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史:延續不斷的遺產

《西方文明史:延續不斷的遺產(第五版)》(A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the Unfinished Legacy)運用“新史學”的方法,將底層大眾的日常社會生活也囊括其中,力求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西方文明起源、發展、演進、更新的漫長曆程和整體圖景。在敘述和闡釋西方文明歷史的過程中,作者將大多數精力“一直聚焦在拓展出一種對西方文明的可靠的和易讀的敘述上”,凡是與這一學術主旨不相關的龐雜內容一概不予敘述,而那些被長期忽略了的“普通男女的歷史”則被納入到敘事之中。囊括了歷史地理、政治制度、經濟樣式、地區衝突與戰爭、宗教、思想觀念、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諸多的內容,讓讀者對西方文明史的整體輪廓與豐厚積澱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方文明史:延續不斷的遺產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0187129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82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方文明史:延續不斷的遺產(第五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馬克·凱什嵐斯基 (Mark Kishlansky) 派屈克·吉爾里 (Patrick Geary)。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馬克·凱什嵐斯基(Mark Kishlansky) (美國)派屈克·吉爾里(Patrick Geary) (美國)帕特里夏·奧布賴恩(Patricia O'Brien) 譯者:孟廣林

馬克·凱什嵐斯基(Mark Kishlansky),哈佛大學小弗蘭克·B·拜爾德講座教授,哈佛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教授英國和歐洲歷史。他在紐約州立大學斯托尼·布魯克分校接受大學教育,1977年獲布朗大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芝加哥大學從事教學工作十六年,期間一直是學校西方文明教研組的成員。目前,他在哈佛大學開設講座教授西方文明史。凱什嵐斯基教授是17世紀英國政治史專家,有許多專著,如《轉型的君主制:1603—1714年的不列顛》、《議會檔案選集:近代英國的社會和政治的選擇》。1984年到1991年期間他擔任《英國研究》學刊的編輯,目前他是《歷史指南》的主編。此外,他還是佩爾森風俗出版公司文獻與注釋材料資料庫的主編。
派屈克·吉爾里(Patrick Geary),獲耶魯大學中世紀研究的博士學位,加州大學的知名歷史學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聖母大學中世紀研究所所長。吉爾里教授還曾經在佛羅里達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布達佩斯中歐大學、維也納大學等機構從事過教學工作。吉里爾教授在有關歐洲歷史與文明的跨學科研究方面經驗豐富,出版有《閱讀中世紀歷史》、《法國與德國之前:墨洛溫王朝世界的創建與轉變》、《回憶的幻魅:第一個千年末期的記憶與遺忘》、《國家的神話:歐洲中世紀的起源》以及《女性在歷史之初:亞馬遜女武士到童貞瑪麗的神話溯源》。
帕特里夏·奧布賴恩(Patricia O'Brien),法國近現代文化、社會史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曾供職於耶魯大學、加利福尼大學厄文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河畔分校、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1995年到1999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期間,她曾參與推動人文科學跨學科協作研究。2004年起,她開始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文理學院的常務院長。其著作涉及法國犯罪與刑罰史、文化理論、城市歷史以及性別問題等廣泛的領域,其中代表性著作和文章包括:懲罰的許諾》(The Promise of Punishment),《詳述過去》(Expanding the Past)一書當中的《盜竊癖診斷》(“The Kleptomania Diagnosis”)一文,以及由林恩·亨特(Lynn Hunt)主編的《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e History)中的《米歇爾·福柯的文化史》(“Michel Foucault's History of Culture”)一文。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論西方文明的觀念
第一章最初的文明
圖像記錄奧茲的最後一餐
1.前文明時期
2.美索不達米亞:兩河之間
3.尼羅河的贈禮
4.兩個世界之間
5.尼尼微和巴比倫
第二章希臘早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500年
圖像記錄赫卡柏與阿基里斯
1.希臘青銅時代,至公元前700年
2.希臘古風時代,公元前700年—公元前500年
3.城邦述要
4.波斯入侵和古風時代的完結
第三章希臘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100年
圖像記錄亞歷山大在伊蘇斯
1.公元前5世紀的戰爭和政治
2.古典時期的雅典文化
3.從城邦到馬其頓帝國,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23年
4.希臘化的世界
第四章羅馬早期至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圖像記錄永恆的羅馬
1.迄公元前509年的地中海西部
2.從城邦到帝國,公元前509年—公元前146年
3.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文明
4.羅馬人美德的危機
第五章羅馬的帝國時代,公元前146年—公元192年
圖像記錄奧古斯都的和平祭壇
1.帝國的代價,公元前146年—公元前121年
2.共和國的終結
3.奧古斯都時代與羅馬的和平
4.宗教自東方來
5.安東尼王朝時期的羅馬文化
第六章古典世界的轉變,公元192年—500年
圖像記錄一位新娘的嫁妝
1.3世紀危機
2.帝國的恢復
3.帝國的基督教
4.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七章東方的古典遺產:拜占庭帝國和伊斯蘭教
圖像記錄從神廟到清真寺
1.拜占庭人
2.伊斯蘭教的興起
3.拜占庭帝國的鼎盛與衰落,公元1000年—1453年
第八章中世紀早期的西方,公元500年—900年
圖像記錄水邊的教堂
1.蠻族諸王國的形成,公元500年—750年
2.新歐洲的生活
3.加洛林王朝的成就
4.加洛林王朝之後:從帝國到領主
第九章中世紀盛期,公元900年—1300年
圖像記錄從敘利亞沙漠到威爾斯沼澤地
1.鄉村
2.中世紀的城市
3.國家的創建
第十章中世紀晚期,公元1300年—1500年
圖像記錄石與血編織的網路
1.政治如同家務事
2.中世紀晚期的生與死
3.中世紀晚期的精神生活
第十一章義大利文藝復興
圖像記錄一支城市遊行隊伍
1.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
2.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3.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
4.義大利城市國家的政治
第十二章歐洲帝國
圖像記錄將世界踩在腳下
1.歐洲的機遇
2.國家的形成
3.王朝鬥爭
第十三章宗教改革
圖像記錄“唯獨《聖經》”
1.知識分子的改革
2.路德改革
3.新教改革
4.天主教會的改革
第十四章戰爭中的歐洲,公元1555年—1648年
圖像記錄屠殺無辜者
1.西方國家的危機
2.東歐的爭奪
3.三十年戰爭,公元1618年—1648年
第十五章歐洲近代早期的生活,公元1500年—1650年
圖像記錄割曬牧草
1.經濟生活
2.社會生活
3.私人和社會生活
第十六章17世紀的君主國
圖像記錄為國王建造
1.君主國的崛起
2.君主國的危機
3.君主國的頂峰
第十七章歐洲近代早期的科學及貿易
圖像記錄倫勃朗的課程
1.新科學
2.帝國商品
3.商業戰爭
第十八章18世紀的歐洲均勢
圖像記錄英武的軍官
1.俄羅斯的崛起
2.兩個德意志國家
3.大不列顛的榮耀
第十九章18世紀歐洲的文化和社會
圖像記錄幸福的家庭
1.18世紀的文化
2.18世紀的社會
第二十章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時代,公元1789年—1815年
圖像記錄18世紀革命
1.法國革命和王權的隕落
2.實踐民主,公元1792年—1799年
3.拿破崙的統治,公元1799年—1815年
第二十一章歐洲工業革命
圖像記錄鍛造鋼鐵
1.傳統經濟
2.英國的工業革命
3.歐洲大陸的工業化
第二十二章政治劇變和社會轉型,公元1815年—1850年
圖像記錄馬鈴薯政治
1.新的意識形態
2.抗議和革命
第二十三章歐洲的國家建設和社會變化,公元1850年—1871年
圖像記錄德意志帝國的誕生
1.國家建設:政治統一
2.變革中的歐洲社會
3.變動的價值觀和新思想的力量
第二十四章歐洲文化的危機,公元1871年—1914年
圖像記錄加速駛向未來
1.歐洲經濟和大眾社會的政治
2.大眾政治的局外人
3.新意識的形成
第二十五章歐洲與世界,公元1870年—1914年
圖像記錄繪圖政治
1.歐洲的均勢,公元1870年—1914年
2.新帝國主義
3.開拓領土和市場
4.歐洲統治世界的結果
第二十六章戰爭與革命,公元1914年—1920年
圖像記錄兜售戰爭
1.歐洲期待的戰爭
2.新的戰爭
3.及時調整:總體戰
4.俄國革命與協約國的勝利
5.建構和平
第二十七章追求穩定的歐洲,公元1920年—1939年
圖像記錄惡性通貨膨脹的慘痛教訓
1.世界經濟的危機與崩潰
2.蘇聯的探索道路
3.義大利法西斯獨裁勢力的崛起
4.希特勒與第三帝國
5.民主的危機
第二十八章全球性的大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公元1939年—1945年
圖像記錄二戰的始作俑者
1.侵略和征服
2.種族主義及其破壞
3.同盟國的勝利
第二十九章冷戰和戰後的經濟恢復,公元1945年—1970年
圖像記錄廢墟中的歐洲
1.冷戰的起源
2.歐洲、日本和蘇聯的戰後經濟恢復
3.福利國家和社會轉型
……
第三十章冷戰的結束和新的全球性挑戰,公元1970年至今
專業辭彙
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