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西洋參黑斑病病原為人參鏈格孢(學名:
Alternaria panax Whetz.),屬
半知菌亞門、
鏈格孢屬真菌。
分生孢子梗束生,一般2-16根不分枝,褐色,頂端色淺,基部細胞略大;分生孢子梗正直或生1個膝狀節,具隔膜15個,大小(16-64)微米×(3-5)微米。
分生孢子黃褐色,倒棍棒形,單生或2-3個串生;嘴喙略短或長,色淺,不分枝,孢身至嘴喙逐漸變細,孢身具橫隔膜3-15個,縱隔膜0-9個,隔膜處稍縊縮,大小(32-96)微米×(12-14)微米;嘴喙具橫隔膜0-3個,大小(6-74)微米×(3-5)微米。
病菌生長發育適溫25℃,最高30℃,最低10℃,在18-22℃條件下,分生孢子在水中經4小時即萌發。平均氣溫15℃,相對濕度76%,潛育期7-10天;7月中旬-8月下旬,田間潛育期5-7天。
為害症狀
西洋參黑斑病主要侵染西洋參的葉片、莖稈、果實和根。葉片染病後多數產生圓形或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的暗褐色病斑,周圍具有銹褐色輪紋狀寬邊,呈水漬狀,病斑乾燥後易破裂,遇陰雨天氣病斑會迅速擴展,數個病斑連成一片,致葉片枯萎脫落。莖稈染病後生橢圓形黃褐色病斑,逐漸向上下擴展,病斑中部隨之凹陷變黑,上生黑霉(即分生孢子)。如不能得到及時控制,病斑橫向擴展截斷輸導組織,地上部於病斑處彎曲下垂,乾枯死亡。果實染病後表面產生不規則褐色斑點,著生墨綠色霉層,胚乳變黑腐爛,導致果皮慢慢乾癟抽乾。根被侵染後,主根、側根、根莖及芽孢呈棕褐色,生濕腐病斑,燒須,並逐漸擴展至全部根,最終變黑腐爛。
分布範圍
1904年,參黑斑病在美國大流行;其後該病在
加拿大(蒙特婁、魁北克、安大略)、
美國(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密執安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斯威斯康星州、明尼蘇達州、緬因州、麻薩諸塞州、北卡羅來納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加利福尼亞州、新澤西州、馬里蘭州、喬治亞州等)均有發生。中國引種的西洋參,在東北、華北、華中栽培區葉普遍發生。
侵染循環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著於種苗或病殘體上越冬。在春季氣溫達到18-21°C時,晨露或雨後莖葉表面形成一層水膜,而包裹在其中的分生孢子在4小時內即可萌發,侵入植株後迅速繁殖,其間可能分泌某種毒素,使植株細胞死亡,並在莖葉上形成具有明顯輪紋的病斑,在防治不利的條件下,病菌可在西洋參整個生育期內會形成多次侵染,造成參苗成片死亡。覆蓋物及病殘體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越冬或躲避乾熱氣候的場所,也是下個生長季節的初侵染源。
西洋參為多年生
宿根植物,1-2年生植株發病輕,3-4年生植株發病重,而且易造成多次侵染。如果春季多雨,則西洋參黑斑病易大發生並可造成多次浸染。
流行規律
氣候因素、栽培條件及初侵染源等是影響西洋參黑斑病發生髮展的因素。西洋參黑斑病在中國華北、東北於6月間開始發病,進入7、8月雨季盛發,暴風雨是該病流行的重要條件。夏季連續陰雨天西洋參黑斑病的發病會相當嚴重;氣候乾燥發病較輕。
防治方法
選好地塊: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土質疏鬆、通透性好、滲水保水能力強、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或腐殖土種植西洋參,土壤
pH以5.5-7.0為宜。種植西洋參最好選擇前茬作物為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塊,不要選擇前茬為花生、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的地塊。提倡使用隔年土,期間深翻土壤多次,撒施有機肥和生物菌劑進行養地。
減少侵染源:入冬前認真做好田園的清潔工作,將枯萎的植株連同雜草、覆蓋物等集中到園外燒毀。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用1%的
硫酸銅溶液或多菌靈3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前一年病害嚴重的地塊要用參菌淨300-5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發現病株立即拔除。
藥劑噴灑防治:畦面及作業道用1%的硫酸銅溶液進行消毒(只能噴霧,絕不能澆灌,以免產生藥害)。參苗出土展葉後用1:1:200
波爾多液或50%的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的
代森鋅、50%的
托布津、50%的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