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漢雲紋漆鼎
- 館藏地點: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東風路50號
- 所屬年代:漢
- 所屬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
- 所屬地區:湖南婁底
詳細信息,歷史淵源,驚奇發現,
詳細信息
盛食器。橢圓球形,分蓋和器身兩部分。蓋作球面形,器身鼓腹,底略呈圜形,有一對直耳。鼎底部朱書“二斗”兩字,表明該器物的容量。
歷史淵源
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的胎質主要有木胎和夾紵(zhù)胎兩種,另外還有少數竹胎。木胎的製法有輪旋、割削、剜鑿和卷制,不同器形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夾紵(zhù)胎是先用木頭或泥土製成器型,作為內模,然後用多層麻布或繒(zēng)帛附於內模上,逐層塗漆,乾實以後,去掉內模,便剩下夾紵(zhù)胎,稱為“脫胎法”。其中木胎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木胎又包括旋木胎、斫(zhuó)木胎和卷木胎。這件雲紋漆鼎的器腹內留有明顯的旋削痕跡,應採用的是旋木胎。
驚奇發現
最令人驚奇的是當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一號墓雲紋漆鼎時,竟然發現鼎內盛放有湯和蓮藕片,並且浸泡在湯中二千一百多年的蓮藕片仍清晰可辨。更使人不解的是:鼎中的藕片隨著搬動次數和暴露於空氣中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地減少,等運回到博物館再看時,藕片竟然全部神奇般地消失了。這藕片為什麼放在水中浸泡了二千一百多年都未腐爛,而出土後卻又迅速消失了呢?據有關專家解釋,出土時仍清晰可見的藕片,其實其內部纖維早已腐溶,僅存一完整的外形而已,出土後遇空氣氧化作用,加上在起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震盪,藕片就會迅速溶解於水了。這一現象說明:長沙地區二千多年以來,很少發生過大的地震。否則,如若經常發生地震,間或還有大的地震發生,那么盛有藕片的鼎早已在槨室內覆翻,要么藕片早已溶解於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