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橋

西山橋

西山橋,位於建德市乾潭鎮梓洲村的西山橋,為南宋時期橋樑,距今已有743年。留有“鹹淳歲在乙丑”的題記。

西山橋是一座條石折邊單拱橋,全長18米,寬3.7米,高5.5米,拱跨度11米。橋面是用石板鋪接而成。拱是以石條用聯鎖式砌法,橋呈五邊形,第邊以6根豎向石條上頂2根橫向石條為一組,共五組,38根石條構成拱架,然後用青石鋪砌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山橋
  • 出土地點:建德市乾潭鎮梓洲村
  • 所屬年代:南宋鹹津元年(1265)
  • 橋的構造:拱橋
  • 橋長:18米
橋體介紹,文物級別,梓州八景之一,

橋體介紹

西山橋
橋拱兩旁雜草叢生,沒有精美刻石,沒有護手欄桿,橋下清流潺潺,過橋村民三三兩兩,乍一看,西山橋顯得十分簡樸而安靜。但是到了橋底,仰頭一看,才發現這座古橋內大有文章,橋下石拱看似五邊形,每邊用六根豎向石條頂兩根橫向石條形成,細數共有38根,中間的橫砌條石長短不一,不同趙州橋拱的單一橫向發券,也不同於洛陽橋拱的單一縱向發券,自成一派,個性顯然。據資料顯示,這種折邊形橋型始於漢代,流行與兩宋,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同形,在梁架拼合聯接技術上有較高的力學平衡要求,架設難度很大,在古時候十分少見,而像西山橋這樣橋身保存如此完好並且能夠研判年代的更算的上是其中的鳳毛麟角了,在中國橋樑史的研究上是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歲月流逝,西山橋雖然仍舊樸實無華的躺在那裡,但是它飽經滄桑的身軀卻在歷史長河中煥發出了新的價值。

文物級別

2001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5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西山橋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梓州八景之一

梓州勝跡是爐烽,架排青接大空。玉柱昂霄丹鳳宿,溪邊垂釣峙西東,光照白璧山舀日,石渡橋橫勢跨虹。東塢嶺高龍未到,西山山外夕陽紅。”這首出自明代詩人翁合老的《梓州八景》在當地的老輩人當中廣為流傳,這其中的垂釣之溪便是西山下的梓州溪,而詩中所寫“石渡橋”便是橫跨梓州溪的西山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