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森巴”是西藏對印度錫克族的屬部之一道格拉族統治者的藏稱。1841年,在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之際,以道格拉人為主的森巴軍隊入侵我國西藏,戰火一直燒到普蘭,幾近占領阿里全境。清中央政府疲於應付東南危局,根本無暇西顧。當時的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堅決予以抵抗,統籌調度,遣將派兵,正確運用戰略戰術,給侵略者以沉重的還擊,幾戰幾捷,於1842年2月肅清殘敵,為邊疆穩定,解除國家西顧之憂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後40年內英軍沒有自印度、錫金、不丹、尼泊爾直接入侵西藏,和西藏反擊森巴入侵戰爭的勝利有著直接的關係。
據記載,19世紀40年代,英屬東印度公司勢力擴展到印度西北,扶助山區一個名叫道格拉王室的小邦取得對克什米爾的統治,並置之於自己的監護之下。於是英國的侵略矛頭伸入到拉達克和喜馬拉雅山的西段。
1841年,道格拉人乘鴉片戰爭爆發之際,策應英軍對我沿海的攻勢,從拉達克入侵阿里,以圖從中取利。
據《拉達克王統記》載,道格拉軍在進軍前,曾考慮將新疆的葉爾羌和西藏的阿里同時作為目標。後考慮到葉爾羌道路遙遠,中間隔著荒漠,危險性大。而阿里則較近,除五百防軍外,別無軍備,於是選中阿里。他們利用拉達克與阿里的民間傳統,揚言將入藏朝拜岡仁波齊神山,偷偷動員了3000餘軍隊,同時還裹脅大批拉達克人和巴爾底斯坦人,分三路入侵。一直推進到瑪旁雍措附近,才遇到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在我藏軍主力趕到之前,敵人已三路會師,深入普蘭宗,燒殺搶掠,許多村落和寺廟被毀。
在駐藏大臣孟保和海朴的督促下,由前後藏派出3000餘藏軍,命索康、惹噶廈兩噶倫和筆喜代本率領,馳援阿里。至1841年12月,藏軍全軍齊集,展開全面反攻。“十一月初二日(12月14日),成功伏擊森巴侵略軍,殺死敵人240名(包括最大頭目倭色爾),奪獲大炮兩尊,取得重大勝利。”
關於倭色爾及其喪命之地,史書中有相關的記載,“……雅索(官職)米瑪放開長矛,從腰間拔出寶劍,砍下哇雜爾的首級,拿在手中……”、“藏軍丁本米瑪在亂軍中認出了倭色爾,他看準時機將自己的長矛直插入倭色爾的胸膛”。但對於陣亡的地點,多記載不清晰。“藏軍在瑪法木錯的南岸與入侵者奮戰三天,不但擊斃道格拉的主將倭色爾,並一舉全殲敵軍主力。”,哇雜爾集中森巴拉達克軍圍攻普蘭達拉喀城堡並喪生於此,“藏軍在瑪旁雍措南面的多玉設下埋伏,當森巴人進入包圍圈後,一聲令下,四面躍起”,“十一月初二日辰刻,有幾湯新寨賊眾與森巴賊目倭色爾會合一處,分為三隊,執旗鳴鼓至多玉。……森巴賊目倭色爾身中槍傷,……於是日午刻將森巴頭目倭色爾殺斃,即將該賊首級割取……”。經筆者考證,多玉即現之多油。理由如下:一、現在之多油位於瑪旁雍錯南部,且“多玉”與“多油”為音譯誤差;二、現今多油村有一瑪尼石塔,名叫“曲登欽布”(藏語意為大佛塔),旁立四根風馬大旗柱。據說,每年都有道格拉人後裔前來祭拜。當年倭色爾被擊斃,首級被送到拉薩示眾。為了使這個可怕的統帥靈魂能投生,免得將來再次進犯西藏,故而拉薩藏軍建塔為其超度。
戰爭遺址
“普蘭”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為藏語意譯,意為雪山所包圍的地方。普蘭縣森巴戰爭遺址現有兩處:一處位於多油村,是森巴首領倭色爾喪命處,為森巴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另一處位於曲龍村,為森巴軍隊入侵時所修建的碉堡。
曲龍碉堡遺址位於吉讓曲龍村南馬甲藏布河岸。碉堡四周放著兩座火藥炮,八九台小型炮,碉堡高如三層樓房,每一面上下有2個瞭望孔,可以容納二三十個衛兵。其四周還有大小相等的四個碉堡,都有6個瞭望孔,四周挖了很多大坑,坑裡面灌滿水,上面鋪蓋著草料,作成陷坑。附近的山坡上還修了馬圈,隨時都可以備馬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