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樂畎村

明天啟末年,樂姓來此定居,因不適搬走。繼之,劉姓先祖劉京順來此定居,于姓先祖於九河由文登縣大水泊村到下澇泊村,再到此定居。為紀念樂姓,命村名小樂畎。1965年改稱西樂畎村。另一說,明末,先居者自襄陽府樂畎村遷來,沿用故鄉之村名。後為與樂畎村區別,改稱西樂畎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樂畎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數量:296人
  • 戶數:101戶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西樂畎村位於海陽市西部,朱吳鎮西南部,地處東經121°00′,北緯36°51′。東與劉家疃為鄰,西南與李家疃相連,北與下澇泊村相接,南隔朱泉公路與苗家溝村相望。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距市政府駐地30公里。
西樂畎村
全村轄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6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芋頭、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01戶,296人。有於、劉、孫、周、董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于姓,其次是劉姓。

大事記

1936年秋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沒收了劉家疃資本家開設的“同和永”商號的物資,分發給貧民。 同年萊陽縣蘭家莊徐明山在劉家疃以開藥鋪為名,發展孫永香為中共黨員。後在荷葉山後村馬少玲和劉仲益聯繫指導下,與東劉家疃、劉家疃成立一個黨支部。
1941年3月20日晚八路軍十六團進駐,本村解放。
1942年11月22日日軍膠東大掃蕩,打死村民於世甲、於洪甲。
1954年冬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與劉家疃、東劉家疃聯辦建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中,本村發現一銅礦,面積達3.3公頃。開採工人二三千人,日產礦石几十噸。因技術不過關,效益不好,1973年改由地礦部門開採。
1981年戰山河兵團在村南建平塘1個,灌溉面積2.7公頃。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7年村民集資3萬元,在西溝建平塘1個,灌溉面積1.3公頃。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平均畝產100公斤左右,總產10.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55公斤,總產30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59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75公斤,總產16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蘋果6.7公頃,因缺乏技術指導,收入甚微。1992年,栽植板栗3.4公頃,也無效益。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275萬元,其中農業174萬元,畜牧養殖業100萬元,其它1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網扣加工,從業人員20多名,收入自給。改革開放後,先後發展起針織、商業、運輸業等。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15人,收入10萬元,其中建築業5萬元,運輸業1萬元,商飲業3萬元,服務業1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5年,劉家疃、東劉家疃與本村成立了聯辦國小,後改為完小,有學生98人。1967年,因學齡兒童較多,本村投資800元,建教室4間,辦起初級國小。1972年,劉家疃、東劉家疃、西樂畎村共同投資2900元建學校。1974年,聯村又集資辦起劉家疃聯中。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0名。 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農技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參觀學習。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靠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口糧180公斤。1975年,人均口糧110公斤,全村總收入32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800公斤,全村有運輸車35輛,機車3輛,電話39部,彩電21台,電冰櫃16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凹凸不平,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破爛不堪,人均住房面積不足7平方米。1958年,村統一規劃街道,並用石頭鋪築路面。2002年,村民全部住上瓦房,多數戶是水泥院子,寬敞明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1年,村投資辦起合作醫療站,做到小病治療不出村。1982年,採取民辦公助辦法,投資2萬餘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成立黨小組,於德合任組長。1946年,成立黨支部。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本村有黨員6名。2002年,有黨員18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德合、於善甲、於炳太、於化京、於鳳春、於明武、於明東、於炳林、於金水、劉素亭。2001年3月起,於明東復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6年,設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愛甲、於炳敬、於洪福、於炳喜、於炳太、於化京、於鳳春、於炳林、劉進良、劉進合、於化勝、於金水、於明瑞、於明東、於明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