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

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

《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是199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葆耕。

基本介紹

  • 作者:徐葆耕
  • ISBN:9787302007210
  • 頁數:498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0-1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從文化心理視角系統描述西方文學發展歷
史的學術著作。作者以馬克思關於現實的人的歷史發展為指導線
索,展現了西方世界流動不已的生命現象、複雜變幻的內心世世
界和多姿多彩的藝術奇觀。本書作者屬作家兼學者型,全書行文富
於詩意和哲理,引人入勝。著名文藝心理學家呂俊華教授為本書
作了序。
本書也可供大專院校中文系作教材,供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
文藝愛好者閱讀。

作者介紹

徐葆耕1937年生於北京。
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校學
術委員會委員。主講“西方文學
思潮與作品”等課程,從事中西
文化的相關研究,發表過闡釋清
華學派的多篇論文。業餘從事文
藝創作,撰有獲獎影片《鄰居》
(合作)等五部電影文學劇本和
小說《同窗》。筆名達江復、
高耘。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古希臘:自由和魔影
一、希臘人是正常的兒童
歐羅巴:來自亞細亞的少女;俄林波斯
山上的眾神與人間的英雄;酒神與愛神:
欲望的喜劇和悲劇;阿喀琉斯:希臘民
族性格的豐富性和整體性;阿喀琉斯的
腳後跟:對希臘精神的自我省察;
二、人的文學母題
斯芬克斯之謎:人的覺醒;俄狄浦斯:
人和命運;美狄亞:女人和愛;
三、永久性魅力之謎
第二章 原罪及其誘惑
一、希臘諸神與希伯來苦行僧之間
“神”取代“人”的社會心理背景;《聖
經》:與希臘文化的對立和互補;參孫:
民族意識與個人情慾的二元對立;聖
奧古斯丁:罪感的詩意和自我受虐的幸福;
阿伯拉:罪感與愛情的猛烈撞擊;
二、騎士浪漫主義及其它
宗教陰影下的騎士浪漫主義;英雄史詩:
尋找人間的上帝;市井文學:狡黠第一
次成為審美對象;
三、但丁和《神曲》:融匯兩希文化的偉大嘗試
天堂之路=人智+愛;地獄:化恐懼為
崇高與崇高中的軟弱;煉獄:通往個人
完美的痛苦道路;《神曲》與《紅樓夢》:
人神互補與色空互補;
第三章 文藝復興:醒來的狂歡與憂鬱
一、背景:歷史的變革與道德的轉型
二、個體覺醒的最初歷程
近代愛情詩始祖彼特拉克及其奇喻; 卜
伽丘的優越意識和潑皮精神;拉伯雷的
巨人意識和龐大固埃主義;蒙田:人類
是低能的;塞萬提斯:信仰主義的衰落;
三、莎士比亞:人的內心是一個宇宙
莎士比亞和大作家們的人生三樂章;近
代伊甸園和愛情的高峰體驗;伊甸園的
另一面:粗鄙與冷誚;《哈姆雷特》與哈
姆雷特命題;李爾王及其他瘋狂形象的
啟示;“莎士比亞化”:人物、情節和
語言;
四、假如沒有莎士比亞
第四章 “觀念革命”:從新古典主義到啟蒙文學
一、莫里哀:擊中偽善這條毒蛇的人是偉大的
新古典主義:帶著鎖鏈跳舞的文學;悲劇
《熙德》: 限制即否定;莫里哀和他的
“棄兒意識”;《可笑的女才子》: 向社
會矯情的第一次進攻;《偽君子》: 對多
頭毒蛇的有力一擊;“偽善”的歷史作
用和扁平人物;《恨世者》: 喜劇家的悲
劇心理;
二、盧梭:把被囚禁的情感解放出來
啟蒙思想的閃電射進了文學園地;狄德
羅:善良與詩意的對立;
兩部《懺悔錄》:
人的價值觀念的歷史性轉折;盧梭的善
感性和情感的詩化;盧梭:自由情感的
悲劇性命運;
三、浮士德難題:個體的無限追求與兩難處境
《浮士德》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 德
國文化之謎:歌德與康德;浮士德:渴
望獲得生命最高價值的痛苦;士德的兩難境地;
第五章 浪漫主義運動:個體自由與世紀病
一、向單一型文化模式的衝擊
浪漫運動的早產兒:《狂飆突進》;英國:
砍倒布瓦洛的破旗;法國:浪漫派對古
典派的決戰;
二、遠離塵世的神秘天地
德國:霍夫曼對異化的叩詢和死亡詩人諾伐利斯;
自然神:英國浪漫派的三種類型;
法國:蠻荒之美與神秘之美;
三、惡魔詩派的自由批判精神
拜倫:精神界的拿破崙;諷刺史詩《唐
璜》: 人類情感的歷險;
四、法國的惡魔派:司湯達與梅里美
喬治・桑動搖了婚姻永久性的基礎;司湯
達:征服意識與自卑情結;於連:無信
仰的現代個人主義者;卡門:為了一天
的自由,寧肯燒毀一座城市;
五、“世紀病”和波德萊爾
維特:渴望與厭棄之間的鬥爭;孤獨的
本體性:勒內、繆塞和阿道爾夫; 波德
萊爾:在慾海中沉自身之船;
第六章 金錢時代的心靈體系
一、創作主體的矛盾心態和民族風格
二、魯濱遜:金錢是怎樣高秦凱歌的
魯濱遜: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物化:人性發
展的必然階段;維多利亞:名利場和玫瑰
夢;司湯達:啊,這就是美麗的法蘭
西;在俄國:對“活屍”的藝術解剖;
三、英雄性格應是冷酷和機敏 最無用的是溫情
巴爾扎克:貪慾是歷史的大力神;歷史
以榨乾情感為代價換取進步;拉斯蒂涅:
社會把天真青年改造成為英雄;欲望燃
燒我們,又毀滅我們;
四、金錢與愛情:關於通姦故事的模式
五、對尊嚴失落的強反應和弱反應
狄更斯、傑克・倫敦、馬克・吐溫,莫泊桑和陀思
妥耶夫斯基;
六、列・托爾斯泰:心靈的辯證法
內心繫統的隱秘動因是情感;情感世界
是一條無序的河流;內心世界是多層次
的立體系統;
第七章 20世紀初:荒原和荒原狼
一、“最後的騎士”和他的沮喪
二、從兩極向理性精神告別
一切生命均從腐敗開始:葉慈和龐德;弗
洛伊德:潛意識與性革命;未來主義:
破壞欲與恐怖感;
三、《荒原》:死亡的象徵
四、《荒原狼》:近代人的精神裂變
五、語言反叛邏輯的藝術奇觀
象徵主義:把雄辯捉來施以絞刑;超現
實主義:讓語詞在直覺下重新組合;意
識流:語言的線性結構和場結構;語言
節奏:短促的和綿延的;
第八章 人的異化與文學的反抗
一、卡夫卡:人怎樣變成蟲
卡夫卡:內向直覺型;人和命運:遠古
時代的主題重新奏響;殉身者怎樣淪落
為無人理睬的戲子;《變形記》:審美
情感的移入與間離;
二、荒誕與選擇
《噁心》:對於荒誕的感覺描繪;《局外
人》:對於荒誕的寫實描繪;《間隔》:
對於荒誕的哲理揭示;
三、海明威:當代的西西弗斯
海明威:現代荒原上的角鬥士;少年時
代:邪惡的發現;《太陽照樣升起》:生
命死了,愛情還活著;硬漢性格:世界不是
為弱者準備的;
四、戰後十年:用笑聲和痛苦保持距離
最可怕的是有思想;徹底垮掉而又充滿
信心的人們;荒誕劇:再沒有比不幸更
可笑的了;“悲鬧劇”: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五、60年代以來:重新尋找上帝
人淪為“社會網路”的操作對象;“新
小說派”:物象的精細性和人的恍惚性;
作為象徵的海洛因和性;戈多:一一個微
茫的希望;索爾・貝婁:20世紀的“浮
士德”;上帝=人本主義的復歸?
結束語:走向“耶路撒 冷”
史詩時代:阿喀琉斯的腳後跟及其它
戲劇時代:拉伯雷的自由觀及其歷史命運
散文時代:“他人就是地獄”與“自己成
為自己的地獄”
參考書目舉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