最大。總根量隨樹齡增長而增加,但水平分布的很少。就根系垂直分布占乾物質重量比率來看,根量以樹幹直下0-30厘米土層最多,莖幹露出地面前占總根量的46-59%,莖幹露出地面後占總根量的52-79%,這一土層在種植第三年後,粗根比率急劇增加,占整個根系的50%,。因此,施肥和灌溉以在樹幹直下0-30厘米土層最為適宜。
- 莖幹與澱粉累積:莖幹是巨大的澱粉貯藏器官。莖幹抽出2.5-3年後,由莖幹基部開始積蓄澱粉,逐漸向頂部推進,6-8年後,除最頂部外,樹幹中部蓄有大量澱粉。
- 澱粉產量:開花期前是砍倒樹幹,採集澱粉的適宜收穫期。優良品種單個莖幹澱粉產量可達120-260千克,野生種僅0-70千克,每公頃西谷椰樹澱粉產量可達10-15噸,產量隨品種、立地土壤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不一致。
主要價值
西谷椰樹植株15年成熟,長出一頂生花穗,莖髓的細胞里充滿澱粉顆粒。當果實形成或成熟時,便吸收澱粉,使莖幹中空,澱粉蕩然無存,樹也在果熟後死去。人工栽培的西谷椰樹在花穗即將出現時即砍斷樹幹,可獲得最大量的食用澱粉原料。一般每株樹幹可產90公斤商品西谷米。加工時,先將樹幹截成幾段,再將堅厚的樹皮劈開,取出含澱粉的髓磨成粉,加水在濾網上揉捏,濾去木質纖維,澱粉則通過濾網落入下方槽中,洗滌數次後即得西谷米粉,商品西谷米是將西谷米澱粉加水調成糊,搓磨後,通過篩眼大小不同的篩子製成丸狀顆粒,一般有兩種規格,即“珍珠西谷米”和“彈丸西谷米”。商品西谷米的成分幾乎是純澱粉,含碳水化合物88% ,蛋白質0.5% .還有少量脂肪及B族維生素。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當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是西谷米粉,用其粗粉制湯、糕餅和布丁;歐美各地用它作布丁和醬汁增稠劑;日本人用它製作冬粉,質地透明,韌而不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