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翔鷺紋銅鼓(1976年出土文物)

西漢翔鷺紋銅鼓(1976年出土文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展品為西漢時期的金屬器,鼓面中心為太陽紋,十二芒,芒外七暈圈,屬石寨山型銅鼓。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

基本信息

名稱:翔鷺紋銅鼓
尺寸:高36.8厘米,面徑56.4厘米,足徑67.5厘米
時代:西漢
來源:1976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

文物介紹

鼓面中心為太陽紋,十二芒,芒外七暈圈,主暈為銜魚翔鷺紋,其餘飾櫛紋、勾連雷紋和鋸齒紋。鼓身九暈圈,飾鋸齒紋、圓圈紋、羽人划船紋和羽人舞蹈紋。鼓胸為六組羽人划船紋,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體人,船頭下方有銜魚站立的鷺鷥或花身水鳥,水中有游魚。鼓腰飾八組羽人舞蹈紋,每組二至三人,頭戴羽飾,下身系展開的羽裙,兩臂外展,雙腿叉開作舞蹈狀。舞上空有銜魚的翔鷺。足部一側臥刻篆文“百廿斤”。銅鼓實測重30750克。
該鼓屬石寨山型銅鼓。銅鼓是西甌、駱越的重器,甌駱人不僅用作伴舞節樂,還曾把它作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銅鼓集冶煉、鑄造、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於一身,是南方古代民族特有的綜合藝術精品。銅鼓文化源遠流長,融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兩千餘年綿延不絕。直到今天,我們仍可在許多民族村寨領略到它的奇異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