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茉莉

西藏山茉莉

西藏山茉莉(學名:Huodendron tibeticum (Anthony) Rehd.)是安息香科山茉莉屬植物。喬木或灌木,高6-25米,胸徑約25厘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紅褐色,圓柱形或近頂端常稍扁,老枝灰褐色。葉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卵狀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5-4厘米。傘房狀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無毛,長4-8厘米,寬2.5-7厘米。蒴果卵形,長約3毫米;種子棕色,長約1毫米,具網紋。花期3-5月,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文山、貢山、碧江)、廣西(龍勝、德保、金秀、陽朔)、貴州(凱里、從江、望謨)和湖南(沅陵、黔陽)。生長於海拔1000-3000米高山密林中。

西藏山茉莉是一種極好的園林觀賞和造林樹種。木材堅硬,淡黃色,結構細密,是建築、裝飾、雕刻的優質用材;可制各種農具和工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種子採集,圃地準備,播種方法,栽培技術,苗期管理,栽植撫育,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6-25米,胸徑約25厘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紅褐色,圓柱形或近頂端常稍扁,老枝灰褐色,常呈纖維狀縱裂。葉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卵狀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5-4厘米,頂端長漸尖或具短尖頭,基部寬楔形,邊全緣,少有鋸齒,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5-9條,和中脈、網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葉柄長5-10毫米,上面具凹槽,無毛。
傘房狀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無毛,長4-8厘米,寬2.5-7厘米;花白色,芳香;花梗纖細,長3-5毫米,近中部有鑽形小苞片,早落;花萼管杯狀,高約2厘米,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為萼管的一半,邊緣有毛;花瓣線狀長圓形,長6-7毫米,寬1-1.5毫米,頂端鈍,外面被短柔毛,邊緣被毛較密,內面無毛,花蕾時作鑷合狀排列;雄蕊10枚,與花瓣近等長,花絲長4-5毫米,扁平,無毛,花葯長約2毫米,藥隔頂端3齒,齒長約1毫米,中間的常較側邊的短;花柱3或5裂,分裂幾達中部,稀至基部。蒴果卵形,長約3毫米,無毛,外果皮肉質,褐棕色,內果皮堅硬,黃棕色,有略彎的果梗;種子棕色,長約1毫米,具網紋。花期3-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西藏山茉莉垂直分布在中國廣西西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雲南西北部1500-2000米之間,貴州南部海拔700-1200米,湖南湘西南海拔700-950米山谷溝邊的闊葉樹混交林中。適應性強,不但在濕潤肥沃的山溝、山麓溪邊的土壤中能旺盛生長,而且在土壤營養元素極其貧乏的條件下亦能生長良好,個別植株甚至在40°以上的陡坡也能紮根生長。屬中性偏陰樹種,幼樹較耐蔭。該樹種是常綠葉林區次生林的中層樹種,常與青網櫟、桂南木蓮、甜櫧等混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文山、貢山、碧江)、廣西(龍勝、德保、金秀、陽朔)、貴州(凱里、從江、望謨)和湖南(沅陵、黔陽)。
西藏山茉莉西藏山茉莉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

西藏山苿莉果實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蒴果呈黃綠色且尚未開裂時,就要及時採收。種子極小,要用放大鏡才能分辨種子的形狀。果實採回後,不能暴曬,只宜放在室內陰乾,待果殼裂開後,將種子篩出,用紙袋包好進行乾藏。

圃地準備

苗圃地應選擇日照較短、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壤土,圃地要深耕細整,施足基肥,並進行土壤消毒。床面平整後,在苗床上鋪墊層3-5厘米厚的黃心土,用10厘米寬的木板條,在苗床上壓成深1厘米、寬10厘米的播種溝,條距25厘米。

播種方法

先將乾藏的種子放在溫水中浸種12小時,撈出後在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半小時,然後將種子取出放在清水中將藥液洗淨、涼乾。播種時,將種子與過細篩的山灰按1:3或1:5的比例拌好,再均勻地撒播在苗床上。整個苗床用切碎的苔鮮覆蓋,以不見土為度,並用噴霧器(用清水)將苗床上的苔蘚噴濕。然後,用竹片做成弓形棚架,其上覆蓋塑膠薄膜,以保證茵床空氣濕度能達到霧氣騰騰的程度。晴天,每天噴水2-3次,並揭開薄膜兩端通氣降溫,夜晚將兩頭蓋好。2種子發芽後,苔蘚不必揭去,以保持苗床濕潤。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搭蓋蔭棚和防雨棚:種子於3月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苗木大量出土。幼苗出土時很小,既怕光,又怕爾打,在烈日下1-2小時就會全部枯死。因此,在播種後要及時搭蓋蔭棚及防雨棚,蔭棚高1.8米,用塑膠遮陰網覆蓋,防雨棚宜搭在蔭棚下,用竹片做弓形棚,遇上大雨將薄膜蓋上,平時將薄膜揭開,進入三伏天后,在弓形棚上再蓋上一層遮蔭網,降低陽光直射強度,增加苗床空氣濕度。苗木田間管理當幼苗高3厘米時,應及時中耕除草,並適當薄施氮肥,以0.2-0.4%的尿素溶液為好,於傍晚用細孔噴壺淋於茁圃地,每半月1次,施肥時,速度要慢,動作要輕,切勿將苗衝倒。遇上乾旱,要及時灌水,也可結合施肥抗旱。

栽植撫育

選地栽植:選擇在海拔300-340米的山坡上,土壤為丘陵紅壤,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偏低,土壤較貧脊。試驗地氣候條件較好,適宜於西藏山萊莉的生長。造林整地採用全墾等高撩壕的方法,嶛寬、深各70厘米,表土回填並整理成水平梯帶,帶距3.5-4米。於2月造林,苗高30厘米,地徑0.5厘米。株距2米,行距4米,每公頃1245株,當年造林成活率達100%。
撫育:造林後撫育3年,並連續2年每株施尿素50克,造林後1-4年高生長比較緩慢,以後逐年加快。20年後平均高達10.5米,平均胸徑18.6厘米,最高單株14.5米,胸徑20.6厘米。西藏山茉莉在貧脊土壤中生長良好。

病蟲防治

幼苗出土後,正值雨季,幼苗常會因高溫高濕而感染病菌發生根腐病猝倒病,故在幼苗出土後,每隔一星期用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及0.5:0.5:100倍的波爾多液輪換噴施,防治效果較好。

主要價值

西藏山茉莉是一種極好的園林觀賞和造林樹種。木材堅硬,淡黃色,結構細密,是建築、裝飾、雕刻的優質用材;可制各種農具和工具。
西藏山茉莉西藏山茉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