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櫟

西藏櫟(Quercus lodicosa O. E. Warb. & E. F. Warb.)是殼斗科櫟屬植物,喬木高達15-20米。小枝幼時密被淡紅色絨毛,老時灰褐色近無毛,皮孔不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櫟
  • 拉丁學名:Quercus lodicosa O. E. Warb. & E. F. Warb.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殼斗目
  • 殼斗科
  • 櫟屬
  • :西藏櫟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
  • 保護級別:近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4厘米,寬3.5-5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不對稱,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齒;幼時兩面密被淡紅色絨毛,成長葉葉面僅中脈基部被毛,葉背密生灰黃色星狀絨毛;中脈在葉面微突起,側脈在葉面凹陷,側脈每邊14-18條;葉柄長0.8-2厘米,初被絨毛,後漸無毛;托葉膜質,寬卵形,褐色,長5-7毫米。果序短,通常只著生1果。堅果當年成熟。殼斗盤形,直徑1.8-2.2厘米,高0.5-1厘米;小苞片寬卵形,厚而堅硬,排列緊密,被絨毛。堅果扁圓錐形,徑約2厘米,無毛或頂端略被褐色絨毛;果臍平坦,直徑1-1.2厘米。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 800-2 400米的山地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