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全書:西湖地名

西湖全書:西湖地名

杭州出版社出版的關於杭州西湖文化特色的百科全書之一,主要介紹了西湖相關名稱的歷史和典故。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湖全書:西湖地名
  • 出版社:杭州
  • 頁數:192頁
  • ISBN:7806337792
  • 作者:謝前明
  •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 開本:0開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前言
一、西湖地名概述
西湖地名的發展歷程
六朝以前的西湖地名
隋、唐時期的西湖地名
五代吳越國時期的西湖地名
兩宋時期的西湖地名
元、明、清時期的西湖地名
民國時期的西湖地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西湖地名
西湖地名的特點——人文精神的豐厚積澱
多姿多彩的泉水名
千姿百態的群山名
二、西湖的正名和別名
西湖風月感白、蘇——“西湖”一名的由來
名目繁多的西湖別名
海灣變湖巧天成
明聖之瑞號“涌金”
三、西湖的山名
西湖最古老的山名——武林山
靈隱山名之謎
武林、靈隱兩山指位作用的演變
歷史悠久的地名——吳山
極具盛譽的山名——鳳凰山
一個內涵豐富的山名——玉皇山
具有神話色彩的山名——飛來峰
天竺山名的派生
四、西湖的水名
五分湖面各有名——西湖的外湖、北里湖、岳湖、
西里湖、小南湖
西湖的泉名
南嶽甘泉注武林
龍井問茶訪龍泓
湛湛玉泉觀魚躍
淵泉百道有雅名——九溪十八澗、金沙澗及其他
西湖的港灣名稱
眼花繚亂的西湖池潭名稱
五、西湖的景名
“西湖十景”名稱的由來
元代“錢塘十景”景名的產生
清代杭州、西湖的景目名稱
“新西湖十景”景名的形成
西湖景名的命名方法
六、西湖的路名
南山路的古往今來
萬松嶺上千重翠
北山路的時空記憶
北山路名的沿革
大石頭之謎
點石成金名流傳
湖濱路的風雨滄桑——尋覓湖畔老地名
巍巍古風錢塘門
慶春路的往事
南宋鬧市官巷口
七、西湖的堤名
白堤是以白居易的姓氏命名的嗎
蘇堤——一條為紀念先賢而命名的堤
楊公堤的復甦
鮮為人知的堤名——趙公堤和金沙堤
八、西湖的橋名
斷橋
西泠橋
長橋
白樂橋
錦帶橋
洪春橋
九、西湖的塔名
亭亭玉立保淑塔
神奇傳說雷峰塔
佛緣造化六和塔
潮漲潮落看白塔
十、西湖的洞名
滄海浮螺石屋洞
天然琴聲水樂洞
玉乳斜陽煙霞洞
千人洞
紫雲洞
黃龍洞
十一、西湖地名花絮
從“錢唐”到“錢塘”
滿隴桂雨飄金粟
“子孫繁多”的東山弄
松木場的“前世今生”
風行一時的地名——旗下營
一個見證杭州城市發展的老地名——井亭橋
春風到此柳如金——“涌金”一名的發源與延伸
小地名“荷花池頭”的文化內涵
湖西“三步(埠)”睹變遷
一個帶有濃濃古都遺風的街名——河坊街
一個“且留下”的地方——西溪

文摘

書摘
西子湖,是西湖的雅稱,源自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
宜”之句。
蘇堤,也名蘇公堤,北宋元佑四年(1089)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
時而築,後人為紀念蘇軾功績而名之。蘇堤六橋,俗稱外六橋。由南而北,
分別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束浦橋(即今東浦橋)、跨虹橋。
蘇堤景點:柏堂、竹閣、四照閣、巢居閣。
此外,還有林處士廬、六一泉(在孤山)、泌雪泉、參寥泉(先在孤山後
遷北山)、寒泉(與水仙廟相對)、石屏風、巾子峰(又名獅子峰,在寶石山麓
)、介亭(鳳凰山下)、大小麥嶺(西湖西南,三台山北)、豐樂樓(亦稱眾樂亭
、聳翠樓)、圓照井(淨慈寺內)、蓮花洞(淨慈寺後)、佛手岩、落石岩、象
鼻岩、聯峰(均在煙霞洞)、風篁嶺(在龍井)、靈化洞(在郊台天真院)、浮山
(古稱浮嶼、包山,原在江中)、登雲洞(在郊台天真院)等。

高宗建炎三年(1129),宋室南渡,升杭州為臨安府。南宋紹興八年(1138)正
式定都杭州,從此杭州成為一朝帝都,歷時一百三十餘年。
南宋定都杭州後,大興土木,修建皇宮,擴建城池,商貿繁榮,人丁興
旺,使杭州一躍成為南宋第一州,世界第一大都會,“最美麗華貴的天城”
,城內及西湖地名猛增,至今杭城許多街巷名稱,都源自這一時期。南宋時
,每年對西湖進行浚治,沿湖建造大量亭台樓閣、寺廟精舍。西湖綠水黛山
之間,形成“一色樓台三十里”的景觀,御園、王府、大小園囿不計其數,
西湖成為名副其實的“游觀勝地”。南宋時,記載杭州的史料和西湖地名的
史籍比較多。以下所錄的地名中,有的可能是前朝已出現,但南宋前地方史
籍較少,這些地名始於什麼年代很難分清,具體位置有的也不詳實,有待今
後進一步考證。
南宋首創西湖十景,名為:蘇堤春曉、兩峰插雲、柳浪聞鶯、花港觀魚
、曲院荷風、平湖秋月、南屏晚鐘、三潭印月、雷峰落照、斷橋殘雪。
西湖周邊的山嶺名主要有:玉岑山(西湖西南緣,青龍山北面)、延壽山
、龍華山、靈石山(茅家埠西南,又名積慶山、靈石塢)、金鐘峰、寶稷山(
巨石山下)、西觀音山(錢塘門外)、七寶山(三茅觀之址)、峨嵋山(吳山)、
石佛山(胥山坡下)、瑞石山(又名紫陽山,吳山南)、金地山(城隍廟南)、寶
蓮山(吳山之北)、寶月山(胥山西坡)、草場山(峨嵋山側)、寶山(在吳山,
西接淺山)、清平山(又名青平山,吳山南)、竹園山(吳山北)、狗兒山(清波
門內)、虎林山(東太乙宮內)、包山(冷水峪上)、龍山(又名臥龍山、華龍山
,今玉皇山)、馬鞍山(今名天馬山,西湖西南,五雲山東偏北)、曇山(豬娘
山西南)、靈茅山(九里松)、仙居山(九里松)、雙檜峰、白雲峰、乳竇峰、
女兒山(又名玉女岩,在靈隱山南)、龍井山、雲棲山(又名雲棲塢,五雲山
西)、諸塢山(范村)、粟山(錢塘界)、巾子峰(又名獅子峰,在寶石山麓)、
大佛石山(寶石山南)、南屏山(西湖南)、雷峰山(西湖南淨寺前)、慧日峰(
南屏山)、雞籠山(龍井風篁嶺側)、赤山(西湖南赤山埠)、鴉雞峰(又名丫鬟
峰,在西山)、卓筆峰(無垢院內)、花家山(又名蛇山,大麥嶺後)、仙姑山(
履泰山側,又名東山)、秦亭山(老和山西南)、石壁山(王家橋試院後)、候
仙山(王家橋試院後)、道人山、履泰山(葛嶺西)、八蟠嶺(大內後)、鐵冶嶺
(雲居山下)、紫坊嶺(雲居山下)、駱駝嶺(三茅觀)、灌肺嶺(清河坊北)、狗
兒嶺(教睦坊內)、分金嶺(錢塘舊治西)、狗頭嶺(舊治北)、梯子嶺(方家峪
南)、五子嶺(龍山北)、白塔嶺(西湖南)、徐村嶺(定山北鄉內)、姜擦子嶺(
定山北鄉內)、牛馬頭嶺(定山北鄉內)、牌山嶺(定山南鄉內)、五雲山嶺(雲
棲山側)、馬場嶺(與麥嶺對峙)、駝嶙嶺(又名駝苑嶺,九里松東)、胭脂嶺(
曲院西)、石人嶺(又名馮公嶺,靈隱寺西)、大青嶺(石人嶺側)、郎當嶺(西
湖西南,接五雲山)、黃泥嶺(洪春橋南,茅家埠北)、楊梅嶺(在南山,近瑞
峰)、茶坊嶺、歌樵嶺(在茲山)、棲霞嶺(又名劍門嶺,西湖北)。
西湖群山中主要的洞壑有:城內有三洞:金星洞,在鳳凰山介亭下;羅
漢洞已廢,地名仍存;青衣洞,在三茅觀後。城外有洞17處:南高峰下有煙
霞洞、水樂洞、石屋洞;楊村壇山有風水洞;飛來峰有呼猿、龍泓、青林、
射旭、玉乳諸洞;棲霞嶺有紫雲、煙霞、金鼓、黃龍諸洞。
西湖周圍主要的井、泉、溪、澗有:天井(天井巷)、沈婆井(萬松嶺上)
、郭公井(鐵冶嶺北)、郭兒井(青平山側)、白鱔井(金地山)、鰻井(青沙灣)
、上八眼井(寶月山下)、下八眼井(秘書省對面)、大眼井(後市街)、甜瓜井
(六部前)、沙井(六和塔南)、龜兒井(西溪)、方井(西溪)、四眼井(淨慈寺
前)、烹茗井(武林山)、惠利井(清湖)、相公井(鐵冶嶺)、鑷子井(涌金門)
、金沙井(孤山)、觀音井(楊村路上);真珠泉(大慈崇教院)、靈泉(壽星寺
前)、蕭公泉(靈隱寺後)、歲寒泉(龍井山崇因院)、法華泉(南山滿覺寺)、
潁川泉(南宮峰)、觀音泉(法通、傳燈、真如寺均有此泉名)、噴月泉(南山
晴竹園)、定光泉(西山長耳法相院)、白沙泉(靈隱寺西)、僕夫泉(孤山)、
大悲泉(上天竺)、茯苓泉(靈隱寺後)、湧泉(霍山行宮清心院)、持正泉(六
和開化寺)、瑞石泉(瑞石山下)、井亭青衣泉(太廟後三茅觀側)、武安泉(皇
城司營)、涌金池(豐豫門內)、聖母池(吳山中興觀側)、白龜池(錢塘門裡沿
城)、南金牛池(已廢)、仁和倉池(倉南)、明清池(大理寺議廳)、白洋池(梅
家橋南)、鴻雁池(龍山北)、龍母池(錢糧司嶺)、金魚池(開化寺後)、放生
亭池(西湖德生堂);靈隱浦(靈隱山南)、合澗(靈隱、天竺之間)、十八澗(
龍井山西)、石門澗(靈隱山)、金沙澗(靈隱寺至曲院入西湖)、呼猿澗(靈隱
山呼猿洞)、西溪(過石人嶺)。
西湖四周主要的勝跡(含寺、廟、院、觀)有:南山路自豐樂樓往南至煙
霞、石屋上,也含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麥嶺,約有169處。主要有:豐樂
樓、湖堂、呂洞賓祠、靈芝崇福寺(錢王故苑)、顯應觀、聚景園、長橋、妙
淨院、寶德寺、真珠園、南園、雷峰顯嚴院、普寧寺、上清官、雲濤觀、淨
相院、甘園、淨慈報恩光孝禪寺、山南照慶院、惠照寺、南屏御園、南屏興
教寺、廣法院、法因院、寶林院、修吉寺、正濟寺、法雨寺、高麗寺、惠因
橋、廣果寺、開化尼寺、六通慈德院、法興院、保福院、長耳法相院、定光
庵、永慶院、延長真如院、淨梵院、崇教院、石屋洞、水樂洞、滿覺院、石
佛接待庵、煙霞洞、歸雲庵、關真人道院、小龍井、南高峰塔、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崇真道院、廣教院、褒親崇壽寺、西蓮瑞相院、地藏尼寺、慈光
尼寺、寶藏院、寧清廣福院、廣嚴院、廣恩院、淨教院、安福禪院、水月寺
、華津洞、西林法惠院、淨明院、天華寺、感業寺、勝相院、大通院、天真
院、下石龍淨勝院、上石龍永壽院、道林院、大慈寺、錢王墳、聖果寺、真
覺寺、法雲寺、小楊寺、香嚴寺、旌德顯慶教寺、南山禪關、梅坡園、靈隱
觀、太清宮、松庵、崇報顯慶院、冰壑書堂、贊寧塔、崇因報德院、淨林廣
福院、無垢寺、崇恩演福教寺、白蓮院、法空寺、南資聖院、龍井延恩衍慶
寺、淨安院、盧園、崇真宮、南高峰塔(榮園禪寺)。
西湖三堤勝跡有:蘇公堤除北宋建的六橋外還有旌德觀、先賢堂、湖山
堂、三賢堂、施水庵、雪江書堂、新水仙王廟、崇真道院、松窗等景點。湮
廢的有:柏堂、竹閣、四照閣、巢居閣、林處士廬、小新堤(亦名趙公堤,
自北新路第二橋至曲院),有履泰將軍廟、楊園、永寧崇福院、裴園、喬園
、史園、資國院等景點。
孤山路有:四聖延祥觀、小蓬萊閣、瀛嶼堂、金沙井、六一泉、西太乙
宮、林和靖墓、瑪瑙坡、隋朝柏、四百堂等。
P16-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