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岙鄉

西岙鄉

西岙鄉地處永嘉西北部山區,屬小楠溪流域,東鄰界坑鄉、巽宅鎮,南接石染鄉,西北連青田縣。鄉政府離縣城87公里,全鄉總面積42平方公里,山場面積4.4萬畝,耕地面積3710畝,其中水田面積3258畝。人口1796戶,6368人,分布在行政村11個、自然村24個。全鄉高山嶺峻,平均海拔700米左右,得名“永嘉西藏”。夏季氣候涼爽,生態優越,是生產反季節蔬果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岙鄉
  • 所屬地區:浙江省永嘉縣
  • 面積:42平方公里
  • 人口:5118人(2000年)
鄉鎮介紹,建置沿革,人口數據,經濟資源,城鎮建設,社會事業,大事記錄,生態建設,地圖信息,

鄉鎮介紹

西岙鄉牛業發展有較好的優勢和較長的歷史:有廣闊的山場、大量的山邊田地退耕還林有草地多,西岙陳茶山牛市場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成型、有一支專門從事販牛生意的中介隊伍,同時也帶動了養羊業,促進了西岙鄉畜牧業發展。
西岙鄉政府辦公樓西岙鄉政府辦公樓
全鄉土地以山地居多,自然資源較少,以林木為主,具有獨特的高山氣候,適宜發展優質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全鄉現有高山蔬菜共1670畝,其中青椒920畝、香芋200畝、西瓜500畝及四季豆等。西茂山現代自然生態農業開發場“有機豬肉”和“有機田魚”已通過了中國有機認證中心的認證,“有機水稻”結果測試也達到了有機標準。成立了三個專業合作社即西岙鄉綠健果蔬禽畜專業合作社、西岙鄉高山蔬菜合作社和家家樂禽畜合作社。
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017萬元比上年874萬元,增長率16.4%,其中農業收入629萬元比上年508萬元增長率23.8%,人均收入扶貧監測數據為3227元,比上年的2525增長21.75%。全年外出勞動力為2369人,外出人員主要從事小買賣、小加工和打粗工為主,主要分布在溫州地區內,外省的主要在江蘇、山東、雲南等地,外出收入達到872萬元。

建置沿革

西岙鄉清代屬清通鄉四十六都。民國後期屬碧蓮區界坑鄉。1948年劃給青田縣,屬峰山鄉。1961年11月,又劃歸永嘉,稱西岙公社。1984年改稱西岙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118

2760

2358
家庭戶戶數
1611
家庭戶總人口
5118
家庭戶男
2760
家庭戶女
2358
0-14歲(總)
1338
0-14歲男
792
0-14歲女
546
15-64歲(總)
3333
15-64歲男
1742
15-64歲女
1591
65歲及以上(總)
447
65歲及以上男
226
65歲及以上女
221
戶口本地住本地
4663

經濟資源

全鄉土地以山地居多,自然資源較少,以林木為主,具有獨特的高山氣候,適宜發展優質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2005年全鄉有高山蔬菜共1670畝,其中青椒920畝、香芋200畝、西瓜500畝及四季豆等。西茂山現代自然生態農業開發場“有機豬肉”和“有機田魚”已通過了中國有機認證中心的認證,“有機水稻”結果測試也達到了有機標準。成立了三個專業合作社即西岙鄉綠健果蔬禽畜專業合作社、西岙鄉高山蔬菜合作社和家家樂禽畜合作社。
西岙鄉牛業發展有較好的優勢和較長的歷史:有廣闊的山場、大量的山邊田地退耕還林有草地多,西岙陳茶山牛市場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成型、有一支專門從事販牛生意的中介隊伍,同時也帶動了養羊業,促進了西岙鄉畜牧業發展。牛業已成為該鄉的特色產業。
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017萬元比上年874萬元,增長率16.4%,其中農業收入629萬元比上年508萬元增長率23.8%,人均收入扶貧監測數據為3227元,比上年的2525增長21.75%。全年外出勞動力為2369人,外出人員主要從事小買賣、小加工和打粗工為主,主要分布在溫州地區內,外省的主要在江蘇、山東、雲南等地,外出收入達到872萬元。

城鎮建設

對於西岙鄉這樣一個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滯後而長期貧困的鄉來說,政府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改善生存環境、發展經濟。西岙鄉堅持“抓住機遇、積極爭取、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進一步加快發展。西岙鄉繼通鄉公路路面改造,完成通鄉水泥路10多公里;爭取廣電項目,使鄉內8個行政村的有線電視完成聯網改造,使得民眾生活內容大大豐富,使村民的信息獲取量大大提高。
與永嘉縣各鄉鎮相比,西岙鄉的基礎設施走在前列。繼坭坑村基本完成舊村改造後,西岙村也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投入20多萬元,中心街拆建順利、水泥路澆築全面結束,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各村自來水經受了嚴竣的考驗,大多的村都無法正常供水,為此,西岙村和泥坑村都投入了2萬多元,積極尋找水源,完善自來水工程。投入5萬元對鄉中心國小進行維修和附屬設施的建設,現各學校辦公條件進一步得以改善;投入7萬元對柴皮、坭坑、白石坭等村的衛生社區服務點進一步完善。至此,西岙鄉實現了村村通路、通水、通標準電、通電視、通程控電話的目標,不但在量上實現了村村通、而且在質量上不斷提高,全鄉人民的居住環境得以大大改善,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西岙鄉西岙鄉
經過努力,西岙鄉完成了11個行政村全部通康莊工程的目標,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交通落後的面貌。平坦、暢通的水泥路將讓西岙鄉人民更快走上致富之路。西岙鄉黨委政府2002年起,緊緊抓住“欠發達鄉鎮”的扶持政策優惠大好時機,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穩中求進”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一個原本公路設備較差現一躍成為村村通水泥路的鄉。這是西岙鄉基礎設施建設史上一項歷史性的突破。這對促進全鄉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大加快西岙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社會事業

由於西岙山高氣候寒冷,農業開發風險大,農業經濟增收不穩定,受天時地利市場等客觀素質影響大,嚴重製約著該鄉經濟的發展。根據該鄉的實際情況,依託生態優勢,走生態脫貧,生態致富之路,既是西岙的鄉情和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西岙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必然選擇,西岙鄉在2005年就制定了創建省級生態鄉的實施方案。
按照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西岙鄉緊緊抓住機遇,結合生態鄉創建加強生態環境整治。借“康莊工程”建設之機,實現“路面硬化”。以“十百工程”為動力,加強村級環境的美化和管理,做到了“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村莊綠化”。在坭坑村通過市級整治驗收的基礎上,西岙鄉整治了西岙村和郭坑村,按照生態鄉創建的要求在坭坑和西岙村開展生態村創建。
西岙始終以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村形象,擴大農村知名度為根本,把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場、生活垃圾處理場等環境基礎設施為重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創生態鄉”工作。在基礎設施上,做到柴皮、橫彭等六村的“路面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坭坑村已經通過了生態村驗收。西岙鄉山清水秀、綠樹成蔭,植被覆蓋率高達到90%,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2007年西岙鄉獲得省級生態鄉金名片。

大事記錄

1982年,投資13萬元,建成西岙鄉人民政府綜合辦公樓;1983年,完成第一輪土地承包;1985-1986年,先後先後共集資48萬元,建成永縉公路西岙鄉境內路段,實現轄區內3個行政村通車; 1988年,實現村村通電;1996年底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長度33公里,總投資400餘萬元;1999年,完成第二輪土地承包;2003年行動電話開通,縣鄉有線電視聯網;2004年,接入中國電信寬頻網路,數字互動電視開通。

生態建設

西岙鄉山清水秀、綠樹成蔭,植被覆蓋率高達到90%,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2005年鄉黨委、政府根據該鄉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創建省級生態鄉的實施方案,依託生態優勢,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走生態脫貧,生態致富之路。2006年開始著手建設硬體設施如污水處理池、垃圾中轉站。
西岙鄉特種養殖場西岙鄉特種養殖場
為了營造生態鄉建設的良好氛圍,鄉黨委政府開展多方位、深層次地宣傳,在鄉主幹道旁製作安裝了圖文並茂的生態宣傳標牌,在醒目處刷寫了有關生態建設固定宣傳標語口號。並立足實際,科學規劃,編制了《西岙鄉生態建設規劃》,同時充分利用各村的康莊工程建設、“十村示範、百村整治”等活動為載體,推進生態鄉建設步伐。西岙村獲得了縣、市級生態村的稱號,坭坑村和郭坑村獲得了縣級生態村的稱號。
2007年,該鄉喜獲得省級生態鄉金名片。省級生態鄉這張金名片的取得,為該鄉創建全國優美環境鄉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西岙村辦公樓(西泥線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