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園的樹

西花園的樹

《西花園的樹》的的扉頁,映人眼帘的是一個個似曾相識的身影,15位具有西花園氣息的科學大家,如同穿越過時代的長河,與你我迎面相見。他們中有清華大學的首位女教授,有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人物,有耕耘在講台上的教師,有鑽研在實驗室的學者,有妙手仁心、心繫祖國的醫者,有潛心付出、孜孜不倦的專家,有已然故去的大師,也有仍在譜寫著嶄新篇章的青年人。百年樹人是每一所學校神聖的責任,我們希望《西花園的樹》能讓我們依然感受到這些科學大家在這個園子裡學習和成長的氣息,感受他們的謙卑和勤勉,他們的奮鬥和堅持,讓他們的神採風姿在西花園站立成一棵又一棵挺拔的大樹,站出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形象,矗立在每個走進西花園的學子心田。

基本介紹

  • 書名:西花園的樹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16
  • 作者:羅強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961021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西花園的樹》介紹了對一所百年老校而言,拂過歲月流光,懷念校園中那些故人往事,是過去的歲月饋贈給後人最獨特的一種文化體驗。從振華到十中,百年流響,美麗的西花園培育了一大批聞名中外的傑出學子,何澤慧、李政道、沈驪英、王淑貞、佘振蘇……他們從西花園走出成為卓然大家。2013年3月,柳校長提議,精選學校一百多年辦學歷史中湧現的理工科方面的傑出校友、校董,收集他們的求學與奮鬥的歷程,展示他們在科研領域的研究成果,編撰一本弘揚科學文化的校本教材。

圖書目錄

以沈驪英為例談教育使命(代序)/柳袁照
竺可楨
——我國近代氣象學、地理學奠基人
貝時璋
——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沈驪英
——麥子女聖
王淑貞
——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
王明貞
——首位清華大學女教授
蔣恩鈿
——月季夫人
何怡貞
——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
何澤慧
——“中國的居里夫人”
李敏華
——勤勉的求學者和研究者
何澤涌
——放大的細胞人生
李政道
——次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者
陶其敏
——中國“B肝疫苗之母”
石四箴
——耕耘醫壇、心懷祖國、情系兩岸
余振蘇
——詮釋複雜系統的領路人
朱健強
——首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
後記/羅強

文摘

著作權頁:



蔣恩鈿——月季夫人
只有在和平時代才能創造美麗。沒有和平,只有創傷,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天天住在防空洞裡,誰還能看見這美麗的世界呢?
蔣恩鈿
編者導讀
月季花的定名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有的育花人雜交出來的新品種,都想把自己和月季花聯繫起來,蔣恩鈿在這方面很關注愛花人的心態。比如當時國務院典禮局的局長余心清,當他看見有一種月季好像京劇中的戲袍,因為它是一面紅一面金,蔣恩鈿靈機一動,便說:“我們稱它為將軍袍。”她並沒有將月季花的取名都按外國花名而定下來。有的花只要有特點,又是育花人培育出來的,她便協助取新品名,如“金背大紅”“紅雙喜”“藍綠綠”等。老一代的領導人對於蔣恩鈿的成就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曾請蔣恩鈿在天安門紀念館前開闢月季園地,陳毅副總理曾稱蔣恩鈿為“月季夫人”,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曾囑蔣恩鈿美化北京城市。另外還有許多藝術家和作家都以互換月季交友,或者在自己庭宅小院栽上月季,如趙朴初老人、作家劉白羽等都曾以月季交流心聲,這些人都和蔣恩鈿一樣對月季花情有獨鐘。蔣恩鈿曾說:“只有在和平時代才能創造美麗。沒有和平,只有創傷,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天天住在防空洞裡,誰還能看見這美麗的世界呢?”然而,正當蔣恩鈿準備在月季事業上大展宏圖的時候,“文革”爆發了。人民大會堂的月季在“紅八月”中被完全拔除,改種茄子。蔣恩鈿在天津艱難度日,儘管如此,她仍守護著自己家中園地里的最後一批月季。1975年,科學院決定恢復香山植物園,擬請蔣恩鈿再次擔任顧問。不料67歲的蔣恩鈿因手術事故不幸在天津逝世。她沒有來得及看到鮮花盛開的日子。北京、天津的花匠們出席了她的追悼會,並在她的遺體上灑滿了月季花。時光流逝,日月斗轉,蔣恩鈿的思想和為人就是為人類創造美麗的世界,蔣恩鈿也是名副其實的“美學專家”。我們期盼人人都獻出愛和美,這世界就會變得和諧與安寧。出生太倉的傑出女性
1908年9月17日,蔣恩鈿出生於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新華西路一個書香家庭。據蔣恩鈿的弟弟、現年83歲的蔣恩錚先生介紹,他家祖上較富足,到父親蔣桐侯當家時,家裡雖有些田畝出租,但家道已開始中落,靠父親當國小教師為主要生活來源。蔣恩鈿從小聰明好學,讀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11歲時不幸母親去世,她在太倉讀完國小、國中後只得去當國小教師。繼母許蘊玉是個胸懷寬闊、慈愛善良的女性,她感到很有才氣的繼女蔣恩鈿讀完國中就工作非常可惜,於是衝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觀念和當時女孩一般不讀書的舊傳統,在蔣家家道開始中落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私房錢並讓娘家人出錢,供蔣恩鈿到蘇州教會辦的振華女中讀高中,與錢锺書夫人楊絳成為校友。蔣恩鈿在振華女中學習認真刻苦,成績優異,且口才很好,屢獲演講比賽第一名,深受留美歸來的王季玉校長的器重。1929年,清華大學首次到南方招女生,蔣恩鈿被西洋文學系錄取。在家中實在無力供她就讀的情況下,王季玉校長籌資借貸支持蔣恩鈿去清華大學就讀。

後記

對一所百年老校而言,拂過歲月流光,懷念校園中那些故人往事,是過去的歲月饋贈給後人最獨特的一種文化體驗。從振華到十中,百年流響,美麗的西花園培育了一大批聞名中外的傑出學子,何澤慧、李政道、沈驪英、王淑貞、佘振蘇……他們從西花園走出成為卓然大家。2013年3月,柳校長提議,精選學校一百多年辦學歷史中湧現的理工科方面的傑出校友、校董,收集他們的求學與奮鬥的歷程,展示他們在科研領域的研究成果,編撰一本弘揚科學文化的校本教材。
我們以崇敬和虔誠的心對待這次編撰工作。我們深知,歷史的痕跡如果不刻印下來,也許會像霧氣一樣瀰漫,最終消散。我們將這本書取名為《西花同的樹》,百年樹人是每一所學校神聖的責任,我們希望《西花園的樹》能讓我們依然感受到這些科學大家在這個園子裡學習和成長的氣息,感受他們的謙卑和勤勉,他們的奮鬥和堅持,讓他們的神採風姿在西花園站立成一棵又一棵挺拔的大樹,站出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形象,矗立在每個走進西花園的學子心田。
這些樹中一定有一棵屬於何澤慧先生。記得2011年6月,驚聞何澤慧先生逝世的訊息,十中師生情不能已,看著西花同中何澤慧先生題寫的“愛國奮進”四個字,想起她一生也只為兩個母校題過詞,一個是“清華”,一個便是“振華”。70多年前,1932屆同學當他們離開母校的時刻,在西花園勒石紀念,何澤慧篆書壬申級訓“仁慈明敏”。他們把學校傳予的中華傳統“仁義”“慈愛”“聰明”“敏捷”等美德帶向社會,把他們對母校的眷念、感恩之情永恆地留在了母校。1995年,已是80多歲高齡的何澤慧來到蘇州,一個人走進校園,來到西花園尋覓當年她與同學們親手留下的一塊“壬申級訓”石碑。這位極樸素、極平常的老人走在西花園,很快就被我們老師發現了。隨即學校請她為同學作演講,由此,就有了我們學校宣傳冊上那張何澤慧回母校訪問並題詞的經典照片。宣傳冊更新了一次又一次,但這幅照片一直被保留著。
7個月過去了,《西花園的樹》終於付梓,翻開扉頁,映人眼帘的是一個個似曾相識的身影,15位具有西花園氣息的科學大家,如同穿越過時代的長河,與你我迎面相見。他們中有清華大學的首位女教授,有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人物,有耕耘在講台上的教師,有鑽研在實驗室的學者,有妙手仁心、心繫祖國的醫者,有潛心付出、孜孜不倦的專家,有已然故去的大師,也有仍在譜寫著嶄新篇章的青年人。我們希望這本《西花園的樹》,能讓西花園的後來者聆聽這些科學大家娓娓道出他們的求知經歷和波瀾人生。
百年十中,一定還有許多科學大家可以為我們編織起一段段難以忘懷的記憶,但由於資料收集的困難,未能選人本書,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彌補。
在本書付梓之際,我要特別感謝謝延新老師的悉心付出,他廣泛收集篩選學校一百多年來的傑出校友及相關資料,認真參與撰稿,並對本書的編寫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吳鍔老師全程參與了本書編寫的策劃、組稿等工作,程洪老師提供了大量參考資料,在後期又對每一段文字進行仔細修改和通稿,使得本書各章節更具可讀性。我還要感謝自始至終參與本書編寫的朱嘉雋、邱勤薇、徐愷、程之穎、王守瑾、徐衛、孫耀、張嫻、於美紅、張毅敏、居萬峰、梁彩英、黃睿、陳燕、王輝、錢小敏、王岳、彭佳瑜、徐愛華、卓遠懷等老師,他們多次收集資料、核實史料,不斷增減修改,幾度易稿直至最終定稿。所有這些編寫者嚴謹認真的態度正是本書倡導的科學精神的具體體現。

序言

以沈驪英為例談教育使命(代序)
柳袁照
教育的使命是什麼?在此我想以我最尊敬的一位已故校友沈驪英先生的故事為例,來談談這個話題。
沈驪英是振華女中(蘇州十中前身)的學生,後來又回到振華做老師,最後,再一次從振華走向了她為之奉獻出生命的事業。
我對沈驪英的了解,是從我校百年校慶前夕開始的。我校一位老師告訴我說,中國台灣有一個人把蘇州十中——他母親的母校視為自己的母校。我問這人是誰。她說是被稱為“台灣四大公子”之一的沈君山,他母親是沈驪英。沈君山是台灣一位琴棋書畫皆通的大文人,曾擔任新竹“清華大學”的首任校長。我聽說後很高興,但在認真閱讀了相關材料後,我的目光超越了沈君山,他母親沈驪英的形象更凸現在我眼前,那么清晰,那么感人,無法忘記。手裡沒有戒尺的人
當年的振華校長王季玉推薦了很多優秀學生去美國留學,其中有兩位女性——沈驪英和楊絳。楊絳因為有清華夢,就留在了國內。沈驪英到美國後,最初學的是文學,後來為繼承父志便放棄了所喜愛的文學,選擇了農學作為畢生事業。
1929年,沈驪英回國,很受王季玉校長賞識,被委任為振華教務主任。
振華是女校,只招收少量男生,費孝通就是其中之一。費孝通lO歲那年,母親把他送進振華,交給了沈驪英。沈驪英去世後,費孝通寫了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文章——《一封未拆的信——紀念老師沈驪英先生》,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文中提到,當時學校老師手中都有戒尺,都可以打學生手心,罰學生立壁角,但費孝通說:“可是這個老師卻會拉著我的手.滿面笑容,是個手裡沒有戒尺的人。”驪英老師給了他許多很美好的記憶.他又為老師的成長而欣喜,“在我們分別的20多年中,竟會生長得比她的學生更快。她並沒有停留,她默默地做了一件中國科學界罕有的大事。”在費孝通90歲的時候,還念念不忘地說驪英老師影響了他一生。中國的“麥子女聖”
1931年,沈驪英與沈宗瀚結婚。隨後,她走出振華,到南京輔助丈夫潛心研究農學。沈驪英從事農業科研,敬業刻苦,孜孜不倦,常冒著大風雨赤足行走在泥濘中,逐一觀察試驗作物。抗戰開始,中央農業部裁撤所有女職員,唯獨沈驪英堅決不走,懇切地表示願意不領薪水,留部完成試驗。她說:“我為事業,非為錢而工作。”
後來國民政府從南京撤退,沈驪英以妊娠之身帶子女三人開始流亡,輾轉數千里,抵達重慶榮昌縣。
對小麥品種的改良,沈驪英有不可磨滅的貢獻。1934年春的一天.她正在實驗室做試驗,突然風雨大作,屋倒樹折,其勢兇猛。她不顧風雨趕到麥地,試驗地和附近農田裡的小麥悉數倒伏,她敏銳地發現有一株小麥依然挺立。後來她就以這株小麥為突破口,培育出了著名的“中農二十八”,在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大面積推廣,她因此被人們稱作“麥子女聖”。
沈驪英的願望是在科學界替女子爭一席地位,用功業來表現女子的能力;同時她又希望職業和婚姻並行不悖,她願意有個稱心的職業,也有個快樂的家庭。冰心曾代表《婦女新運》雜誌向她約稿,她謙遜地說她沒什麼可寫的,只是一個很平常的人,相夫教子,把孩子當作品來培養。後來冰心在《悼沈驪英女士》中說:“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驪英都是一個極不平常的女子……女科學家中國還有,但像她那樣肯以助夫之事業成功為第一,教養子女成人為第二,自己事業之成功為第三的,我還沒有聽見過。”
沈驪英終日埋頭丘壟與實驗室,終致積勞成疾,1941年1O月7日猝發腦出血,殉職於她心愛的崗位上,年僅40。沈驪英身後留下著作22種,許多被翻譯刊載於英、美作物育種學和生物學雜誌,常為各國學者所引證。1946年,陶行知到振華演講,特別介紹了他所崇拜的幾位女性.他說第一位就是沈驪英先生。陶行知說:“我希望貴校能繼續產生像沈驪英先生一樣的學生,產生不被暴風雨所摧毀的‘女聖’。”
60多年過去,今天我們讀著沈驪英的事跡,心情如當年鄧穎超一般——“當我讀著沈宗瀚先生所著《亡妻沈君驪英行述》和聽了朋友們談起她可歌動人的事跡時,我是如何深深被感動著,受激勵著,以至我的血流曾幾度地沸騰而緊張起來。”文化精神是校之魂
我們學校有座教學樓是以“驪英”命名的,一是為了紀念沈驪英,二是為了弘揚沈驪英這種崇尚道德與科學的精神。沈驪英是學校精神的象徵,“驪英樓”對我們學校來說,就是一個文化的象徵符號。我們希望沈驪英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行,能深深影響學生並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
一個學校的文化精神是一個學校的生存、發展之魂,塑造學校文化精神是辦學的首要問題。我認為,學校文化精神的最高層面是“學校的使命”,世界一流大學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我最近到美國去,參觀了美國一些中國小和大學。在耶魯,那裡的老師告訴我說,他們的使命就是培養領袖。那么,作為一所中學,一所具有百年歷史和文化的一流中學,有沒有自己的使命?校訓是學校學術和文化的結晶,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復旦大學的校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我們雖然是中學,但學校歷史上也曾以“厚德載道”“實事求是”“誠樸仁勇”等作為校訓或級訓。現在,我們又以“傾聽天籟”“質樸大氣”“真水無香”為辦學的座右銘,體現了學校百年來一以貫之的教育追求,體現了學校的文化特質。
如何來完成學校使命?我認為,辦學不能總是把重點放在造房子上,要更多地放到打造學校文化上,放到培養大師上——培養像沈驪英一樣的大師。
我們今天探討的這個話題,沈驪英的故事會對我們有所啟發,另外我想,我們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會對我們有所啟發。我校牆壁上很少有政治性的標語、口號,但是在我校北校門的牆壁上,卻端端正正地刻著幾行大字:“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
我們應從歷史當中尋找我們走向未來的精神力量。今天的對話以回顧歷史開始,即是表明此意。
2011年
又及:上述短文是我的一個舊作,確切地說是2011年我與李大聖教授關於教育的一次對話的錄音整理稿中的節錄。那次對話談到教育的靈與肉,談到教育的製造與創造,我舉了校友沈驪英的例子,以闡述我對學校辦學使命的認識。羅強副校長要我把它拿出來作為《西花園的樹》的序,我勉強同意了。為何?此舊作,與此書有一點關係,但又有一點沒關係。說有關係,沈驪英是校友,又是科學家,她就是此書介紹的對象之一。她是我們校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闡述她,能揭示出本書的意義。說沒關係,是因為此文不是專為此書而說的,講出的話,有些若即若離,總感覺到沒有說到點子上。三思之後,恭敬不如從命,再補充說幾句,以作濫竽充數。
我們這所學校真是一所偉大的學校,一百多年來,出了許多人文大家,也出了許多科學大家。在科學家方面,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特別多,且有大的影響。他們以及他們的科學著作,是一份寶貴的科學文化財富,尤其對母校更是這樣。學校有這么好的資源,何不用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我早就萌發了這個願望:編一本校本教材,在構建校本課程中發揮作用。很感謝羅校長帶領一群老師,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心想事成,終於編撰成功,可喜可賀。
我從來就認為,所謂名校不僅僅看當年的升學率,更要經得住時間與社會的檢驗。是不是名校,最根本的就是看從那裡走出去的學生髮展得如何,他們的發展是不是為國家、民族,乃至為整個人類作出了貢獻,我們這本書里所收錄的校友,都足這樣的人。我們也希望所有的校友.特別是正在校園讀書的同學——今後的校友,也都能成為這樣的人。而此書,無疑將產生不容忽視的動能。感謝各位編寫者的辛勤付出。
是為補記。
2013年10月1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