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岡底斯銅、金多金屬資源評價新技術研究

《西藏岡底斯銅、金多金屬資源評價新技術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楊竹森、多吉、劉鴻飛、李光明、鄭有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岡底斯銅、金多金屬資源評價新技術研究
  • 成果登記號:20120321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20321
項目名稱
西藏岡底斯銅、金多金屬資源評價新技術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楊竹森、多吉、劉鴻飛、李光明、鄭有業
研究起始日期
2006-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0-12-01
任務來源
國家計畫;

成果摘要

本項目取得如下創新成果:岡底斯東段松多榴輝岩帶及其昭示的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盆的打開與閉合,為解釋該地段大量發育晚古生代中基性火山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深入理解該區域新生代大規模斑岩銅成礦作用提供了早期構造演化背景條件的約束;岡底斯東段古近紀鎂鐵質火山岩的發現和岩石學、地球化學研究,顯示其具有幔源岩漿特徵,為確定幔源玄武質岩漿底侵和地殼垂向增生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提出了岡底斯成礦帶成礦系統的基本框架,為深入認識不同類型礦床的空間配置關係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對指導找礦方向具有生要意義。提出了印度-亞洲大陸主碰撞期納如松多鉛鋅礦床”四位一體”成礦模型,認為矽卡岩、隱爆角礫岩型、似層狀蝕變岩型和熱液脈型鉛鋅礦床,為統一的斑岩岩漿流體系統在不同空間部位和圍岩條件下形成的不同類型礦床。開發了基於地空波譜反演的遙感礦致異常信息快速提取技術方法,經過在低工作程度區示範,確定了一批具有成礦潛力的遠景區,對一些異常的地面查證,大部分具有蝕變礦化現象,證實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協優”成礦預測理論和方法,使得在極低工作程度區,依據少數相互關聯且目標一致的信息進行預測成為可能。建立了岡底斯成礦帶主要類型礦床的多元信息預測模型和預測指標體系,經示範,獲得了一批綜合信息異常,為進一步找礦提供方向。8.在優選的納如松多找礦靶區內,利用相位激電法開展了隱伏礦體定位預測示範,確定了深部高激化率異常的部位,經鑽探驗證,發現了又一個隱爆角礫岩型礦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