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鼓是1990年出土於雲南廣南阿章寨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鼓
- 創作年代:西漢
- 分類:鼓
- 來源:1990年雲南廣南阿章寨出土
- 規格: 高48厘米,面徑68厘米
- 館藏地點:雲南省博物館
西漢鼓是1990年出土於雲南廣南阿章寨的文物。
西漢鼓是1990年出土於雲南廣南阿章寨的文物。作品鑑賞鼓面正中飾十四光芒太陽紋。其外五暈,由點紋,圓渦紋及三角形齒紋組成。胴部六暈,船紋四組。腰部六暈,第一暈最寬,由齒紋及方格紋組成條帶縱分為十四格,紋飾以戴羽冠者和牛紋...
時代:西漢 來源:1972年出土於 廣西西林縣普馱糧站 收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文物介紹 入土時胸腰已截開。鼓面中心太陽紋十六芒,芒間飾斜線三角紋;十三暈,第二、三、四暈飾勾連點紋帶,第五暈飾勾連雲紋,第六暈素麵,第七暈為主紋飾二十隻翔鷺,第八至第十三暈飾勾連點紋、鋸齒紋和勾連圓圈紋。胸...
西漢牛紋銅鼓 西漢牛紋銅鼓是西漢的文物 。
西漢四舞俑銅鼓27.2厘米。鼓面正中為一無芒角的圓餅,周沿凸起,通體無紋飾。鼓胴、腰間有四個扁平繩紋耳。鼓腰部鎏金,多已脫落。鼓面沿邊插飾4個舞俑,服飾、舞姿各異。其中兩個頭蓄尖形髮髻,耳佩大圓環,頸部戴多層項鍊,臂上戴鐲,腹部佩戴圓形扣飾,左側佩劍,劍帶搭於右肩,身著短袖長衣,衣角開叉,...
時代:西漢 來源: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 收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文物介紹 鼓面中心為太陽紋,十二芒,芒外七暈圈,主暈為銜魚翔鷺紋,其餘飾櫛紋、勾連雷紋和鋸齒紋。鼓身九暈圈,飾鋸齒紋、圓圈紋、羽人划船紋和羽人舞蹈紋。鼓胸為六組羽人划船紋,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
西漢晚期五銖線紋鼓 西漢晚期五銖線紋鼓是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 西漢晚期 五銖線紋鼓 說明: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高57.2厘米,直徑90厘米 西漢晚期。1954年廣西岑溪出土,鼓面飾六個立體青蛙,中心有太陽紋十二芒,鼓面及周身用五銖錢作裝飾。
此展品為西漢時代文物,該鼓胴部突出,腰部內收,足外撇呈喇叭狀,胴部與腰部之間附半環小扁耳兩對,鼓身系二道合范澆制而成,鼓面正中為十二道芒體(太陽紋),芒間飾直線紋,光體以外飾兩周弦紋間以一周短斜紋,胴部飾兩周弦紋間以一周短斜紋。腰部均飾八組縱向弦紋並間以葉脈紋,近足飾兩周弦紋...
4厘米 西漢早期。1976年廣西貴縣羅泊灣出土,鼓面小於胸徑,束腰,胸腰間設辮紋小扁耳兩對。鼓面共十二暈,太陽紋十二芒,第二至四暈為點紋夾同心圓紋,第五暈為變體勾連雷紋,第七暈為翔鷺銜魚圖,第八至十二暈和胸上腰下均為點紋,鋸齒夾同心圓紋。胸部飾六船,有人和動物圖案。足刻“百甘斤”銘。
時代:西漢 來源: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 收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文物介紹 鼓面小於鼓胸,胸部膨大凸出,腰部收縮為圓柱形,足部擴張,大於腰,四隻扁耳等距離地跨附於胸腰之間。鼓面飾十芒太陽紋、斜線紋和櫛紋;胸上部和腰下部飾櫛紋;胸下部飾兩組裸體羽人划船紋;腰上部由豎...
西漢中山內府銅锺是西漢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北博物院。文物特徵 尺寸:口徑18厘米 圈足徑19.5厘米 高45.3厘米出土地:河北滿城陵山一號漢墓 小口微外侈,鼓腹,圈足,上腹部有鋪首銜環一對,無蓋。口沿、肩、腹下部各有凸起寬頻紋一道。肩部寬頻上刻銘文四行17字,說明是中山王36年製造。漢中山國,景帝...
銅鼓在歷史上曾零星地出土過,但第1次有計畫、有組織地大規模發掘,是1955年5月由雲南省博物館對晉寧縣石寨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出土器物表明是西漢時期。漢代魚紋銅鼓 銅鼓是以泥或石做成泥模或石范,將合金銅液澆注 其中,鑄造而成,上端為鼓面,下端是空虛的鼓身。它 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①鼓面,為一大平展正圓...
此鼓出土於西漢時期嶺南越人聚住區,鑄造精細,紋飾精美,是漢代少數民族文物中的傑作。鼓足部刻有“百廿斤”銘文,可知當時漢文化已深 入嶺南越人地區。起源 銅鼓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雲南,戰國後向四周傳播,曾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川、湖南等地少數民族中廣為流行。設計特點 高36.5厘米,面徑56.5厘米。
三騎士銅鼓 三騎士銅鼓,雲南江川李家山51號墓出土。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高46.2厘米,鼓面直徑39.7厘米 雲南江川李家山51號墓出土 銅鼓是古滇人的重要禮樂器,祭祀時敲響可告知神靈,召喚民眾,屬“國之重器”。鼓上有三個騎馬武士和牛一頭,騎馬武士顯然是滇人的戰神和保護神。
據發掘的大量銅鼓證明:商晚期、春秋中期、戰國早期、以至戰國晚期、西漢中、晚期、東漢初期、唐、宋、南宋至清末,歷代都有銅鼓的鑄造。它是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少數民族地區古代統治者作為權利與財產的象徵,也是祭祀、宴享、傳信及伴奏銅鼓舞的主要樂器,又是古代賞賜、進貢的重要禮器。至今仍有...
佤族有悠久的歷史,其先民早在西漢時已居住在雲南山區,但由於生產力低下,直到本世紀50年代初,許多地方仍從事刀耕火種式的粗放農業,人們崇信鬼神、萬物有靈的觀念極重,而且尚保存著“獵頭祭谷”等陋俗。他們把木鼓看作是神器,並具有多種的功能,因此,製造木鼓與木鼓舞的活動,是村寨中的重大事件,全村男女...
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晚期到12世紀的北宋時期。流行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和左江、右江、鬱江、黔江、潯江流域一帶。這種銅鼓形體瘦高、鼓體較大,花紋密集而趨於圖案化,飾有變形翔鷺、變形羽人和變形龍 舟紋,重要特徵是鼓面四周鑄有蛙飾和鳥獸、人物等立體造型,奇異多姿。是石寨山 型銅鼓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