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長鼓

西村長鼓

西村長鼓是陝西省銅川市的民俗舞蹈。在西村村的節慶活動中仍在使用,現僅有焦京倉一傳承人能夠演奏完此鼓舞之音樂,其表演動作已基本遺失;表演時,一主鼓配四個小鼓,並配四鑔兩鑼,大鼓落地或由四人抬空行進。小鼓由鼓手挎於胸前,配以鑔鑼表演。西村長鼓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有凝聚民心、維繫團結、怡情樂性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村長鼓
  • 分類:舞蹈
  • 地區:陝西省銅川市
  • 遺產編號:Ⅲ-13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主要特徵,主要價值,歷史淵源,相關物品,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陝西·銅川·宜君縣
遺產編號:Ⅲ-13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遺產級別: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宜君縣

內容介紹

主鼓的形式多為鼓面直徑一米以上的圓鼓,小鼓為鼓面直徑一尺左右的圓鼓。鼓點音樂有[清茶]、[單錘]、[雙錘]、[摘豆角]、[瘸子上炕]、[十八轉]、[鳳凰單扇翅]等;但在東西二村的音樂表演次序相異。

主要特徵

1、該鼓舞以表現鼓點音樂為主;
2、表演節奏快,鼓點變化多,表現激烈,似二人在爭嘴;
3、一般形制為一主鼓配以四小鼓,二鑔二鑼為一個表演單位;
4、常用於節慶活動助興演出。

主要價值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西村長鼓的表現形式與社火鼓舞區別明顯,不是以配合動作表演的音樂,而是以鼓點音樂表現為主,鼓點與鑔點節奏的配合,給人以兩人爭嘴的感覺,結合地理環境實際,恰似東西二村人為了過日子(或家務、或地界、或親事等),而進行的攀比和辯論,是一種不服輸的氣魄反映;有著凝聚人心、振奮士氣、激發想像的功效;藝術價值上有獨特性,值得藝術界進行挖掘和研究。這一鼓舞的客觀存在豐富了陝西鼓舞的種類。

歷史淵源

該鼓舞源於古代祀雨、廟會等民間活動。該村原名在明以前叫七村,傳說宋仁宗景佑年間有焦家七兄弟立七戶而得名,“七”與“西”為諧音,在流傳過程中,衍變成今天的西村,分東西兩個自然村,東西兩村都有長鼓,其音樂調式基本相同,只是音樂在表現次序上有所不同。

相關物品

大鼓、小鼓、鑔、鑼、傳統民間秧歌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