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舍路鄉

西舍路鄉

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鄉位於楚雄市西南部,哀牢山腹地。東與中山、新村2鎮隔江相望,西與普洱市景東縣毗鄰,南與雙柏縣接壤,北與南華縣相連。該鄉國土面積380.54平方千米。其中,國家級哀牢山自然保護區50.4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舍路鄉
  • 下轄地區:西舍路、達諾、清水河等
  • 面積:380.54平方千米
  • 人口:19609人
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經濟概況,結構調整,林業生態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畜牧業,招商引資,個體私營,財政金融,基礎建設,教科文衛,社會生活,

行政區劃

該鄉轄西舍路、達諾、清水河、安樂甸、保甸、閘上、岔河、朵苴、德波苴、新華、龍崗11個村民委員會,233個村民小組,587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鄉總戶數4440戶,總人口19609人。其中男性10302人,占總人口的52.5%;女性9307人,占總人口的47.5%。農業人口19198人,占總人口的97.9%;非農業人口411人,占總人口的2.1%。全鄉居住著漢、彝、回、白、瑤、拉祜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8794人,占總人口的44.8%,其中以彝族為主,有8554人,占總人口的43.6%。全鄉耕地面積19442畝,其中水田3382畝,旱地16040畝。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西舍路鄉在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戰勝了持續乾旱、森林火災頻發等災害,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鄉財政自收收入完成148萬元,比上年143萬元增長3.5%;農民人均純收入1772元,比上年增長6.2%;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3668萬元,比上年增長18.2%;鄉鎮企業總收入達8870萬元,比上年增長17.3%;糧食產量793.4萬千克,比上年增長5.4萬千克,增長0.7%。

結構調整

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步伐,發展核桃、花椒、蠶桑、木薯、魔芋、香蕉等經濟作物種植共6804畝;推廣大春良種8097畝,占糧食麵積的100%;推廣小春良種7167畝。全年養蠶232張,產繭6608千克,產值15.2萬元。糧食產量793萬千克,與上年基本持平,人均有糧412千克,比上年增長1%。
西舍路鄉集鎮西舍路鄉集鎮
全鄉種植烤菸面積2669畝,菸葉產量38萬千克,同比減少3.9%,完成指令性菸葉收購32萬千克,出口備貨6萬千克,實現單價10.90元,比2005年減少2.07元,實現烤菸收入420萬元,比2005年減少55萬元,減少13.1%。

林業生態建設

2006年末,全鄉森林覆蓋率達68%。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能源建設“三大”工程順利開展。全年實施荒山造林200畝,建設沼氣池100口,完成33.9萬畝天然林保護;兌現退耕還林資金共104萬元。核桃產量650噸,花椒12噸,水果產量420噸。

水利工程建設

2006年,全鄉水利工程建設主要以煙田建設為主,共完成各類水利工程310件,其中:小水池68件;小水窖218個,架設鋼管7.6千米,鋪設PD塑管1.83萬米;澆灌三面光大溝6件(5760米);修復水毀大溝11處:新建人畜飲水工程6件,共解決878人和428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改善灌溉面積4260畝,新增蓄水0.51萬立方米;共解決678人和328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完成土石方1.11萬立方;砼1537方;共投入資金135.79萬元,其中:政府投資17.49萬元,企業投資106.5萬元,民眾投資11.8萬元;共投入勞動工日7568個。集鎮供水設施得到改善,全年完成集鎮供水2.15萬立方米,收取水費2.5萬餘元。

畜牧業

2006年,全鄉畜牧業收入996.35萬元,人均畜牧業收入511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25元。年末生豬存欄2.15萬頭,出欄1.07萬頭;牛存欄6644頭,出欄1052頭;羊存欄8378隻,出欄2294隻;家禽存欄10.73萬隻,出欄8.7萬隻。全年共種植優質牧草760畝,青貯飼料5508噸,氨化飼料1502噸,豬改良350胎。2006年豬、牛、羊、禽疫病死亡率分別控制在3%、1.5%、2%、7%以內。
西舍路鄉黑山羊西舍路鄉黑山羊

招商引資

2006年,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資6260萬元。滇能控股楚雄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不管河三級站於2005年底建成投產發電並順利併網,2006年度共發電7000多萬千瓦時。不管河一、二級站已合併建設,嘎么河三級站正在緊張建設之中。

個體私營

2006年末,全鄉個體工商戶達850戶,從業人員達1035人,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8870萬元,完成現價總產值1897萬元,完成現價增加值1593萬元,實現利潤總額313萬元。核桃、花椒、香蕉、魔芋等一批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的調研、規劃、實施等基礎工作得到開展;鄉集體企業改革力度加大,有註冊私營企業1戶,改制為私營企業1戶。

財政金融

2006年財政自收收入148萬元,比上年143萬元增長3.5%。金融機構完成市鄉一級法人核算機制和市鄉計算機聯網。全年共完成存款1400萬元,發放支農貸款1350萬元,為全鄉“三農”提供資金支持。

基礎建設

2006年,繼哀牢山四級過境公路全線通車,中山至西舍路段主幹公路從大多依樹至西舍路62千米的公路擴建工程已完工並投入使用後,藉助水電開發的機遇,完成新華至營盤山,營盤山至朵苴等鄉村公路改造,進一步提高鄉村公路的等級和改善了路面狀況,全鄉境內通公路里程增加,交通狀況得到改善。炒豆丫口35千伏變電站已竣工,全鄉通電率達90%以上。
順利實施全鄉程控電話工程,全鄉程控電話網已覆蓋11個村委會,固定電話達1000餘部;行動電話超過2000餘部,寬頻用戶達21戶。

教科文衛

繼續鞏固“兩基”和“普實”成果,狠抓入學率和鞏固率,中學入學率達100%,國小入學率達100%。全鄉有1所中學,有專任教師54人,17個教學班,國中在校生929人;11所完全國小,有國小專任教師96人,11個教學點,70個教學班,國小在校生1629人;全鄉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鞏固率達100%,國中鞏固率達99.78%。有民辦幼稚園1個,教職工5人,在校學生60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特色教育,努力探索以基地帶動勤工儉學和補助特困學生的辦學路子,2006年高中上線46人。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完成保甸完小教學樓建設和清水河完小整體搬遷工程。以“農村綜合實踐班”為突破口的特色教育(勤工儉學)順利開展,2006年特色教育收入1.5萬元。
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和機制,抓好實用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全年舉辦良種推廣、旱育秧技術、烤菸栽培、蠶桑種養管理、畜牧業疫病防治等綜合科技培訓67場(次),參培人數8000多人次,以會代訓2000人次,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率達98%。全年開設農函大3班,學員150名。
加大對民族文化的挖掘,第一家農村文化室已建成竣工。鄉機關和附近農村閉路電視收視頻道達23個,“村村通有線電視”工程正在組織實施。地面衛星接收站普及率提高,全鄉電視收視覆蓋率達80%。全鄉有業餘演出隊2支,民族歌舞隊1支,全年組織文藝演出6場,民族歌舞6場,傳統體育比賽(磨擔秋、陀螺等)24場次。徵集民歌5首,民間故事、傳說6個,民族音樂、文物均上報傳習所。
深化醫療衛生改革,以防疫、婦保、初保為重點,按照“中西醫並重”的方針,開展防病治病工作。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全鄉參合人數達1.48萬人。2006年,全鄉有衛生院1個,衛生技術人員37人,醫療病床48張(每千人占有床位2.5張),業務收入79萬元;有村級衛生室11個,鄉村醫生20人;有私人診所2家,個體行醫者2人;共接門診病人1.1萬餘人次。強化免疫服苗率達100%,全年完成業務收入65萬元(其中醫療收入19萬元,藥品收入46萬元)。

社會生活

計畫生育鞏固“三為主”推進“三結合”,加強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認真落實計畫生育“獎優免補”政策。獨生子女戶累計達295戶,兌現“獎優免補”資金8.79萬元。全年出生22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4‰。
全年共發放救濟糧30000千克,發放優撫金1.74萬元,發放臨時救濟金9960元。寒衣寒被87床,救濟五保戶38人、特困戶420人,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40對。有敬老院1個,集中供養五保老人13人。
組織實施安樂甸下村和龍崗五家村整村推進工程,抓好第一批小額信貸回收工作,清收小額信貸欠款1.61萬元。開展黨員幹部結隊扶貧工作,全年捐資8350元購買化肥3.2噸,良種400千克。
全年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1726人,勞務輸出收入達351萬元;完善社會保險參保人員檔案和資料庫,確保農民民眾利益,共辦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