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往事》講的內容主要是從秦朝到漢武帝這段時間據說發生過的事。這本書的整體布局是一篇說一個事、一篇講一個理。從經濟學角度讀歷史,像這樣既專業又幽默,的獨此一家。作者用經濟學作寶劍,解讀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讓眾多撲朔迷離的歷史謎案迎刃而解。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漢往事
-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201頁
- 開本:16開
- 品牌:河南文藝出版社
- 作者:王文劍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5826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西漢往事》由王文劍著,這是一本活潑講史的典範,更是剖析人性的利器,文字輕鬆但又不失凜冽的風格,微觀的視角和對細節的捕捉,更使這本書深具可讀性。本書在當下讀史圖書中如一匹令人側目的黑馬。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和歷來眾說紛紜的歷史謎局,在經濟學家老道毒辣的眼光下,得到最合理最靠譜的解說!
作者簡介
王文劍,經濟學博士,從事金融工作,河南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2010年起痴迷於歷史寫作,在《信息時報》等報紙開設專欄,以平民的視角探索史書背面的隱秘。在戲謔中探求嚴肅歷史的不為人熟知的側面
媒體推薦
準備穿越到漢朝去的文藝青年必讀此書,否則,漢朝的文盲會說你沒文化!
——著名歷史作家郭燦金
這顯然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漢朝史,文字輕鬆但又不失凜冽的風格,從當下大眾寫史千人一面的窠臼中突圍出來而自成一體。微觀的視角和對細節的捕捉,更使這本書深具可讀性,有意思的歷史不就是從這當中提煉出來的嗎?
——著名歷史作家魏風華
這本書是活潑講史的典範,更是剖析人性的利器。它幫我們透過漢朝看懂當代,讓我們發現自己身上原來一直散發著漢高祖與西楚霸王的氣息。
——著名歷史作家李開周
此書和尋常講漢史的書相比,有很大的優點,這就是作者是經濟學研究者。而歷史的走向常常被經濟所左右,相信這本書會讓讀者們感覺到耳目一新。
——著名歷史小說家史傑鵬
王文劍書寫的漢史提供了一種冷峻的幽默,讀本書最大的感覺是不累。我們從閱讀中得到的是一種對人生價值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思考角度,可能這是對當下最有衝擊的歷史讀本,它的背後有著作者對中國民族性的探索。
——文化記者盧小狼
——著名歷史作家郭燦金
這顯然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漢朝史,文字輕鬆但又不失凜冽的風格,從當下大眾寫史千人一面的窠臼中突圍出來而自成一體。微觀的視角和對細節的捕捉,更使這本書深具可讀性,有意思的歷史不就是從這當中提煉出來的嗎?
——著名歷史作家魏風華
這本書是活潑講史的典範,更是剖析人性的利器。它幫我們透過漢朝看懂當代,讓我們發現自己身上原來一直散發著漢高祖與西楚霸王的氣息。
——著名歷史作家李開周
此書和尋常講漢史的書相比,有很大的優點,這就是作者是經濟學研究者。而歷史的走向常常被經濟所左右,相信這本書會讓讀者們感覺到耳目一新。
——著名歷史小說家史傑鵬
王文劍書寫的漢史提供了一種冷峻的幽默,讀本書最大的感覺是不累。我們從閱讀中得到的是一種對人生價值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思考角度,可能這是對當下最有衝擊的歷史讀本,它的背後有著作者對中國民族性的探索。
——文化記者盧小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崩潰時代的活法
瞬間崩潰的大秦帝國探秘
大水工如何成就了秦國大業
胡服騎射其實是一種策略
殺人制度和缺德的二十級爵位
寡婦清和秦始皇的真實關係
黑夫和驚的一封幸福家書
江湖上有一種生物叫俠客
第二章 楚漢大決戰
大澤鄉起義是成功一半的騙局
他,是解讀中國歷史翻雲覆雨規律的密碼
劉邦和他的沛縣兄弟職場升遷記
春江水暖鴨先知:呂太公眼太毒
秦朝的造反事業有點離譜
其實,劉邦是個實在人
當皇帝有無數個理由,不是嗎?
將“混”進行到底的劉邦
一個成功的失敗者
那些年,我們一起投的降
一個俠士叫項伯
范增:一個失敗的天下設計師
防火防盜防辯士
叔孫通是一面照妖鏡
刎頸之交為何變成史書上的大笑話
不靠譜的“漢中對”成功忽悠了劉邦
韓信有怨氣,你懂的
王的盛宴熱氣騰騰
戲水分封動了誰的乳酪
楚河漢界上,兩種制度巔峰對決
垓下,英雄正在逃亡
第三章 西漢如何收拾爛攤子
劉邦的“二次革命”,讓千年臣子模仿美人哭
白馬之盟,讓皇帝成為皇帝
漢朝的“一國兩制”
封土建邦那些事兒
匈奴兄弟到底該來不該來呢
平城迷案:那個女人是戰爭的轉機?
劉邦與呂氏的生死較量
呂后想起了一生最後悔的事
第四章 文景時代:無為而治背後的利益集團
從緹縈救父看文帝德政的真相
寵臣鄧通那句致命的話
從經濟學角度看連坐制
讓人鬱悶的漢察舉
以孝治天下
大赦天下是需要底氣的
重農抑商的真相
第五章 漢武大帝的統治秘籍
酷吏是怎樣煉成的
漢武帝的斂財絕招
漢朝的“國進民退”
李廣難封:不得不說的理由
衛青的成功模式
天人三策:皇帝獨裁的好幫手
覆水難收:一個並不深刻的故事
推恩令:讓諸侯王自廢武功的絕招
輪台詔:一份被誤解的罪己詔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是發在《信息時報》上的專欄文章,講的內容主要是從秦朝到漢武帝這段時間據說發生過的事。這些事都來自《史記》或《漢書》,我只能保證這些事都是有記載的,但不能保證都是真實發生過的——畢竟我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看過原版史書的人都知道,史書也是人寫的,是人寫的東西都會被作者不自覺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觀念,觀念多了,真實歷史的信息就會變了味。我自不量力地想把在史書背面躲著的一些事挖掘出來,說直白點,就是抱著獵奇的心理,從和主流觀點不太一樣的角度,把史書中記載的一些故事再折騰一遍。我只能保證在文章里儘量能自圓其說,如果哪位高明的讀者發現,我其實把自己已經繞進去了,希望就不要太和我較真兒了。大家都知道,走鋼絲的最後掉下來,玩奇技淫巧的最後玩砸了,這都是極為平常的。既然能看出來我也玩砸了,您不要再跟我一樣,自己從中出來就是了。
那些看過我的文章的人,或者知道我在寫這些文章的人,經常問我,中國歷史這么長,你為啥要寫這段歷史?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也很困擾我。說實在的,在寫專欄之前,我對煌煌的漢朝和倒霉的秦朝,其實沒啥特殊的感覺。在十幾年前,非常隨便地寫過《孟姜女哭倒了男人世界》和《博浪沙》這兩篇文章,前者完全是模仿《南方周末》一篇布局精練、觀點突兀、文字“很跩”的文章寫出來的,後者則是純粹因為張良刺殺秦始皇的地方就在我的家鄉。我想,這是我寫這類內容的專欄,或者說是這本書的起點。不過,這兩篇文章都沒被收進本書,原因是,文章的文字和布局都太端架子,那時候,我只是一個不懂事的文藝青年,還不太會和大家話家常。
當然,有人說,“你想把中國歷史‘打通關’,既然這樣,肯定要雄心萬丈從頭越,所以拿秦漢開刀”(這位朋友說得不準確,如果想“打通關”的話,最起碼也應該拿春秋戰國開刀,我不好意思批駁他)。說實在的,被人忽悠多了,愛慕虛榮的我還真的動過這個心思,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從開始就立下了這么大的雄心壯志。後來仔細一想,這種事也就是拿去吹牛的時候(或是喝多的時候)說說罷了,真要拉開架勢,捋胳膊挽袖地去乾,還真要悠著點,以前吹過很多離奇的“牛”,可對這個事,我不敢瞎吹。一是自己真的沒這種才情;二是確實沒這基礎;三是一旦幹起來,看到中國歷史如此之長,史料如此之浩瀚無邊,真寫起來,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啊!我是個關注結果比過程更甚的人,能受得了漫漫長夜、編輯催稿的非人生活嗎?我沒這自信。
在這裡,我想老實交代的是,選擇秦漢這段歷史來寫專欄,完全是因為秦漢的史料少,必須看的史料不多,寫篇專欄文章不太費勁,僅此而已(如果以後還會往下寫,也完全是走哪兒算哪兒,不是蓄謀已久的結果)。即使漏了-底,我其實也不覺得有啥丟人的,畢竟我不是學歷史科班出身,是學經濟學的。我知道,在經濟學研究的圈子裡,如果比實力和能耐,按照現在的經濟學發展勢頭,一般是比誰的數學模型造得更奇特和更符合邏輯,比誰搞的理論能做到“一針紮下去,鮮血突突地往外冒”,如果道理說出來後,大家覺得很是那么回事,看樣子可能要“源遠流長”一陣子,那就更牛了。而我寫歷史方面的文字完全是因為自家的“自留地”不容易種好,不得不主動去幫別人耕田播種的。如果種出來的莊稼不好吃,大家別生氣,全怪別人家的地也不“給力”,我可是下勁了,也是拿做經濟學論文的勁頭和套路來寫這些專欄的——為寫每篇文章,我看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經典名著,對主流觀點也提煉過了,那是相當費勁的。
在這本書里,我講的事大家都不太陌生,稍微有點閒心關注一下歷史的人,或者在中學歷史能考70分以上的,一般都可以拿著這本書很順溜地看下去。如果大家還在茶餘飯後看過高希希導演的《楚漢傳奇》和陳家林導演的《楚漢爭雄》,以及數不勝數的講述秦漢歷史的影視劇,大家再看這本書,就更沒啥障礙了。當然,有時候,我為了顯示自己比較博學,也有意地賣弄了一些生僻的名詞或觀點,這完全是為了提升本書的品位所需。我認為,這么做雖是故意,但尚可原諒。
我寫這段歷史還有一些體會需要和大家分享,第一,讀歷史真沒啥實際用途。讀史書和讀管理、財經方面的書最大區別是,讀史對吃喝穿住的好處在短期內不太明顯,也不能立竿見影地增長自己的發財能力。而史書中所涉及的管理知識,因為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史書的語言太過拗口,講述的事也太繁雜,想從中領悟出一些有實際用途的管理知識,還真不容易。即使好不容易悟出一些東西,還很可能因為掌握的史料不全面,得出的結論不對路一讀史書、用史書的前輩們經常犯刻舟求劍的低級錯誤,一旦把這些領悟出的東西用於實踐,很容易讓人掉到溝里,後果還是相當恐怖的。這么看,對於喜歡直奔主題、直來直去的讀者而言,想靠讀史這條路徑迅速增強自身的社會競爭力,我覺得,可能會讓大家很著急、很失望。第二,讀歷史有助於提升自信心。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你如果能認真地細讀劉邦這類大人物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再遇到以前以為是天塌下來的大事,很容易覺得,“這事沒啥大不了的”。道理很簡單,一想到,“像劉邦這些事業成功的前輩,電遇到過很多讓人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的難事,和他們相比,我們遇到的這點破事,就根本不好意思和別人說了”,本著“見賢思齊”的傳統美德,出於“見到不如自己的,心理就平衡了”的基本人性,大家自然會鼓起和讓人糟心的命運抗爭到底的勇氣。第三,讀史有助於“顯擺”。大部分人都希望別人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和未卜先知,某人一旦讀史多了,肚子裡的存貨就多,如果他的嘴巴卜能“跑火車”,在人前滔滔不絕地把這些東西傾瀉而出,必然會雷倒一大片人,那些受“重傷”的肯定會用崇拜的眼光長久地注視著他(她),其中很可能包括和他(她)能幸福地度過“七年之癢”的未來伴侶。不過,我很少和別人說歷史故事,不是不想說,也不是不在乎崇拜的眼神,而是實踐表明,我的嘴確實“跑不上火車”,還需要勤加練習。
不過,這本書在本質上也可以說是我“在鍵盤上跑火車”的產物。與在嘴上“跑火車”的產物不一樣的是,我有時間對這些文字做很多遍的修改(雖然對個別地方已經改來改去了,達到了,讓自己犯噁心的程度,但最後的樣子還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德行)。改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語言儘量通順。這么做希望能對得起在捷運、在廁所、在床上和在凳子上看文章解悶的讀者,大家都很忙,不想給大家在百忙之中添堵。二是更加清晰地闡述“歷史人物為啥要這么做而不那么做”的原因。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我的努力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想到此,我的心臟難免七上八下亂跳,想按也按不住,滿手出汗,已經達到可以不用去洗手,手也能幹淨到煞白沒血色的程度了。
這本書的整體布局是一篇說一個事、一篇講一個理,很適合大家在沒正事乾的時候看,如果你也感到看著不太累,是在不知不覺中看完的,沒感到占用很多時間,覺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這其實是很合我意的。我真不好意思讓大家用大塊時間看這本書,現在我還沒這樣的底氣——我只能爭取以後有。
是為序。
王文劍
二○—三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