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經幢,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質。由頂蓋、幢身、基座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兩座。一號幢通高263厘米,二號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額3個大字“相勝幢”,第一行題款分別記明:明弘治十四年、十五年興善寺的沙彌巴答那征、比丘師圓寂,在塔院墓地造幢,主持者皆為党項人平尚吒失領占。幢身七面刻西夏文楷書《佛頂尊勝陀羅尼》,第八面刻發願者人名,其中不少為党項族姓氏。是迄今所知使用西夏文最晚的文物之一。1962年出土於河北省保定韓莊,現存保定市蓮池公園。
經幢 石幢 西夏文 研究 明代 刊名 0453-2899 考古 [1] 參考資料 1. 關於明代西夏文經幢的年代和石幢的名稱問題 .中國圖書館網[引用日期2014-06-23] 詞條...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記錄西夏党項族語言的文字。屬表意體系,漢藏語系的羌語支。西夏人的語言已失傳,跟現代的羌語和木雅語關係最密切。西夏景...
西夏文經幢,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質。由頂蓋、幢身、基座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兩座。一號幢通高263厘米,二號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
《關於明代西夏文經卷的年代和石幢的名稱問題》是一篇1979年發布的文章,李範文著。...... 對河北保定韓莊出土的明代西夏文經幢石刻和故宮博物院所藏明代西夏文經卷...
保定韓莊出土的西夏文經幢,顯示遲至明朝中葉,有党項人的後裔在河北境內聚族而居,並且仍在繼續使用党項的語言文字。 [16] 青海的誤認 ...
蓮花池石刻眾多,共有歷代各種碑刻100多件,如唐碑、西夏文經幢,元代道碑、明代王陽明詩碑、蓮花池書院書法刻石,乾隆等皇帝御筆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