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贛州西大街)

西大街,又叫西門大街,是一條與南大街(古名陽街)一般古老的橫街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大街
  • 又稱:西門大街
  • 位於:城區北部
  • 古名:陽街
地理環境,鹽業特色,歷史人文,

地理環境

自古南北為縱,東西為橫,故相對於南北走向的陽街而言,此街東西橫於陽街而得名。現位於城區北部,今西津路西段,即田螺嶺路口至西津門一段,與西郊路相接,並有西河人行橋通水西鄉。
西大街,歷史上是僅次於東大街的繁華商業街,小客棧、小雜貨店、豆腐店十分多。而且它還遠比南大街有著多得多的古韻味。因為它東西兩頭均連線碼頭,貨物流行,商賈繁忙,自然是個熱鬧之地。更何況附近不遠處有著皇城、郁孤台這些人文勝地。從贛州府治中的府城圖中可以看到,西津門外與涌金門一樣,也有接官亭,“水步石階、鼓亭俱全”,昭示著北邊來往的官員們從涌金門出入城,南邊來往的官員們從西津門出入城。

鹽業特色

西大街最值得書寫的東西是鹽。它與西河浮橋連線部分的碼頭俗稱鹽碼頭,西津門內有鹽倉巷、鹽官巷,外有鹽碼頭,無不與鹽相關。可見,這是當年鹽的運輸、泊岸與管理、經營重地。鹽,關係到國計民生,所以,中國歷史上一向視鹽如同大米一般重要,長期屬於官府掌握調劑之物。想想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惟有鹽沒法就地取材。而鹽往往要從沿海地區(部分地區也有岩鹽,有限)製作、運輸過來,鹽的獲取之艱難,勢必造就了鹽的商品價值優勢。
西大街北面的鹽倉巷,無疑是鹽之倉庫;南面的鹽官巷,則應該是鹽務官們公務之地或居所。對稱於糧務官,中國自漢以來就有鹽務官之職,漢稱鹽鐵官、魏稱司鹽都尉、宋稱都轉,元稱鹽鐵使,明稱鹽運使,便是衙役中也有專司鹽務的鹽捕。兩條巷關係著鹽,足可見鹽在贛州的地位之重要。古時候,贛州城的食鹽之來源主要有二,一是從會昌筠門嶺或南雄運來的粵鹽(俗稱簍子鹽,因用簍子背來),另是通過贛江溯流過來的安徽淮鹽,而且以後者為主。

歷史人文

在菜市場的對面,有一深宅可通鐵盔塘,住著姓蔡的一大戶人家。謝宗瑤老先生見過這位蔡先生,甚至記得他的名字叫蔡世信,是清代留下的贛州籍最後一個進士,解放前才去世。可惜缺少傳記,我們沒有更多的軼事可以介紹,只有其住宅大門額的“市隱之居”幾個大字飄逸著一種超脫精神。
西大街的東端郁孤台南側,在清代建有陽明書院及萬壽宮兩座著名建築。陽明書院建於當年王陽明講學處,乃紀念王陽明而為,1933年改為省立贛縣女子師範學校,1949年8月14日,併入贛州市師範;萬壽宮的作用是“闔郡文武,每逢慶祝,於此拜闕”。
今天,這兩座建築均無從尋找,只在府城圖上留下了它的諾大地位,供後人無邊想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