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崑侖碳酸鹽岩層控—改造型鉛鋅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評價

西崑侖碳酸鹽岩層控—改造型鉛鋅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評價

《西崑侖碳酸鹽岩層控—改造型鉛鋅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評價》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崑侖碳酸鹽岩層控—改造型鉛鋅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評價
  • 作者:張正偉等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12028441
  • 定價:58 元
  • 裝幀:平裝
  • 版本: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西崑侖地區地質成礦條件和收集的資料,將晚古生代地層有關的碳酸鹽岩層控型鉛鋅礦床分布作為研究區,基於前人之工作基礎,在成礦地質構造背景、礦床地球化學、區域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本書所及內容,多為首次發表,可供相關科技工作者和大專院校高年級學生、研究生學習參考。
根據西崑侖地區地質成礦條件和收集的資料,將晚古生代地層有關的碳酸鹽岩層控型鉛鋅礦床分布區作為研究區。涉及新疆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庫斯拉甫鄉,莎車縣達木斯鄉,葉城縣棋盤鄉。礦帶呈北北西向,長約110km,寬4km~10km,面積約750km2的不規則矩形,其地理坐標為東經76°00′~76°45′,北緯37°30′~38°40′。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區域地質
第3章 礦床地質特徵
第4章 礦床地球化學
第5章 區域成礦模式及評價模型
第6章 區域遙感、化探、物探信息套用
第7章 成礦預測及找礦靶區
第8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圖書簡介

研究區交通尚屬方便,南疆鐵路終點站喀什市位於測區北西部,由喀什經英吉沙到葉城有314國道沿山前盆地邊緣通過。研究區需要進山,一般有鄉級公路和山區便道。研究區1∶5萬地形圖幅為10-43-57-丙、10-43-69-甲、10-43-69-乙、10-43-69-丁、10-43-81-乙、10-43-81-丁、10-43-93-乙。覆蓋全區的最新地質圖幅為1∶25萬英吉沙縣幅(J43C002003)、葉城縣幅(J43C003004)和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幅(J43C003003)。
研究區為塔里木盆地西南邊緣的中高山區,海拔高度為1710m~3766m,大部分地段在2800m以上,山勢陡峭,切割劇烈,溝系發育,基岩裸露,植被稀少,一般相對高差為300m~500m不等。為典型的大陸性暖溫帶氣候,冬季寒冷,最低氣溫可達零下25℃,夏季炎熱,最高氣溫達30℃以上,晝夜溫差變化較大,一般氣溫在10℃~30℃之間。年降水量約為200mm。除測區北部的塔木薩依、七美乾薩依、考庫亞等溝系有少量溪流,測區南部的吐孜阿勒克、中部的坎迪爾里克等溝系有少量溪流,測區中部的葉爾羌河為常年流水外,其他溝谷均為乾溝。除在塔木、阿巴列克、庫斯拉甫、坎迪爾里克、薩讓烏依以及測區邊部莎車縣的阿熱塔什有柯爾克孜族及維吾爾族居民外,其他地段均無居民。近年來在塔木、卡蘭古、托庫孜阿特等礦區,有礦山民工居住。
在西崑侖地區,由於泥盆紀—早石炭世古特提斯開始裂解,形成塔西南邊緣台地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在這些層位產出層控型鉛鋅銅礦床(孫海田等,2003),經過區域擴張和構造轉換階段後,在二疊紀末—三疊紀古特提斯關閉,結果是在麻扎北部形成了三疊系塞力亞克達坂群山間磨拉石沉積(計文化,2005),然而在西崑侖北部表現為強烈隆升作用,三疊紀地層缺失,完成了盆山轉換(陳守建等,2010)。在這一構造演化過程中,後期的造山作用很可能引發了先期沉積礦床的後期熱液改造成礦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