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東漸與東亞》是一本2022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 [日]川原秀城,譯者是毛乙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學東漸與東亞
- 作者:[日]川原秀城 編
- 原作品:西學東漸と東アジア
- 譯者:毛乙馨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7月29日
- 頁數:340 頁
- 定價:7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2031164
《西學東漸與東亞》是一本2022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 [日]川原秀城,譯者是毛乙馨。
《西學東漸與東亞》是一本2022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 [日]川原秀城,譯者是毛乙馨。 內容簡介本選題為研究論文集,涉及16世紀晚期以來西方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傳教過程中所帶來的哲學思想與科學技術的傳播,...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編寫的《西學東漸與東亞近代知識的形成和交流》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出版史國際學術會議的成果結集。收入《西學東漸與東亞近代知識的形成和交流》的成果,分別圍繞“西學東漸與文化交流”、“...
《西學東漸:中日近代化比較研究》是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渡邊與五郎。該書論述了西學東漸在中日兩國的狀況。揭示了若干中日近代化建設的鮮為人知的事實。作者簡介 渡邊與五郎,男,1936年2月生,教授,商學博士、文學碩十,吉林師範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東亞...
《東亞與歐洲文化的早期相遇——東西文化交流史論》是張西平、羅瑩從更廣闊的歷史背景,從整個東亞的角度編輯的一部研究東西方的早期文化相遇的論文。從文本出發揭示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的實際歷史過程,同時還從傳教士在翻譯西方的書籍時創造了大量的漢語新辭彙著手做了歷史語言學研究。內容介紹 這本《東亞與歐洲文化的...
東亞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9月,是我校新成立的研究所之一。 ddfd東亞研究所的科研條件十分優越,擁有全國高校最大的日文及各種外文書庫,並一直與日本各研究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學術聯繫,為科研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dfdf本所自成立以來,已經承擔了國家級研究課題1項(西學東漸中日比較研究,正在進行),吉林省教育廳...
《西學東漸與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1996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朱國仁。內容介紹 主要探討問題是: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不是就是“西方化”?它同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官學”、“書院”等近代以前的“高等教育”有無聯繫?它同中國近代的文化變遷是什麼關係?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呢?在近代化...
第1講 西學東漸與新詞創造(中國):鴉片戰爭前後到清末民初 第2講 西學東漸與新詞創造(日本):蘭學到洋學 第1講 西學東漸與新詞創造(中國):明末清初 第2講 西學東漸與新詞創造(日本):蘭學興起與新詞創造 第2講 西學東漸與新詞創造(日本):轉型期漢譯西書的影響 第5周單元作業 第5周 單元...
第五編 新時期、新學人與新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文學交流新腳步(1978-2000)第一節 新時期以來中國大陸海外“留學熱”第二節 中國比較文學的海外互動 第二章 西方文學批評方法的引進 第一節 “西學東漸”與人文社科翻譯 第二節 80年代西方理論批評方法的引進 第三章 在美台灣學者與中國比較文學 第一節 80年代...
西學東漸與中國哲學 ——以分析哲學與中國哲學的關係為視域 儒家政治哲學之現代命運 ——“五四”運動90周年的思考 現場討論 中國語境中的西方學術研究 中國語境中的西方都市文化研究 “西方”經濟學在東亞 ——以台灣經濟學界為例 葛蘭言何故少有追隨者?施特勞斯的啟示 現場討論 西學在現代中國的效果歷史 個人主義...
第二節 近代東亞燈塔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近代東亞燈塔空間體系的評價指標 第四節 燈光射程與東亞燈塔空間體系分析 小結 第二章 鏡鑒英美:東亞燈塔資金的徵集與分配 第一節 近代東亞燈塔資金的制度背景 第二節 東亞燈塔資金的徵集 第三節 東亞主要燈塔資金的分配 小結 第三章 西學東漸:近代東亞航道...
《國際漢學。第24輯》是2013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內容簡介 《國際漢學(第二十四輯)》主要內容包括:跨越傳統的看法——德國漢學家郎宓榭訪談錄、“西學東漸與東亞近代知識的形成與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專欄、清末哲學譯介熱述論、“鍍金鳥籠”里的吶喊:郭實獵政治小說《是非略論》析論、傳...
本書對“東方現代化”的概念進行了深刻闡釋,從社會學的視角以中國的經驗為例探討了東亞社會現代化的路徑與經驗。圖書目錄 導論社會學與中國經驗 一什麼是社會學?二社會學的基本假設和經驗基礎 三中國經驗的形成及對中國社會學的意義 第一編西學東漸與中國社會學的產生 第一章啟蒙與西學東漸:社會學的產生 一...
《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十六世紀以後的東亞》是日本關西大學召開的由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教育研究中心(ICIS)、出版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出版史國際學術會議的成果續集。收入《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十六世紀以後的東亞》的成果,分別圍繞“出版文獻與文化交流”、“西學東漸與中國出版”、“語言接觸與文獻翻譯”、“東亞的...
這一歷史時期,無論是經世之學還是實測之學,都比宋元時期具有更加豐富的社會內容,特別是隨著“西學東漸”而在科學領域開創了重實踐、重驗證、重實測的時代新風,把重經驗的歸納法和重理性的演繹法結合起來,這是宋元“格物遊藝之學”所不具備的。(3)從清代道(光)鹹(豐)到同(治)光(緒)年間,既是...
17. 2016年起為中山大學哲學系的心性現象學和西學東漸研究平台成員。18. 2016年8月隨同梅謙立、朱一文、潘大為一起參加歐洲漢學大學做報告。19. 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學參加全國古希臘羅馬哲學大會,並以“真理與本原——對《形上學》第二卷中的“aletheia”之探討”為題做學術報告。20. 2016年9月參加中山大學...
從東亞視野論《性理大全》的意義:以韓國與越南的流傳比較為中心 西學東漸與書籍交流:近代越南《新訂國民讀本》的歐亞旅程 接受、改編、創新:《三字經》在古代越南考論 求經、刊刻與傳承脈絡:漢文律藏在越南 ——以18世紀名僧性泉往鼎湖山求經為例 偽經和善書在越南的流傳 ——以儒佛道三教與民間信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