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旺季(3月1日-11月30日)70元/人次,淡季(12月1日-2月28日)45元/人次;學生證享受優惠票(旺季45元/人次,淡季35元/人次);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費,1.2-1.4半價優惠,軍官證、士兵證、壽星證等國家認可並在免票範疇之中的,實行免票政策。
最佳旅遊季節
3-11月。春秋季節,溫度適宜,適合出遊;夏季山中清涼可以避暑;冬季景色略顯蕭瑟。
交通信息
旅遊專線:
在火車站東廣場解放飯店門前乘坐306路公車西安到秦兵馬俑的旅遊專線汽車。發車時間7:00-18:00,間隔10分鐘。到【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站下車,票價6元,約45分鐘到達。
公交:
1、在火車站東廣場解放飯店門前乘坐高速915路中巴車,發車時間每趟間隔5分鐘,車票6元,乘車時間約為45分鐘,至【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站下車。
2、在火車站東廣場解放飯店門前乘坐低速914路中巴車,發車時間每趟間隔5分鐘,車票5元,乘車時間約為1小時,至【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站下車。
3、由西安火車站乘西安-渭南途經臨潼客運中巴,可至【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站下車。
計程車:
在西安火車站可以租車到驪山,租車費用約為180元/單程,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車時應跟司機說清楚是前往驪山景區,而不要被拉到其它人造景點,耽誤到驪山的遊覽。
自駕車:
從西安自駕車前往驪山,可沿西臨高速公路前行,行程約24公里(經過灞橋收費站,路橋費用10元/輛)。道路狀況良好,在非交通高峰時期,車輛較少,車速可達60公里/小時,只需30分鐘即可到達驪山。
地理環境
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 1301.9米,由東西秀玲組成,山勢逶迤,樹木蔥蘢,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而得名。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上山有台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斑虎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念西安事變而建。過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側,整個華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繡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相傳,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故此稱之為降聖閣,也叫朝元閣。殿內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亂”時,像的正身被燒裂,雙手也被盜,現玉像保存在陝西博物館內。由老君殿轉往東,就到西繡嶺第二峰上的“老母殿”。此殿是為歷史傳說中的女蝸而建的。再往東便到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台。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
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當犬戎攻入驪山,
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過了烽火台後往東即到東繡嶺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衝擊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據傳,該寺建於唐開元年間,用造華清宮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接著來到位於東西繡嶺之間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橋”。據說,此橋為唐代所建,是一座長5 米,寬2.4米,高5米的單孔石拱橋。相傳,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趕考行至此橋,得仙人指教,幸運考中,此橋由此名“遇仙橋”。
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周幽王在此建驪宮,秦始皇時改為“驪山湯”,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唐太宗營建宮殿取名“湯泉宮”,唐玄宗再次擴建取名華清宮,因以溫泉為特徵,又稱華清池。1982年4月基建開挖地基時發現唐華清宮御湯建築遺址。經考古專家發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麵積內發現5個湯池
遺址,並確認它們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和星辰湯,分別為皇帝、貴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遺址。在這些遺址上建成“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於1990年10月正式開放。華清池內的五間廳是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時,
蔣介石住地。
唐代鼎盛時期的華清宮在““安史之亂”(8世紀中葉)後規模大為縮小。今天的華清池是在清代建築的基礎之上經過多次修繕、擴建以及發掘復員唐代亂”、擴建以及發掘復員唐代遺址後形成的。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積85560平方米,分為東區、西區和中區。現在驪山加強了植樹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遺址也得到保護。現在山下建有華清池公園 ,溫泉療養院,山上有
纜車連線老母殿和
烽火台,山中景色可盡收眼底。
驪山風景秀麗,自古至今,一直是旅遊者嚮往的遊覽勝地。
相關軼事
1949年2月中旬,我所在的第一野戰軍第四野戰醫院離開韓城,經澄城、白水、蒲城、涇陽,於5月抵達三原,接收陝中戰役的傷員。六月初,全院攜帶傷病員,經高陵移住臨潼,分別住在南屯、臨潼縣城的華清池及雨金鎮,陸續接收扶眉戰役和進軍大西北的傷員。
到臨潼後,搶救傷病員之餘,我們遊覽了這裡的名勝古蹟:烽火台、坑儒谷、老君殿,當然還有“雙十二事變”後的遺蹟。那時,“兵諫亭”上書“正氣亭”,旁邊是一條由山下蜿蜒而上的簡易道路,附近的山崖上鐫刻著為蔣介石歌功頌德的摩崖石刻。山下五間廳旁的路邊,建有一排平房,據說國民政府負責保衛蔣介石的侍衛,就住在這排房間中,現在是我們的護士住在這裡。
在臨潼,最讓我們留戀的還有華清池旁的“大眾池”,之所以稱為大眾池,的的確確是為勞苦大眾而設的浴池。浴池的水是由溫泉流出的熱水,且常年開放,不分日夜。雖然它設施簡陋,在男浴池中,只有幾塊擱置衣物的大石,但它的方便、不收費,供附近廣大老百姓享受著。
1950年10月26日下午,我們醫院奉命離開臨潼,接著赴朝鮮參戰。在朝鮮戰場的日日夜夜,工作十分緊張,長時間無法洗澡,每當渾身瘙癢之時,就不由懷念起驪山腳下的大眾浴池。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到臨潼故地重遊,特別去看大眾浴池,然它已失去了蹤跡。在原先大眾浴池的地址上,建起了公共浴池,是收費的,且按時開放。到了六十年代連公共浴池也拆除了,代之以很多富有文雅氣息的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名稱。這時不菲的門票,更讓人想起那不收費的大眾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