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峪口混秧歌

西峪口混秧歌

西峪口梁山混秧歌是山西省的民間舞蹈,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因經常以梁山人物故事為內容表演而得名,也稱“西峪口梁山混秧歌”是活動在山西晉中一帶的街頭文藝形式之一。始於明末清初,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形式簡單,易於表演,深得民眾喜歡;以梁山人物故事為基礎,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三十二個陣式變化,引人入勝、賞心悅目。經過多年的傳承發展,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峪口混秧歌
  • 外文名:Mixed yangko dance of West yukou
  • 藝術類別:秧歌
  • 流傳地區:山西省文水縣西峪口村
歷史淵源,表演內容,藝術特點,表演習俗,奇聞軼事,傳承發展,

歷史淵源

相傳早在明萬曆年間,山西晉中一帶的人們,憑著豐富的經驗,運用智慧的心靈,集體創作出了晉中秧歌。由它派生出了一種能在街頭表演的秧歌。它活動的範圍波及到呂梁山麓、汾河兩岸,而重點卻在文水、交城的開柵、廣興等地,其成果卓著的就要數我們西峪口混秧歌了。
西峪口原是個山清水秀、風景誘人的好地方。它的西北有個海拔500米小山樑叫神頭嶺,別看它小,卻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產之一。開始這裡僅有姓曹和姓馮的兩家聚族而居。明萬曆年間,遭災大移民,這裡先後來了姓劉、姓郭、姓宋的三大姓和姓康、姓姜、姓王的三小姓人家,其中姓劉的名叫劉希望,他有四個兒子,分別叫劉兵、劉將、劉軍、劉官。在這個剛剛組建的不滿百人的小村子裡,劉姓人口酷愛文藝,其三子劉軍是傑出的的文藝骨幹之一,他能歌善舞,富有組織才能。他跑遍附近的鄉村田間,收集了大量有關混秧歌材料,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去偽從真,經過了額一二十年的努力,終於是西峪口混秧歌紅極一時,名震南北。

表演內容

混秧歌的隊伍有傘頭、耍弓子、打腰鼓、磕棒子、擊镟子、抖大杉、敲馬鑼、醜老漢、醜老婆等三十二人組成。
西峪口混秧歌西峪口混秧歌
傘頭有兩名,有正負之分,負責全隊伍的指揮工作。隊伍的移動、陣式的變化、樂器的響止全憑傘頭的傘、耍環、哨子等指示,他讓動就動,讓停就停;讓快就快,讓慢就慢,整個隊伍的移動、進退,樂器的輕重緩急,都在傘頭的掌控之中。據傳正傘頭代表宋江,負傘頭則代表盧俊義。
腰鼓手,八名。這是混秧歌的主要樂器之一。腰鼓手要求精悍利索,具有一定的武功。特別是頭架鼓手,是隊伍行進與陣式變化時與傘頭配合最重要的人員。他的一招一式都為後面隊伍起著示範作用。腰鼓手代表梁山武功高超的八個馬軍頭領。
磕棒子,四名。木棒長約二尺,粗細以手握住為宜,由堅實的響木製成。磕棒手鼻部畫石榴、青蛙等圖案。擊棒時上下、左右翻動擊大,令人眼花繚亂,頓生敬畏之意,是行進攻守的主要人員。磕棒手代表梁山的四個步軍頭領。
擊镟手,八名。樂器為銅镟與木匕首。一般由女性充當,代表梁山的三個女頭領與武功較弱的五個步兵頭領,在樂器的擊打過程中,主要配合傘頭的耍環掌控節奏。
抖大杉,四名。代表梁山的吳用、公孫勝等文職人員,是梁山的智囊團,起著出謀劃策的作用。
耍弓子,兩名。這是隊伍的中級指揮人員,也可叫著二架傘頭,代表梁山的花雲與燕青。
醜老漢、醜老婆各一名。醜老漢腰插大菸袋,拄著拐杖;醜老婆手搖羽扇,在隊伍中進退扭捏,十分逗人喜愛,是梁山訊息傳遞員,代表戴宗與時遷等。
混秧歌的樂器響起,鏗鏘悅耳,聲震山嶽,各種樂器配合有致,是一種難得的擊打協奏樂,效果特佳。

藝術特點

西峪口的混秧歌跑場子有三十二個陣圖,這些陣圖有的相生相剋,有的環環相扣,真可謂變化無窮,變幻莫測,實乃古人智慧之結晶。
縱觀陣圖,最大之特點就是一個“轉”字,一個“變”字。有的正轉,有的反轉;有的直轉,有的斜轉;有的單轉,有的復轉;有的角轉,有的心轉;轉中有變,變中有轉。
如:二龍戲水轉。兩個傘頭各帶一支隊伍,現在角轉後,再到中心轉,宛如兩條巨龍在水中戲耍。
再如:四門陣。隊伍在東南西北四方成弓玄而在中間旋轉,轉成四個門洞。如將敵陷入陣中,非從四門出入,才可進出陣,找不到四門則無生還。
又如:十門陣。四角旋轉成四環,各在中間成8字旋轉,三次成六環,合為十門。此陣也可叫十面埋伏陣。
再比如:闖亂營。兩隊同樣是從四角旋轉,但一隊是在中部轉後直插偏下方再成斜“8”字方向下方轉,中間相遇後,重複對方所走過的路線行進,這樣兩隊就在陣中央形成亂中多栗之勢。
陣圖的形成確係古人勤勞智慧的碩果,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縱觀三十二陣圖,有的符合對稱之規律,有的與太極八卦相吻合,身臨其境,會使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

表演習俗

1、會場。兩村的混秧歌會到一處時,主方要到村口迎接,這場面是非常壯觀的。雙方的傘頭要用傘三點頭行拜見之禮,經過激烈的敲打會拜之後,在主方的引導之下,把客方迎到村中,接著雙方要在較寬的街道上進行競技表演,主要是聲音與形體動作的比拼。休息時,主方要用煙、茶、糖、水果等熱情招待客方。客方返回時,主方同樣要列隊送到村口,並行送別之禮。
2、跑場子。混秧歌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冬閒時的正月。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四是跑場子的日子。屆時在寬敞的打麥場上,或較大的院內按陣圖進行演練。練到熱鬧處或焦點時,偶爾有推遲吃飯的情況,即使廢寢忘食也心甘情願。
3、拜客。從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是拜客時間。拜客分本村拜與出村拜。本村過去是拜村公所與村裡有名望的人,現在是拜村委會、軍工烈屬企業家或蓋房、生子等喜慶人家。誰家想讓混秧歌表演,就在自己家門口放禮炮。進院後也敲打表演,邊說唱些吉祥喜慶的順口溜與快板。主家要用喜糖、喜煙進行答謝,然後熱情送出,從而增加村民之間的和諧之美。外村拜客與會場相同。近幾十年來,還要到駐地機關、單位拜訪,更增進了雙方的友誼與團結。

奇聞軼事

幾百年來,在混秧歌這一文藝領域,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奇聞軼事。
1、曹傑力扶台柱。民國元年,西峪口混秧歌到交城廣興表演,由於人多加之後生們的起鬨,搭起的台柱斷折了,傘頭曹傑一把抱住了斷折的台柱。既保住了戲台的安穩,也震懾住了起鬨的小後生們,一時傳為佳話。
2、宋萬金技壓群雄。一九四五年,文水舉行抗戰勝利慶祝活動,各村的紅火都到縣城表演。我村的混秧歌進行了精彩的表演。最突出的是頭架鼓手宋萬金(亦名宋斌),他一會兒黑叫驢打滾,一會兒柳樹盤根;一會兒仙人指路,一會兒海底撈月;一會兒燕子取水,一會兒鴿子翻身。他的演技贏得了不斷掌聲與叫好聲。
3、姜飛虎一石成名。相傳百餘年前,我村出了一名大俠客,名叫姜飛虎,他身體強壯、武藝高強,也是當時我村混秧歌的傘頭。一次二郎山下的河灘中,有一塊近400斤的大石阻住了洪水,眼看就要淹壞附近良田在場的許多人想方設法也無濟於事,正好飛虎路過此處,人們久聞他力大,勸他相幫。他說怕毀了他的買鞋。大家說你能除掉頑石,鞋是小事。飛虎下河灘後,雙手緊抱,一聲怒喊,石隨聲起。人們看時,他新穿的買鞋,底幫分開,針線全斷了。他的舉動驚服了眾人。

傳承發展

西峪口的混秧歌自組建以來,經歷了多次的傳承與發展。在歷史的變遷中間,有時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忽而又跌入低谷。過一段時間,又可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峰。
從剛組建到義和團運動時,給混秧歌賦予了梁山人物的故事,這是第一個高峰的崛起。當時抵抗外來名族的入侵,中華名族急需要一種自發的反抗精神,這時油然而然的在文藝表現形式中,就滋生了梁山農民起義的火種。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日寇的鐵蹄下,我村混秧歌的主要人員遭到了屠殺,一些寶貴的資料得到了焚毀。如三十二陣圖就燒掉了八陣,僅存二十四陣,也是殘缺不全。這時,混秧歌又陷入了空前的低谷。
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方針指引下,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經過多方努力,損毀的三十二陣圖得以完善,特別是出現了一些新的文藝骨幹後,致使我村混秧歌又煥發了青春。
就以傘頭為例。早在百餘年前,最有名的傘頭有劉吉萬和曹傑。到了解放後,出現了郭本有、郭本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劉樹龍成了傑出的繼承人。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劉模兒、鞏肉小這些新秀成了頂樑柱。從某種意義上講,可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人才總在輩輩上”。
在黨的英明政策指引下,中華名族一定會得以振興,各種文藝形式必定會繁榮,我村的混秧歌在列入省乃至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在各級政府有力扶持下,必將枝繁葉茂,碩果纍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