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學通史第4卷

西方史學通史第4卷

《西方史學通史第4卷》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勇。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方史學通史第4卷
  • ISBN:9787309083279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西方史學通史第4卷:近代時期(上)》內容簡介:本卷首先闡述14世紀初到16世紀來人文主義史學產生的社會與學術條件,代表性史家的成就、地位和影響,其對於謠方史學的貢獻以及存在的局限;其次探討18世紀理性主義史學興起的社會和學術原因,述及百科全書派、蘇格蘭學派、哥廷根學派、歷史哲學的發展等;最後分析基督教史學在近代早期的發展和影響,包括博學派產生的原因和主要貢獻、基督教史觀對於世俗史學家和思想家的影響。本卷在論述近代早期西方史學的流變時注意考察其社會背景和學術條件,並說明史學的總體特徵、局限與影響;同時關注史學家之學術淵源及其衍化,著力探討各史學流派的特點。全卷從貢獻與局限、進步性與保守性、世俗性與宗教性、思想內在的矛盾性、理論與實際脫節等視角落墨,力求較為客觀地呈現近代早期西方史學的複雜性。

作者簡介

李勇,1965年生,安徽固鎮人。先後就讀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華東師範大學史學所、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分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淮北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教授、院長。兼任中國史學理論學會理事,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淮北市歷史教育指導委員會理事長。曾榮獲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教學名師稱號。主要著作有《魯濱遜新史學派研究》、《保衛歷史學》等,參編《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西方史學史(第三版)》、《史學理論大詞典》、《中國史學史綱》,並在《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學術月刊》、《史學月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目錄

導論
一、風雲變幻的近代西方社會
二、民族國家事務的世界意義
三、科學進步與思想變革
四、近代西方史學的發軔與進步
上編 文藝復興時期的史學
第一章 人文主義史學的先驅
一、維蘭尼的《佛羅倫斯編年史》
二、但丁、彼特拉克與薄伽丘的啟示
三、人文主義史學先驅的過渡性
第二章 布魯尼的史學
一、亦官亦學的人生
二、人品與學品的謎團
三、近代西方史學上的開創之功
第三章 比昂多和瓦拉的史學
一、比昂多的義大利史寫作
二、瓦拉的歷史文獻學
第四章 馬基雅維里的史學
一、宦海沉浮,矢志治學
二、古典史學的優秀傳承者
三、人文主義史學中的異端
四、歷史學中的兩重性
五、需要理解馬基雅維里
第五章 圭恰迪尼和瓦薩里的史學
一、圭恰迪尼史學
二、瓦薩里史學
第六章 伊拉斯謨和莫爾的史學
一、伊拉斯謨史學
二、莫爾史學
第七章 讓·波丹與弗蘭西斯·培根的史學思想
一、讓·波丹的史學思想
二、弗蘭西斯·培根的史學思想
第八章 博學派史學
一、社會與學術基礎
二、博學派學者們的業績
三、學術性與社會性的離合
第九章 文藝復興時期史學總結
一、新問題和新任務
二、突出的人文主義特徵
三、歷史學輔助學科的發展
下編 啟蒙運動時期的史學
第十章 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史學思想
一、歷經塵世喧囂後而沉思
二、歷史學中的笛卡兒學派
三、反笛卡兒者的史學思想
第十一章 維柯的史學思想
一、從家庭教師到哲學家
二、理性思考歷史和歷史學
三、維柯史學思想的二重性
四、歷史影響與現代價值
第十二章 從豐德奈爾到赫爾德的歷史哲學
一、豐德奈爾等人的歷史哲學
二、康德的集大成
三、作為殿軍的赫爾德
第十三章 伏爾泰的史學
一、作為社會活動家的史學家
二、豐富而複雜的歷史觀
三、強烈的批判精神與寬廣的史學胸襟
四、伏爾泰史學:歐美學界關注的熱點
第十四章 孟德斯鳩和盧梭的史學貢獻
一、孟德斯鳩的史學成就
二、盧梭思想中的史學意蘊
第十五章 蘇格蘭學派
一、休謨史學
二、羅伯遜史學
三、弗格森史學
第十六章 吉本的史學
一、閱讀、遊歷和著述的一生
二、傳世經典《羅馬帝國衰亡史》
三、吉本史學的主要特徵(上)
四、吉本史學的主要特徵(下)
五、經久不衰的歷史地位
第十七章 哥廷根學派
一、哥廷根學派及其代表作
二、學派的治史特點
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第十八章 啟蒙運動時期史學總結
一、啟蒙運動時期史學的主要特徵
二、特殊性和普遍性張揚中的偏頗
三、推陳出新:在人文與科學之間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