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坑二村

西坑二村,位於橫崗街道中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與西坑一村、西坑三村相鄰。始建於明末清初,何姓先祖從廣東惠陽遷至此地建村。曾用名“頂高圍”。人民公社時期,西坑劃分生產隊,以建村的先後排序命名,形成現在的西坑一、二、三村。該村南面有梧桐山,海拔943.7米;東面有梧桐河;村後有小坳水庫。現村於1980年在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坑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西坑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中南部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西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何、溫、曾姓。第一大姓為何姓,宋初從福建南遷至今廣東惠陽;明末清初從今惠陽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300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130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89歲(男);實際在村人口2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40人、澳門同胞4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5人,主要分布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花生、小麥為主,兼種植薯類、甘蔗、山茶,製作豆腐,養豬、鴨。現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以自有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米花、米橙、油糍果、糕粄、年糕,清明節的艾糍。惠鹽路、西湖路、梧崗路、安良路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通電,1957年通電話,6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6年通網際網路,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傳統民居為客家圍屋,以西湖曾氏老屋為代表。因年久失修,疏於維護,現僅存門樓。門樓採用上圓下方的石門,牆體為三合土築構,青板瓦,木構梁架。
曾氏敬公祠,始建於清初,大門朝東,面闊80米,前檐壁有人物、山水等壁畫。該宗祠現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石碑“李廣將軍箭”,立於清代,現存於曾屋民居。
觀音堂,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供奉觀音菩薩。
村民在清明節掃墓,重陽節祭祖。祭祀完畢,聚集在一起吃大盆菜。
該村流傳舞麒麟技藝,傳承人曾夢明。西坑麒麟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後來失傳。2009年,曾夢明牽頭組織,西坑社區麒麟隊再次成立,現在有20多人。舞麒麟不同於舞獅,也異於舞龍,傳統表演形式分為盤門、平地表演和桌上表演三段。表演中,用武術結合舞麒麟,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兩人默契配合,將麒麟的各種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除夕晚上,麒麟隊到各家參拜。每當有同宗港澳同胞或海外僑胞回村探親,村里都要舞麒麟助興。
該村還傳承有龍南武術。該武術於清代中期由鄭開太(籍貨不詳)首創,以生產農具或生活用具如扁擔、木棍、鋤頭、鈀、長木板凳等為武器,自創武木套路並教授村民。今發展有刀、槍、劍、就、飛耙、棍以及掌、拳、腿等套路。村中武術隊結合舞飄麟,在重大節日或重要活動中表演。
代表性人物:
溫新福(1925—1943),烈士,1942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43年在博羅縣羅浮山作戰時犧牲。
溫來發(1929-1946),烈士,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1946年在鹽田收稅時被捕犧牲。
何煌友(1938—2013),曾任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攝影學會會長、深圳市文聯副主席。作為一名攝影家,他是深圳改革開放的記錄者,先後榮獲中國攝影家協會“特殊貢獻榮譽獎”、中國攝影“金像獎”等獎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