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太康八年越窯青瓷雙系罐是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晉太康八年越窯青瓷雙系罐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
- 級別 :二級
西晉太康八年越窯青瓷雙系罐是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西晉太康八年越窯青瓷雙系罐是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高7.1 口徑9 底徑8口直,略外卷。口沿對稱附貼兩系。肩、腹圓弧形。假圈足微外侈。罐外身口沿至下腹施青釉,足部無釉露胎,...
西晉越窯青瓷雙系罐 西晉越窯青瓷雙系罐是西晉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直口,短頸,豐肩,鼓腹向下漸收,平底。肩部兩凹弦紋間夾飾斜方格紋一周。安對稱雙復系,左右等距離貼附一騎馬人像紋。施青釉不及底,釉色泛黃。底部無釉,呈磚紅色。
西晉越窯青瓷格線紋雙系罐 西晉越窯青瓷格線紋雙系罐是西晉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5.8口徑12.8底徑9.5cmcm
越窯青瓷甲天下 越窯·越窯秘色瓷——中國青瓷史上的千古絕唱 從千峰翠色,走向雨過天青——五代秘色之巔“柴窯”探秘 1.戰國青瓷甬鐘 2.戰國青瓷溫酒器 3.戰國青瓷權 4.戰國太陽工青瓷權 5.三國青瓷堆塑罐 6.西晉青瓷豬圈 7.西晉青瓷龜形章 8.西晉圍棋桌 9.南北朝炊灶 10.北宋秘色瓷器座 11.北宋...
五代越窯青瓷“官”款雙系罐 五代越窯青瓷“官”款雙系罐, 高28.7,腹徑21.8,口徑9.5 ,底徑 8.6 厘米。文物介紹 口沿外翻,斷直頸,圓肩,鼓腹,下腹聚收,平底內凹,肩部橫置寬邊環耳一對,一器耳下方釉下刻"官"字。製作粗糙,底部露胎。
越窯青瓷瓜棱罐 內斂口,圓腹,圈足,器身劃六棱,刻有鸚鵡、荷花、荷葉紋,線條纖細,器蓋作荷葉形。
越窯青瓷開創於東漢,歷晉、南朝,到唐、五代、宋時得到蓬勃發展,北宋中晚期經歷了兒鼎盛到衰落的過程,南宋初,又進入一個短暫的繁榮期。從東漢、三國到西晉,越窯的中心窯場在上虞的曹娥江流域,共發現窯址100餘處,另在慈谿、餘姚、鄞縣、寧波、紹興等地均有零星分布。產品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有罐、壺、鐘、...
唐越窯青瓷蓋罐,該器物圓弧形蓋,寶珠鈕,蓋緣一側有二小圓孔,蓋面飾有三道弦紋,母口。罐口為子口,四瓣瓜棱形深腹,圈足。文物介紹 肩部等距置二股泥條小圓系,口沿處有12個泥點支燒痕跡。施青黃色釉。釉面勻淨,罐內壁有明顯的旋坯痕跡。外底心有款“二”。相關資料 唐代越窯的主要燒造地點是浙江上虞...
西晉(265-316)青瓷蟾蜍筆架/12 西晉(265-420)洪州窯青瓷柱型燈座/13 西晉(265-420)洪州窯青瓷穀倉/14 西晉(265-420年)洪州窯青瓷穀倉/15 西晉(265-420)洪州窯青瓷鴿形爐/16 東晉(317-420)洪州窯青瓷雞首壺/17 東晉(317-420)洪州窯青瓷盤口雞首壺/18 南朝(420-589)洪州窯青瓷雙系罐/19 南朝(420-589...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浙江省上虞縣上浦鄉小仙壇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青釉標本進行過多項物理和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瓷器“具有瓷質光澤,透光性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溫下燒成,器表通體施釉”等瓷器所具有特性。文物介紹 東漢越窯青瓷弦紋罐,該器物直口,圓唇,斜肩,圓球腹,平底內凹,...
代表作品是金華市博物館藏的西晉青瓷狗盆。洪州窯 洪州窯之名也是出現在唐人的文獻中,如《茶經》就稱:“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陸羽從飲茶的角度對唐代的洪州窯瓷器頗有微詞,但是洪州窯的燒瓷歷史卻也可以上溯到六朝時期。1977年,江西省博物館在豐城縣曲江公社羅湖大隊發現了六朝至唐代的青瓷古窯遺址。...
戰國原始瓷豆、碗、杯 西漢原始瓷青釉雙系敞口壺 東漢北方窯口綠釉鋪首盤口陶壺 東漢泥質陶家畜俑 西晉越窯青瓷水丞 東晉南朝越窯青瓷硯 東晉越窯系青瓷盤口壺 東晉青瓷、青瓷褐釉點彩碗 南朝越窯系青瓷盤口壺 南朝洪州窯青瓷燈盞 隋巢湖窯青釉、越窯系青瓷雙系撇口罐 隋洪州窯青瓷直口洗、水丞 隋彩繪侍女俑 唐...
水車窯出產的瓷器也成為外銷瓷,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到泰國、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今朝鮮、日本、埃及、巴基斯坦、伊拉克、泰國等地,都出土過唐代邢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廣東梅縣窯及唐三彩。“梅縣水車窯”這個名字的由來,一開始有很多種叫法。上世紀80年代之前,水車窯的價值還未得到認可之前,名字很多,如...
大量的考古資料表明,越窯瓷器出現於東漢。從東漢起,在浙江北部杭州灣內寧紹平原上的紹興、上虞、慈谿、餘姚、寧波等地出現一種器表施青釉的瓷器,這就是東漢青瓷。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對浙江省上虞縣上浦鄉小仙壇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青釉標本進行過多項物理和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瓷器“具有瓷質光澤,透光性...
唐越窯青瓷蟠龍罌是唐代年間的宮廷御用瓷器。盤口,喇叭狀頸,溜肩,鼓腹,平底,頸肩部有四條狀鋬,頸部貼塑淺浮雕龍紋,釉不及底,底有泥點支燒痕數個。腹部刻“元和拾肆年四月一日造此罌,價值一千文”。【文物原屬】:宮廷御用 【文物出土】:嵊縣出土。【文物現狀】: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文物級別】:一...
南朝時期甌窯青瓷托盞 南朝時期甌窯青瓷托盞,南朝時期文物。文物介紹 盞直口,深腹,短足;托盤與盞粘接,微敞,平底,外底留有六個泥點墊燒痕。盞肩、腹部飾" "紋。內外施釉,外釉不到底,釉色青黃,有細冰裂紋。
越窯青瓷盂 越窯青瓷盂,敞口,直頸,扁圓形鼓腹,平底。頸部置對稱雙系,腹部塑飾蟾蜍頭和四肢,口沿飾四處等距褐斑點彩。 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精品名稱: 越窯青瓷盂 級 別: 一級 作 者: 不詳 年 代: 東晉 尺寸及重量: 高:21.5厘米 口徑:18.4厘米 來 源: 舊藏 ...
古罐的變遷 東漢越窯青釉印紋四系罐 西晉越窯青瓷穀倉罐 西晉越窯青瓷泡菜罐 西晉越窯青釉獅首雙系罐 東晉越窯青釉點彩四系罐 南朝青釉覆蓮六系蓋罐 北朝黃釉綠彩四系罐 隋白釉罐 唐白釉四系大罐 唐花釉罐 唐越窯青釉四棱罐 唐長沙窯褐綠彩聯珠紋雙耳罐 五代青釉夾梁蓋罐 北宋定窯刻花罐 宋磁州窯白地黑花...
《館藏精品廳》,杭州市蕭山區博物館藏品豐富,藏品數量已達4000多件,包括書畫、陶瓷、金屬、玉石、雜件等門類。古陶瓷一直是該館的主要收藏和徵集方向,成為一大館藏特色。館藏精品器物包括一對西晉越窯青瓷武士俑和仕女俑及戰國原始瓷甑,可謂是鎮館之寶,彌足珍貴。《館藏書畫廳》,書畫作品亦是杭州市蕭山區...
西漢 青釉雙系壺 東漢 堆塑罐 東漢 青釉布紋雙系罐 東漢 越窯五管瓶 東漢 青瓷鐘 東漢 青瓷盂 東漢 醬釉四系罐 三國 兩晉南朝瓷器 青瓷 三國 越窯兔形硯滴 三國 青瓷熏爐 三國 婺州窯青釉堆塑人物五聯罐 三國 婺州窯雙耳罐 三國 越窯堆塑罐 西晉 青釉蛙形水盂 西晉 越窯青瓷獸耳罐 西晉 越窯...
宋代瓷缽 漢“三老碑”春秋時期印紋陶 東晉越窯青瓷雞首壺 南宋荷花碗 南宋隆興通寶金錢 西晉太康年間磚頭、陶碗 東漢青銅神獸鏡 夏朝印紋紅陶 春秋戰國以來歷朝錢幣 東漢大洗 新石器時代石矛、石斧 周朝粉合 清代香薰 西漢銅鏡、灑爵 瓢 西晉香薰 新石器時代石鐮刀 宋代筆洗 東漢釉陶五孔罐 西漢雙系罐 楊梅...
紹興窯: 在今浙江紹興,故名。已發現窯址兩處:一在富盛區長竹園一帶,時代屬春秋戰國,遺物有原始瓷碗缽等器,器里有螺旋紋,是浙江早期窯址之一;一在下蒲西一帶,出土罐壺等遺物多印有帶狀網紋及鋪首裝飾,具有吳、西晉時期典型特徵。慈谿窯: 在今浙江慈谿杜湖濱湖地帶,故名。為新發現的一處青瓷產地,與餘姚...
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 藏品: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 (現藏於餘姚博物館,一級文物)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裡,雞首壺很多,僅餘姚博物館就有40多件,而這件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因為器型完整,釉色清新,造型不俗,從眾多雞首壺中脫穎而出,在1995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這件雞首壺高...
西周塑紋硬陶瓿 西周塑紋硬陶瓿是浙東越窯青瓷博物館收藏的陶瓷器。西周塑紋硬陶瓿 該罐造型別致,中部又飾十二隻雙如意紡,腹部飾布機紋,下部飾回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