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簡介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0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8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校本部在職教職工5635人,專任教師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餘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188名,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研究所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製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為我國最早設定的製冷本科生專業,在國內同類學科中率先被批准為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961年培養出我國首批本科畢業生27人,1964年培養出首批研究生3人;1992年全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所屬二級學科評估中,本學科點在全國高校同類學科中被評為第一名;1998年首批被批准為“長江學者”設點單位;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近半個世紀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兩千多名製冷與低溫工程專業的高級技術人才。是全國高等院校製冷學科發展研討會的發起單位,在我國最早、最系統地編著了製冷與低溫工程專業教材,共編著了專業教材、專著40餘本。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和技術研究論文700多篇,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9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餘項。
研究所現有教職工18名,其中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名,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5名),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2名;有烏克蘭工程自動控制科學院通訊院士1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名,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陝西省“三五”人才1名。
近5年來,研究所獲國家級科技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出版教材與專著12部,完成了國家“十五”規劃教材《製冷與低溫原理》的編寫,學科主幹課程“製冷與低溫原理”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製冷與低溫裝置》列入“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研究所目前在讀碩士生和博士生100餘名。在國內外學術和技術刊物上發表的300餘篇論文中,有80餘篇被EI和SCI收錄。類環狀流微膜蒸發板翅式冷凝蒸發技術的發明專利技術套用於產品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獲2001年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為我國太空飛行器空間環境模擬試驗系統研製的膨脹機組成功地用於“神舟號”載人太空飛行器發射前的熱真空試驗,該項目作為“載人太空飛行器空間環境試驗設備研製”課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超導體及其多孔塗層在超流液氦中的傳熱性能”199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是當年全國製冷及低溫工程學科唯一的獲獎論文。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製冷及低溫系統熱物理過程及其智慧型控制、製冷領域節能與環保、制冷機械工作過程與可靠性,具體的研究內容有:1.製冷及低溫系統熱力循環的改進及新循環的開發;2.製冷及低溫工質兩相流及其傳熱特性;3.低溫制冷機與新型製冷技術;4.製冷及低溫裝置運行的參數測量及智慧型控制技術;5.製冷及低溫工程中的設備的研製及技術開發;6.製冷及低溫系統最佳化。
研究所實驗室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擁有600多萬元的齊全設備和儀器,有十餘種用於教學的實驗平台和十餘台用於科研的實驗平台,為教學和科研試驗提供了優越的實驗條件和先進的測試手段。實驗室還設有“製冷與低溫教學實驗、實習校內基地”、“院教學實驗中心基地-流量計標定教學實驗和低溫溫度感測器標定實驗台”,為專業的基礎課教學實驗、教學實踐及創新實踐提供很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