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官制

西夏是党項羌建立的國家,創建者為拓跋部的李元昊。党項早在隋代開始“歸化”中原王朝,李元昊的先祖在唐代被封為夏州定難軍節度使,賜姓李。元昊之父德明也曾被宋朝封為西平王。李元昊於公元1038年稱帝,國號大夏,因其在遼、宋西面,故史稱西夏。西夏以興慶府(今銀川市)為都城,統轄包括今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和內蒙的一部分地區。元昊自稱“兀卒”,也就是“青天子”,意與宋朝“黃天子”並列。在西夏建國前後的十多年中,李元昊在原夏州政權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模仿唐宋官制的官僚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夏官制
  • 類型:官制
  • 隸屬:西夏
  • 創建者:拓跋部的李元昊
基本信息,歷史演變,

基本信息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書,曰樞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開封府,曰翊衛司,曰官計司,曰受納司,曰農田司,曰群牧司,曰飛龍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學,曰漢學。
中書主管行政,其屬有侍郎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舍人司諫等官。樞密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主管國家兵防邊備,其屬有樞密、同知、副使、僉書、承制等官。三司主管國家財政貢賦,其屬有正使、副使、鹽鐵使、度支使等官。御史台主管司法監察,其屬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殿中御史、監察御史等官。
開封府是因襲宋朝管理國都事務的衙門名稱,此處是指管理西夏都城興慶府衙門,其屬有六曹、左右軍巡使、判官、左右廂公事幹當等官。翊衛司主管宿衛軍,其屬有馬步都指揮、副都指揮及諸衛上將軍、大將軍。
官計司主管官吏的調動增補。磨勘司主管官員的銓選考績。受納司主管倉庾貯積給受。農田司主管農田水利和平易物價,其屬有司農卿、少卿、丞、主簿等官。群牧司主管畜牧業,其屬有制置使、副使、都監等。飛龍院主管御用馬匹,同時兼領“防護宮城,警捕盜賊”之事。文思院主管供應皇室衣飾服用。蕃學、漢學負責教習蕃、漢官僚子弟。

歷史演變

北宋仁宗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元昊又增設尚書令一職,總理西夏國一切庶務。尚書令是名副其實的宰相,改變了西夏早期官制中百官無首的狀況。同時又改宋朝二十四司為十六司,即經略司、正統司、統軍司、殿前司、皇城司、三司、內宿司、巡檢司、陳告司、磨勘司、審刑司、農田司、閤門司、群牧司、受納司、承旨司。毅宗時期,西夏官制進一步調整。中書機構設各部尚書、侍郎,又增設南北宣徽使及中書、學士等官。這些變化使西夏官制與中原王朝官制更為接近。
西夏除模仿中原王朝官制外,還保留了原有“蕃官”體系,如寧令(大王)、謨寧令(諸王)、祖儒(大首領)、呂則(首領)、樞銘(副首領)等官稱。蕃官的設定,目的在於保證党項貴族在中央政權中的主導地位。據《西夏書事》記載,蕃官還有昂聶、昂星、謨個、阿尼、芭良、鼎利、春約、映吳、廣樂、丁弩等稱謂,由於西夏文獻散失過多,今天已很難詳其全貌。此外,由於宋朝與西夏的交往,有關宋代文獻中還保留不少蕃官的名號,如葉令吳聿、領盧、丁拿、旺精、令能等。這些稱謂大多為使節名號,反映出蕃官體系在西夏與宋的交往中有重要的職能。
西夏後期官制更趨複雜,且有上、次、中、下、末五品司之分。上等司主要是對持文武二柄的中書、樞密。次等司主要是主管監察、宗教及負責宮廷、京城事務的機構。中等司主要是管理經濟的部門和行政事務機構。下等司主要是管理邊區的機構。末等司主要是管理手工製造業的機構。此外還有不入品司。
西夏重視佛教,佛教中的高級職銜有帝師、國師、法師、禪師等。帝師地位僅次於皇太子,國師地位也在中書、樞密之上。管理佛教事務的機構稱功德司。有僧眾功德司、出家功德司和護法功德司。三個功德司與御史台並列次等司,可見佛教在中央政權中的地位。
西夏地方行政分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除州縣之外,也有府、郡設定。郡設於邊防要地,多以諸王鎮守,如蕃和郡(肅州)、鎮夷郡(甘州)、五原郡、靈武郡。府有興慶府、西平府,號稱東、西京,設官仿自宋朝,在甘州同時設有宣化府,負責處理對回鶻、吐蕃等族的宣撫事宜。府州郡縣也依據職事繁簡及地理位置重要與否分為上、次、中、下、末五等。
在地方行政上,西夏仍保留較強的軍事管理特色,地方官多由部落首領充任,並擔任軍事職務,軍權與行政權常常混一。西夏地方軍有兩廂十二監軍司的設定,即把全部地域劃分為左右兩廂,每廂統六個監軍司,十二個監軍司分駐於重要州府,從而把全境分為十二軍區。十二監軍司共有兵員50餘萬。每一監軍司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各一員,例由党項貴族擔任。下設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等若干,由党項和漢人混合擔任。監軍司長官實際上成為地方一個區域內的軍政總管。西夏這種軍事管理特色是當時西夏與左右強國為鄰的形勢決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