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溝鄉(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鄉)

西溝鄉(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鄉)

西溝鄉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境西部。距縣城23km,北部與巴州鎮相鄰。面積117.01平方千米,人口21854人(2017)。轄涼坪、官地、大灘、南垣、三方等18個村委會。2001年撤銷本縣西溝鄉、東溝鄉,合併設西溝鄉。2015年以來西溝鄉全面進入“撤鄉建鎮”工作中。境內景點有野花寶山、天井峽、東溝瀑布、西溝水庫等自然奇觀。西溝原始森林東西長11km,南北寬8km,面積達100000多畝,是青海最大的天然林區之一。美麗的自然景區造就了很多珍貴的藥草、珍稀動物,名貴的飛禽等。盛夏這裡是西寧、蘭州兩大省會之間居民的避暑勝地。天井峽出口有清朝康熙題詞“慈雲殿”的藏傳佛教寺院一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溝鄉
  • 外文名稱:Xi Gouxiang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涼坪、官地等
  • 政府駐地:官地
  • 電話區號:0972
  • 郵政區碼:810800
  • 地理位置:民和西部
  • 面積:117.01平方千米 
  • 人口:21854人(2017) 
  • 著名景點:野花寶山、東溝瀑布等
  • 火車站:民和南站
  • 車牌代碼:青B
簡介,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旅遊資源,

簡介

位於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面積117.01平方千米。人口21854人(2017)。轄南垣、官地、馬家河、三方、腰峴、涼坪、大灘等18個村委會。

建制沿革

建縣前為碾伯縣轄西溝堡、東溝堡,民和建縣後設西溝鄉、東溝鄉,1958年併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設西溝公社、東溝公社,1984年改西溝鄉、東溝鄉。1996年,西溝鄉面積72.5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其中回族占69.5%,轄南垣、官地、馬家河、三方、腰峴、涼坪、大灘7個行政村;東溝鄉面積52.3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以漢族為多,回族占總人口的23.5%,轄復興、樊家灘、才豐溝、西巷、山莊、紅崖子、麻地溝、南方莊、張家莊、瓦窯、塔先11個行政村。
西溝鄉的農業園西溝鄉的農業園
2001年,撤銷東溝鄉,併入西溝鄉,鄉政府駐官地。(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覆)

行政區劃

轄南垣、官地、馬家河、三方、要先、涼坪、大灘、復興、樊家灘、才豐溝、西巷、山莊、紅崖子、麻地溝、南山莊、張家莊、瓦窯溝、塔先1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於縣境西部。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官地,距縣城25千米。地處湟水谷地南側溝谷地、山地,巴州河縱穿鄉境。境內有國營西溝林場,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多種野生動植物。

旅遊資源

能仁寺建於明洪武年間,每隔20至30年舉行一次刀山會。景點有東溝瀑布、野花寶山。
每年端午、農曆5月25日、六月六“花兒會”更是聞名省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