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淨士變

西方淨士變

《西方淨土變》亦稱阿彌陀經變,繪阿彌陀西方淨土世界,中央為結跏趺坐在大蓮花上的阿彌陀佛,左右為諸菩薩弟子,前有供養菩薩、伎樂舞蹈等,場面宏大。《西方淨土變》是根據《阿彌陀佛經》所畫的,故又叫作《阿彌陀經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淨土變
  • 創作時間:唐
  • 來源:莫高窟第220 窟
  • 藝術形式:壁畫
名畫欣賞,佛教知識,敦煌莫高窟,

名畫欣賞

莫高窟壁畫到了唐初,出現了場面巨大、結構嚴謹、配置均勻、豐富多彩的經變壁畫。經變就是佛教經典的“變現”(也叫“變相”)。在莫高窟中,經變的題材有多種,如《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淨土變》、《維摩詰經變》、《彌勒淨土變》、《金剛經變》等都是“變現”。每一“變”中含若干“品”,每個“品”都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故事。在這些經變中,以《西方淨土變》畫得最多,有百壁以上,這與唐時信仰淨土宗有密切的關係。
西方淨士變
西方淨土宗強調以極樂的西方淨土為歸宿。崇尚淨土宗的人認為:要想取得前往西方淨土的資格,就必須做功德事。所謂“功德”,簡單的是口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西方淨土變》是根據《阿彌陀佛經》所畫的,故又叫作《阿彌陀經變》。
一般的《西方淨土變》畫面中心是端坐在蓮花座上的主尊佛,左右分列著觀音、勢至菩薩、供養菩薩和力士、護法天王等神界形象;主佛的前方有伎樂天在載歌載舞,上方有眾多飛天在上下翱翔;畫面中還往往有高大瑰麗的樓閣建築,下方多是七寶蓮花池,池中蓮花朵朵,池岸邊是菩提樹和妙音鳥。據佛經上說,佛國的眾生就是從七寶蓮花池中化生的。
《西方淨土變》畫面兩側,往往還畫有“十六觀”和“未生怨”的連環畫式的題材,畫面簡潔明了,和繁雜富麗的《西方淨土變》形成鮮明對比。
莫高窟第220 窟的這幅《西方淨土變》創意新穎。畫面中間部分是一汪綠波浩淼的七寶池,池中盛開著五色蓮花,每一朵蓮花均成一個寶座。阿彌陀佛居中,結跏趺坐在大蓮花上,雙手作轉法輪印,身上穿著通肩的袈裟,顯得莊嚴慈祥。兩側蓮花寶座上坐著觀音、大勢至菩薩,其他大大小小的菩薩或坐或立,或舉手作勢,或合掌捧花。這些菩薩大多頭束雲鬟髻,佩戴著寶冠,披著天衣,瓔珞環身,光彩照人。七寶池中有許多童子,有的在嬉戲玩耍,有的在誦經端坐。七寶池的上方有一片碧空,寶蓋旋轉,彩雲繚繞,天花亂墜。七寶池兩側有樓閣水榭,有菩薩正依欄而望。七寶池的下方是平台雕欄,台上16 個樂師分立左右,樂器有箏、琵琶、箜篌、排簫、腰鼓、橫笛、答臘鼓等。
這幅《西方淨土變》的構圖宏大嚴謹,以對稱為基本結構,在視覺上突出了主尊佛——阿彌陀佛的位置,在比例上阿彌陀佛也是最大,兩側的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稍小,護法天神及飛天則更小。這種位置安排和比例大小,從意識上說是等級觀念的反映,但從藝術上說,卻也是構圖的需要。
這幅《西方淨土變》的色彩富麗堂皇,大量運用紅、綠對比,間雜以金、黑諸色,體現了“極樂世界”的豐足、和諧的生活基調。所繪線條粗細一致,圓渾潤滑,行筆流暢而飛揚。這幅畫充分表現了唐朝時生氣蓬勃的氣息。

佛教知識

所謂淨土,指與世俗眾生所居穢土相對而言。淨土所描繪的阿彌陀淨土又稱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地鋪金銀七寶,光彩耀眼,瑰麗無比。所用器具由無量雜寶做成。鳥鳴雅音,花香四溢,終歲如春。其間還點綴著七寶蓮台、七寶蓮池;七寶樹林中清風時發,發出美妙的音樂。特別是阿彌陀佛說法地方的道場樹,眾生只要聽到微風吹過樹葉發出的聲音,就能成就佛道;眾生享受無限的快樂,沒有任何痛苦。

敦煌莫高窟

前秦建元二年(480),樂和尚手執錫杖,雲遊到了敦煌。在與三危山夾峙的鳴沙山河谷的峭壁上修築了一個石窟,塑造佛像,為自己禮佛參禪之所,這就是現今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窟。此後,經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諸代的相繼鑿建,這裡終於形成了巨大的石窟群,又被稱為“千佛洞”。目前尚存洞窟492 個,壁畫4.5 萬平方米,彩塑2400 余身,唐、宋木構窟檐5 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座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性藝術寶庫。其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為全國石窟之冠,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石窟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