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崗子中心學校
- 學校始建於:1946年
- 最初稱:西崗子完全國小
- 在校生:701人
學校簡介,“兩基”工作,辦學理念,設施建設,教師隊伍,課程改革,教育管理,德育工作,控制輟學生,存在的不足,
學校簡介
鎮原有國小13所,根據上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精神,合理的調整學網點布局,全面地提高教育質量,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現有教育設施的利用價值,使教師能夠合理地最佳化組合。中心學校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從2000年起中心校先後合併了12所村級國小,現在已實現了集中辦學。中心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7943平方米,學校總建築面積3960平方米,有15個教學班。學校現有教職工52人,專任教師47人。在校生701人。
“兩基”工作
多年來學校一直把“兩基”工作納入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動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我校95年“兩基”工作通過了國家評估,05年接受了省“兩基”工作復檢。工作中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兩基”工作的法律法規,貫徹“兩基”工作精神,注重軟體的積累與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依靠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努力改善辦學條件。2004年學校在愛輝區政府、教育局和當地政府的關懷下建一棟1800平方米的教學樓(香港應善良福利基金會捐助29.4萬元)。同時愛輝區政府和教育局投資19.4萬元為國小新建了230平方米的食堂,更換了暖氣管道,修築了180米圍牆,維修了810平方米的教室和宿舍,解決了走途孩子食宿問題。中心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條件有很大的改觀,廣大師生的學習辦公環境得到徹底的改善。
辦學理念
學校樹立“以人為本,不斷發展,共同進步”的辦學理念,教育教學管理本著尊重人、信任人、激勵人、發展人的思想,學校及師生正在發展,共同進步。我們的辦學特色是努力營造以愛家鄉、愛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具體體現在校園內外的布置、校園綠化、校園辦報設計、第二課堂及學校開展的系列活動。在集中辦學後我們更加突出“家園教育”,主要通過校園內外的設計與布置,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主題班會、校報、紅領巾廣播站等形式,讓孩子樹立“學校是我家,校園即家園”的思想,讓他們體現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設施建設
近年來,中心學校在愛輝區教育局和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學校在規範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課程改革,信息技術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學網點布局的調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校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學校在建設完善“老三室”的同時也加快了建設“新三室”的步伐,現在學校有多功能室、微機室、圖書室、衛生室、美術室、實驗室,自然教學儀器齊全,國小圖書生均10冊。2006年年底學校又安裝了省農村學校遠程教育設備,有計算機教室、衛星接受室、光碟播放室和多媒體教室,現已投付使用。教師能用多媒體設備教學,以滿足信息技術課教學的需要。
教師隊伍
以人為本,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辦好教育要靠教師。為適應形勢的要求,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首先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學校在廣大教師中廣泛開展以學習鄧小平理論為重點的教育活動,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近期出台的教改方面檔案,學習胡錦濤主席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講話。並在工作中牢記“八榮八恥”。學習一些在教育戰線上取得成績的優秀教師的優秀事跡。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建立和完善了師德師風日常考核機制、師德師風評價社會參與機制。
課程改革
走進新課程,深化課程改革。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開展“遠學衡水經,近聽教改聲”的學習、討論和實踐的系列活動。學校每學期都開展內容豐富多彩的教師論壇活動。並制定了《課程改革活動方案》,建立了課程改革領導組織機構,成立課改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課改方案和計畫。學校設立了課程改革專項經費。通過系列活動之後,教師改變了以往的教育教學觀念、模式,在課堂教學上有了一系列新的舉措。
教育管理
教育教學管理,常抓不懈。辦學突出農村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有健全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對教學過程有檢查、分析、調控和改進措施,按照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學生在校上課時間和作業總量。全面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全各類課程,無增減學科、課時,趕超進度現象,課程安排合理,課表編排科學。積極開發和利用校內課程資源,圖書室、實驗室、遠程教育設備等各類教學設施得到充分利用。制定了近期及長遠規劃,校本培訓計畫,教師整體素質提高計畫等,並正在有序地實施。學校建立健全了教科研組織。學校主要領導抓教育科研,有從學校實際出發確定的自己的科研課題,現有區級課題兩項,市級課題一項。學校給教師建立科研檔案。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德育工作
樹人先樹德。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斷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探索適應不同學生年齡階段、不同教育層次、不同地域、不同校型的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形成社會、學校、家庭橫向聯繫的德育網路。為了深入貫徹全國少代會及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精神,加強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在工作中主要體現兩個服務;1、為素質教育服務。2、為兒童健康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德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兩個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控制輟學生
鞏固“兩基”成果,控制輟學生。目前我鎮小學生還沒有出現輟學現象,但是中心校仍把“控輟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來抓,建立“控輟方案”,簽定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我們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從“防輟、堵輟”上下功夫。端正辦學思想,因材施教,嚴禁歧視排擠差生,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對因貧而要輟學的學生採取救助活動。學校制定了“救助貧困生方案”和貧困生學雜費減免制度、學校成立了“救助貧困生基金會”。學校多次開展了“救助貧困生活動”,號召教師和學生共捐款捐物救助貧困生。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救助貧困生,現在黑河鐵路局、鎮婦聯、派出所、西崗子交警中隊、西崗子工商所及個體勞協等各單位都在我校救助貧困生。確保了因貧困而瀕於失學的孩子能夠正常上學。
存在的不足
一是資金缺乏,校園環境建設有待加強。二是辦學雖形成一定特色,但還不突出,需加強特色辦學的力度,不斷提升辦學理念。三是德育工作還需落到實處。四是課改的步子邁得不大,科研工作還需下大力氣進行。今後,我們要全面落實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按照《決定》的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力爭使我校的發展再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