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西胡村是沿運永路的一個小村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土地面積1540畝,耕地面積1340畝,自然條件較差,南靠條山,北依硝池灘,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靠糧、棉和外出打工。
西胡村由三個居民組形成一個大家庭,全村268戶,人口1021人,全村主要勞動力400餘人,全村黨員30人。多年來,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倡導下,村民素質有了明顯改觀,從黨中央十六大以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動力,堅持科學發展觀,服務村民為理念,紮實開展工作,2007年占地13畝,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校址適中的中心西胡國小落成。2008年支村兩委辦公室落成,設有辦公桌、會議室、計生辦、圖書室,北邊是各種花叢異草和名貴風景樹,並沒有多種健身器材,一個漂亮的一個文化娛樂場所呈現在全體村民面前。2009年,在人大的幫扶下,對大東路拓寬改造,5月上旬全面完成了長460米,寬10米,面積2800平方米的幫建路建設任務,給我們村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營造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村容村貌得到改觀,主要巷道硬化,兩旁樹成蔭,設立四個垃圾池,基本滿足村民倒垃圾的需要。
2010年兩委班子,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紅薯產業,紅薯粉條現成為村民的主導產業,農業水利設施基本解決,農民收入水平每人均3800餘元。
村名由來
東胡村原名湖村,與西胡村、小胡村原是一個村,是古時的鹽湖湖底,地勢低洼,若遇山洪,地水上漲,便是一片汪洋。相傳明朝中期,洪水沖毀了湖村村莊,有一李姓人氏遷居東邊定居點,故名“東湖”,後人因懼怕水勢,為避凶趨吉,所以將湖字的三點水去掉,改名“東胡”,西邊的便是西胡村,另有一崔姓人家搬到今小胡村這裡,便有了小胡村。
西胡村組織機構、人員分工
| | | |
組織機構 | 姓名 | 職務 | 分工 |
黨支部 | 張金蛋 | 書記 | 負責村兩委全面工作 |
張愛國 | 副書記 | 組織、紀檢 |
楊躍斌 | 副書記 | 民調、文教 |
紀檢監督小組 | 張愛國 | 組長 | 分管紀檢、農廉工作 |
張種德 | 成員 | 協助紀檢監督 |
張小保 | 成員 | 協助紀檢監督 |
村委會 | 張起家 | 村委副主任 | 負責村委工作兼會計 |
楊燕 | 委員 | 協助村委工作、計生 |
監督委員會 | 張金錄 | 主任 | 監督村委工作 |
張小保 | 成員 | 協助監督村兩委工作 |
張文長 | 成員 | 協助監督村兩委工作 |
民主理財小組 | 張明珠 | 組長 | 審核村財務 |
張旺蘭 | 成員 | 審核村財務 |
張種德 | 成員 | 審核村財務 |
民事調解小組 | 張小保 | 組長 | 調解村民糾紛矛盾 |
張種德 | 成員 | 協助調解村民矛盾 |
張文長 | 成員 | 協助調解村民矛盾 |
農廉網查詢室 | 張金蛋 | 工作人員 | 負責村農廉查詢工作 |
張起家 | 工作人員 | 負責村農廉查詢工作 |
西胡村支村委屆內任期目標
黨支部:
一、堅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顧全大局、令行禁止。
二、認真開展好支部日常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定在基層的正確貫徹、有力執行。
三、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對徵收掃尾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污染糾紛向民眾做正面的思想工作,確保本村的穩定。
四、全面搞好黨的建設工作,確保支部的先進性。加強對村委會的領導,對村級行政事務的管理和監督,對村級財務實行監批。
五、注重班子隊伍建設,支村兩委成員間相互了解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情況,抓好內部團結,加強班子整體活躍和戰鬥力。
六、圍繞黨建抓經濟,抓好經濟促發展,研究決策本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多方面、多渠道想辦法,進一步改善制約我村經濟發展的因素。
七、牢記宗旨,肩負責任,配合鄉黨委,搞好本村民眾工作,熱情接待來訪民眾,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處理並消除人民民眾的矛盾,將矛盾消化在基層,爭取在民眾工作方面上新台階。
八、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帶頭嚴格執行個人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領導黨員幹部自覺參加廉政教育,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做求真務實,改進作風的表率。
村委會:
一、社會經濟發展:
擴大紅薯種植面積200畝,在村南鑽井一眼,擴澆耕地面積,繼續推進養殖業發展,到2014年養殖規模達到圈養羊1000隻、雞8000隻、豬100頭。
二、公益事業:
1、硬化各條巷道,力爭三年內完成100%。
2、建設連片五村高標準國小幼稚園。
3、繼續辦好圖書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和經濟發展。
三、富民方面:
1、做大手工紅薯粉條產業。
2、按鄉政府的思路和部署引導村民走泉水蓮菜的富民道路。
3、栽植優質核桃200畝。
4、核桃產業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四、民生方面:
1、硬化2.5以上的巷道1000米,做到見縫插綠,達到淨化、綠化和亮化。
2、整治1—3居民組的田間道路400米,給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便利。
3、組織專業衛生人員清理垃圾,建立衛生長效機制,保持巷道長年衛生。
五、精神文化建設:
1、加強遠程教宣傳,提高黨員素質。
2、完善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減輕村民負擔。
3、定期放映優秀電影,活躍民眾文化生活。
六、廉政方面:
1、嚴格實施“四議兩公開”,做到村務、財務、政務公開,保證村民知情權。
2、利用陽光農廉網,及時公開有關信息。
3、嚴格依照區委、區政府《村級幹部八項制度》,規範村幹部施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