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北六條

西四北六條

【胡同名稱】西四北六條【郵政編碼】100034【曾用名】燕山衛胡同(明朝)衛(魏)兒胡同(清)【所處街道】新街口街道辦事處【臨近街道】東起西四北大街,與前口袋胡同相接;西至趙登禹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四北六條
  • 郵政編碼:100034
  • 所處街道:新街口街道辦事處
  • 臨近街道: 西四北大街  口袋胡同 趙登禹路
歷史淵源,胡同名人,陳半丁,徐盈和彭子岡夫婦,徐城北,交通,吳永良回憶,

歷史淵源

西四北六條全長495米。明代稱燕山衛胡同,因燕山前衛衙署在此而得名。清代稱衛衣胡同、衛兒胡同或魏兒胡同。1911年後為與南草廠(今南草廠街)東側的北胡同相別,改稱南衛胡同、南魏胡同或南魏兒胡同。
今胡同內23號是典型的中型四合院住宅。全園占地2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後共四進院落。大門為有照壁,門前台階兩側列上馬石一對。大門在住宅東南角,門內有影壁。前院南房四間倒座,東西耳房各二間。中軸線上二門是垂花門,兩側是抄手遊廊,牆面飾以什錦燈窗。二進院正被房五間,兩側東西廂房各三間,東西耳房各二間。北房明間門裙板雕刻《西遊記》等古典小說的人物形象和花籃盆景,其東側建過道與後院相通。三進院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東西耳房各二間。北房明間門裙板雕刻葡萄、松鼠、花籃盆景。四進院後罩房已納入西四北七條範圍,共九間房。院內牆山布滿萬字不到頭磚雕,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胡同名人

陳半丁

陳半丁(1876-1970)浙江紹興人。1894年赴上海謀生,經友人介紹與任伯年、吳昌碩相識。後宿於吳寓,隨其習畫畫、篆刻,協助其整理資料,朝夕相處十年之久。其間又得吳谷祥、吳石仙高邕之陸廉夫等諸家授以畫理和技法。1906年至北京,與吳觀岱、賀履之、陳師曾相處甚善。四十歲後應蔡元培之邀,就職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後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四十年代曾多次參加或舉辦各種形式的書畫展覽和捐款義賣展覽。五十年代後,歷任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國文聯委員,全國第二、三、四屆政協委員。“文革”期間被迫害致死。擅長花卉、山水,兼及書法、篆刻。寫意花卉師承任伯年、吳昌碩,又師法陳淳徐渭石濤、李復堂、趙之謙諸家。書法以行草見長。抗戰時期,在嚴惠宇、楊濟成、袁左良等友人的資助下,購得米庫4號的一所洋樓,因園子占地五畝,故以“五畝之園”名之。解放初期,陳半丁怕 “五畝之園”太招人眼目,1951年買進了南魏胡同7號(今西四北六條)和和平門內東新廉子胡同16號二處宅子,二室(陳半丁有兩位夫人)分開居住。而米糧庫4號的“五畝之園”後來一直為鄧小平居住,現為鄧小平故居。

徐盈和彭子岡夫婦

西四北六條34號:《大公報》的“雙子星座”徐盈和彭子岡夫婦。抗戰期間,徐盈曾赴西北戰場採訪,抗戰勝利後,任天津《大公報》駐北平辦事處主任。彭子岡 1936年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後,進入新聞界,任上海《婦女生活》記者,不久轉入《大公報》,成為抗戰時期新聞界最活躍的記者之一。在民族危亡的嚴峻時期,彭子岡奔波活動于山城重慶的各種政治勢力間,以尖銳潑辣的文筆,采寫了大量的政治新聞和社會新聞。《毛澤東先生到重慶》以毛澤東在機場受歡迎的場面向全國報告了這個“維繫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喜訊”。國民黨反動宣傳總是把中共領導人描繪得野蠻橫暴如洪水猛獸,彭子岡的特寫顯示了毛澤東偉大而質樸、親切而平易的風格。她采寫的反映陪都重慶黑暗、抨擊時弊的報導,也是一針見血,諷喻巧妙。例如,她寫的“洋狗飛機事件”與浦熙修寫的“孔夫人愛犬飛渝”反映國民黨的腐敗、荒唐,轟動全國。

徐城北

作家徐城北也曾在胡同內居住,與陳半丁的小兒子是中學同學。

交通

7、13、105、204、626、709、823報子胡同站

吳永良回憶

1986年初冬,我陪原《大公報》記者謝牧兄專程看望了徐、彭二位。他們住家在西四北六條34號。那是西四北大街向西的一條深巷子,差不多走到盡頭才找到。院門朝北,走進去是個窄小的院落,南、北房各三間,東邊是院牆,一小間西屋。院子裡有兩棵帶著枯葉的小樹,房頂上匍匐著一些枯草,顯示出年久失修的跡象。
徐、彭二位住的是北房,各占一間,中間是堂屋。徐公先引我們到西間看望子岡。小屋約七八平米,一張單人床和幾個舊箱櫃外,只有兩張方凳。
子岡側面向內躺在床上,雙眼閉著,人雖然不算消瘦,但面色蒼白。這位抗日戰爭時期名震大後方的記者,就病臥在如此簡陋的臥室中,令人心中感到有些沉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