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

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是和西方巨觀人口經濟學對稱的西方人口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以家庭或居民戶為研究對象,研究單個家庭或居民戶的人口經濟關係的形成及其變化,研究家庭或居民的人口經濟效應。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討論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父母從孩子身上所獲得的效用或收益,分析孩子成本的構成和種類,孩子效用的構成和種類,進行成本與效用的對比分析,以此來考察家庭生兒育女的經濟決策和家庭規模的經濟效應。西方學者還把有關消費者行為的理論,效用最大化理論用來分析家庭人口經濟行為,從父母的工資收入以及其他非勞動收入,家庭的經濟特徵、嗜好、偏好出發,來分析夫婦的時間分配。在他們看來,時間是家庭的稀缺資源,夫婦的時間配置影響家庭的人口生產行為,此外,他們還從孩子的質量和數量的價格彈性等方面來說明決定家庭生育率高低的經濟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
  • 別名:新家庭經濟學
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又被稱為新家庭經濟學,這是因為在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理論中不是把家庭看成一個“單純的”消費單位,而是把家庭看成如同廠商一樣的“生產”決策單位如同廠商要對資源進行配置,追求效用最大化一樣,家庭對其稀缺資源,如夫婦的時間、消費品,家庭生產品加以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
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的主要代表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萊賓斯坦(HarveyLeibenstin)。他是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的奠基人,他最早運用西方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和效用,提出了有關生育決策的邊際合理模型。芝加哥大學的G·貝克爾(GarysBecker)教授也是其主要代表。他吸收了萊賓斯坦有關微觀人口經濟學的成果,運用西方有關消費者行為理論來分析家庭的生育決策,把孩子看作耐用消費品,區分了孩子的數量與質量,從而研究家庭收入和父母行為對生育子女數目的影響。
西方微觀人口經濟學有其合理成分,有值得我們吸收、借鑑之處,但也有許多不科學的東西,我們決不能兼收並蓄,而應取其精華,揚棄其糟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