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侯,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農業,工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交通,體育與文化,旅遊景點,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唐虞之世,市地屬二苗。
夏、商時,市地屬荊州之域。
西周時稱鄂,為鄂侯領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粵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市地為楚國鄂王轄地。
春秋戰國屬楚、秦。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東及江南置江夏郡,從此鄂縣南移屬江夏,江夏郡統有鄂、下雉等14縣,市地在鄂縣境內。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羡、潯陽六縣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陽新兩縣之間的下雉縣境內。魏黃初四年(223年),
孫權將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縣、陽新、沙羡、沙陽、高陵等七縣屬地,市地在武昌、鄂縣、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併,仍為武昌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
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潯陽。安帝義熙八年(412年),下雉縣併入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為永興,市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
梁置西陵縣於此,後廢。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九國興起,市地在
吳國境內。公元905年,吳王
楊行密將永興縣和武昌劃出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採礦、開爐冶煉,市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五代十國時市地在鄂州武昌縣、永興縣境內,梁唐時屬吳、晉、漢、後周北宋初時局
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縣。
宋至民國市地隸屬興國路、興國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縣。
民國16年(1927年),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市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大冶縣;1938年改屬第一專署。民國27年(1938年)大冶淪陷,日軍在大冶建立偽政權,盜稱”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並在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建置”石黃示範區”,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至毛鋪等地。
民國31年(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14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民國37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併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
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定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
1949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
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
1979年黃思灣區、陳家灣區、石灰窯區合併為石灰窯區,1979年底西塞山公社劃入,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鎮劃入石灰窯區。
2001年,根據國家民政部要求,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12月16日正式掛牌。
1996年,石灰窯區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約19萬人。轄5個街道、1個鎮、2個鄉。區政府駐醫院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灰窯區常住總人口244035人,其中:下窯街道26754人,上窯街道32879人,陳家灣街道49695人,石料山街道56503人,黃思灣街道43120人,河口鎮19103人,西塞山鄉13804人,黃荊山鄉2177人。
2001年12月16日,石灰窯區正式更名為西塞山區。【《民政部關於湖北省黃石市石灰窯區更名為西塞山區的批覆》(民發[2001]301號 2001年10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號檔案,黃石市人民政府黃政文[2001]78號檔案】
2004年末,西塞山區總人口220765人,轄6個街道、1個鎮,39個居委會和16個行政村(湖北地名網數據)【黃石政府網數據:人口220538人,共有40個社區、16個行政村,1608個居民小組、103個村民小組】。
2005年末,西塞山區轄6個街道、1個鎮:臨江街道、八泉街道、陳家灣街道、澄月街道、黃思灣街道、西塞街道、河口鎮。共有39個居委會和16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塞山區常住總人口233708人,其中:臨江街道28265人,八泉街道27692人,陳家灣街道53129人,澄月街道59384人,黃思灣街道34596人,西塞山街道12741人,河口鎮17679人,冶鋼農場222人。
2012年4月19日,西塞山區撤銷臨江、澄月、陳家灣、八泉、黃思灣五個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
2000年,石灰窯區轄5個街道、1個鎮、2個鄉,總人口24.4萬人。
2004年底,西塞山區轄6個街道、1個鎮,40個社區、16個村委會,1608個居民小組、103個村民小組。2012年
大部制改革後,轄一個省級開發區和2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下轄街道辦 | 面積 |
---|
澄月街道辦 | 13.6平方千米 |
陳家灣街道 | 5平方千米 |
八泉街道辦 | 8.41平方千米 |
臨江街道辦 | 11.49平方千米 |
黃思灣街 | 9.4平方千米 |
西塞街道 | 16.5平方千米 |
河口鎮 | 48平方千米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石市地跨東經114°31′—115°30′,北緯29°30′—30°5′,西塞山區位於
黃荊山北麓,黃石市東部。西塞山區東起河口鎮牯牛洲,與陽新縣韋源口鎮交界,西止白塔岩,與下陸區和團城山開發區為鄰,南依黃荊山,與大冶市汪仁鎮相連,北與黃岡市的浠水縣、蘄春縣隔江相望,西北與黃石港接壤。全境東西長22.9公里,南北寬9.945公里。總面積112.3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9.95平方公里,城郊62.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塞山區地處幕阜山北側,為
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為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氣侯
西塞山區地處中緯度,太陽輻射季節性差別大,遠離海洋,陸面多為礦山群,春夏季下墊面粗糙且增濕快,對流強,加之受東亞季風環流影響,氣候特徵為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能豐富,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亞熱帶東亞大陸性氣候。西塞山區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時,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時數的31℅-63℅。境內多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17米。全境氣候溫和、濕潤,冬寒期短,水熱條件優越。西塞山區但由於大氣環流、地形、季節變換,氣候各要素年際、年內變化較大,因而
倒春寒、大暴雨、強風、伏秋連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西塞山區是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煤炭、鉛、鋅等五大類25種,其蘊藏量在中國占據重要位置。
生物資源
黃石植被種類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種類有:裸子植物7科18屬30多種,
被子植物150多種300餘屬2000餘種,
蕨類植物有18科30多屬60餘種,還有藻類、菌類、地衣、苔蘚等各類植物。全市被子植物占絕對優勢,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葫蘆科、莧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種為最多。
水資源
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
鄂州市艾家灣,下迄
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全湖水系、還有
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全市最大的水係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
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
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
保全湖水系570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共有25.8萬人。西塞山區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
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綜述
2012年,西塞山區地方生產總值實現140.19億元,同比增長14 %;固定資產投資46.29億元,同比增長15%;區統規模
上工業增加值16.48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收入8.15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2億元,同比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9.2%。
2013年,西塞山區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56.1億元,增長8.3%;固定資產投資60.66億元,增長31.2%;區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03億元,增長16.3%;財政收入9.53億元,增長17%,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4億元,增長23.5%;第三產業增加值50.49億元,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58億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5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8534元,增長12%。
農業
2010年,西塞山區將河口龍泉湖墾區劃為農業示範園區,定名為龍泉湖現代農業示範園。該園區北靠黃荊山,西接黃金山開發區,東連長江黃金水道,南臨大治湖,是西塞山區重點開發建設的五大園區之一,也是黃石市著力打造的唯一農業現代化樣板基地。示範園規劃面積22.9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用地主要由村鎮建設用地、耕地、林地以及水域組成,共1215.62公頃,其中居民居住用地、教育用地、行政辦公用地以及工廠等建設用地共85.62公頃,占示範園總面積的7%;耕地、林地等面積為1057公頃,占示範園總面積的87%;水域面積共73公頃,占示範園面積的6%。園區範圍內轄五湖、龍泉、濱湖、龍山、章山、新港、下段7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農業人口10528人。
工業
西塞山區是黃石市的中心城區之一,區內礦產資源豐富,礦產冶煉歷史悠久。區內擁有新冶鋼、鍛壓工具機廠、華新黃石分公司、十五冶金建設公司、美島服裝公司等30多家國家省市重點大型企業及500多家民營企業,已形成醫藥、化工、機械、冶煉、輕工、建材六大支柱產業,年工業產值近50億元,占整個黃石市工業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西塞山區3000多個商業網點遍布城鄉,上窯商貿區已成為輻射鄂東、贛北、皖南的小商品集散地。歷史上,西塞山區以盛產石灰而著名。近代,清光緒15年,湖廣總督
張之洞在西塞山區修建了”湖北鐵政局大冶鐵礦運道處修理廠”,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冶鐵廠、華新水泥廠、富源煤礦,從而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之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轄區內商賈雲集,後因日軍入侵而逐漸蕭條。
新中國成立後,西塞山區獲得新生。西塞山區除大冶鋼廠等企業外,國家在轄區內投資興建了湖北紅旗水泥廠、
湖北水泥機械廠、黃石鍛壓工具機廠等一大批國有中型企業。六十年代,區集體工業在”三就四為”方針指導下開始起步,先後開辦了煉油廠(檸檬酸廠前身)、無機鹽廠、紅光機械廠、電石廠、銀粉廠等十多家企業,檸檬酸、電石等產品填補了省、市產品空白。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西塞山區經濟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幹,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區屬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街道、鄉鎮工業發展迅猛。截至到2000年,區屬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6678萬元,是1979年的68.4倍,年均增長32.6%;其中街道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683萬元,占區屬工業總產值的24.1%,是1979年的1121倍;鄉鎮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4927萬元,占區屬工業總產值的51.5%,是1979年的286倍。此外,西塞山區校辦工業、民福工業、商辦工業、農口工業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2006年西塞山區實現地方生產總值76.1億元,同比增長14.4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22.8億元,同比增長8.58%;轄區財政收入可突破8億元,比2005年增加4億元,居全市城區第一,列縣(市)區第二;完成出口20128萬美元,同比增長47.34%,占全市出口總量的50.55%,列全省城區第二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89億元,同比增長55.43%。區統口徑2006年西塞山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2.3億元,同比增長14.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5.3億元,同比增長17.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7億元,同比增長90.76%;實現財政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30%,絕對額比上年增長5000萬元,增量是全市城區最高。轄區有民營企業1368家,其中工業企業474家,批發零售578家,住宿餐飲企業48家,服務企業90家,房地產企業11家,建築業企業2家,交通運輸業8家,其他160家。轄區民營單位從業人員65000人。轄區工業已形成冶金、機械、建材、醫藥生化、紡織服裝、煤炭採掘等七大支柱產業。區域經濟發展已形成工業發展為主導,商貿及三產業。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3年6月,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963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2所,普通中學138所(高中30所,國中108所),國小489所,特殊教育學校3所,幼稚園306所。全市在校學生總計50萬人,教職工總計3.1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2.58萬人。2013年,西塞山區標準化學校建設全面通過省級評估驗收。
衛生
西塞山區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繼續做好愛滋病、血吸蟲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
交通
西塞山區,是鄂東的交通樞紐。西塞山區水運上通漢渝,下達寧滬;公路連線106、316國道、宜黃高速公路和黃石公路大橋;鐵路與京廣、京九相聯,直達漢、滬、京、廣。
體育與文化
西塞山區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加快完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建立多元有效的文化事業投入機制,努力擴大西塞山文化品牌效應;積極探索民間文化體育協會組織發展形式,大力開展公共民眾文化活動,定期舉行桌球、登山等賽事;積極開展老年人文化體育活動,推進老年人事業。
旅遊景點
西塞山,海拔176.5米,歷史上就以其吳頭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險峻的地形集古戰場和風景名勝與一身。從東漢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前,發生在西塞山的戰爭達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觀賞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詩填詞近百篇,並在懸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園林部門從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著手進行遊覽小道、長廊、上觀亭、桃花亭、沿江鐵鏈護欄和
桃花古洞、古鉤魚台的維修建設。
桃花古洞位於西塞山北側臨江的陡壁間,洞高約3米,上圓下方,形如廟門,入內2米處被鐘乳石封閉,傳說是唐代詩人
張忠和隱居釣魚時休息或避雨躲風的地方。洞門刻有”桃花古洞”四個字。1985年,古洞必經之險道”一線峽”被拓寬,並安裝了90米長的鐵鏈護欄,以保障遊客安全。洞下是古釣魚台。
龍窟寺在西塞山東邊山下,是唐代遺址。1986年已部分修復。相傳寺內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來的
牡丹花,該地一賈姓人家丫頭逆主人之意助一窮秀才赴京趕考後屈死,功成名就後的秀才尋恩到此,丫頭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變成潔白芳香、艷色迷人,二戰期間該花被日本人搶走。
北望亭,位於西塞山北峰山巔。亭正門”北望亭”三字為樊稼生題寫。亭北面有對聯,上聯:騁懷今古千秋事;下聯:放眼乾坤萬里心。亭南面亦有對聯,上聯:形勝在吳頭楚尾;下聯:風流於古往今來。該亭於1998年4月16日開工建設,1998年10月28日竣工,總建築面積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
西塞山牌樓位於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動工興建,1988年12月竣工,總投資12.3萬元。牌樓上”西塞山”三個大字由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寫。牌樓全長1.7公里的西塞山專用公路從樓下穿門盤山而上,直達山頂。
道仕袱位於西塞山腳下東側。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軍猛攻西塞險隘,使道仕袱這個千年古鎮變成了一片
廢墟,古鎮雄貌現已蹤影全無。
城市榮譽
截至2013年,西塞山區先後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省創建和諧社區先進城區”、“全省雙擁模範區”、“全省平安城區”、“全省綜合治理先進城區”等榮譽稱號。
2017年9月,西塞山區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