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陽村

清康熙元年(1662年),袁、修兩姓來此定居。康熙五年(1666年),高寧同從山西省太谷縣遷此。後有倪、臧、李、任姓等相繼遷來安家。村內有柘水河,河東岸有隋、修、張姓定居。當時村建在河北岸柘樹嵐前,依山南水北為陽之說,故命村名柘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哲陽村
  • 別名:賢哲陽生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882人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乾隆二年(1737年),取“賢哲陽生”之兆,改稱哲陽村。1961年,以村中河為界劃分為兩個行政村,本村在河西,遂命名為西哲陽村。 西哲陽村位於海陽市城區東部,為方圓街道工委駐地村,地處東經121°10′、北緯36°47′,坐落在擔杖山前、拖山西嶺下的平原地方。樂畎口、丁家夼的水源,流經村西繞彎向南,明始院山澗的水流經村東往南與南河相匯,流入鳳城海域。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解放前,本村有141戶,882人,耕地460公頃,其中67公頃分布於周邊村;山嵐67公頃,分布於樓庵與薛家莊。解放初期,有土地360公頃。1961年分村後,本村有土地240公頃,山嵐67公頃。1970年以來,隨著城市的發展,本村土地被企事業單位徵用約173公頃。2002年,有土地65公頃,974戶,2565人,有高、修、臧、倪、李、任、張、孫、王、夏、葛、魯、趙、董、劉等姓,均為漢族。 新中國建立初期,常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34萬元,人均純收入3600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556萬元,人均純收入401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25.5%、22%、52.5%。

大事記

1942年9月本村解放。 同年12月中共東海地委工作組駐村開展工作。 1946年進行土地改革。 1948年東、西哲陽兩個自然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並成立一個合作社(村社)。 1961年哲陽村以村中河為界,劃分為東、西哲陽兩個行政村,本村為西哲陽村。 1964年開展“四清”運動。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200公斤,總產72萬公斤。1978年,畝產450公斤,總產16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畝產6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50公斤,是解放初的3倍。2002年,糧食畝產444公斤,總產34.6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2441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240萬元,林業收入17萬元,畜牧業收入288萬元,漁業收入11.2萬元,其它收入895萬元。 第二產業1918年,本村有尹福坤經營的復和燒鍋、酒館和高宗五經營的萬春燒鍋、酒館,從業人員9人,資本1500銀元。1922年,有高子文經營的子文鞋鋪、高照斌經營的廣大鞋鋪、臧京良經營的臧記鞋鋪、高良漢經營的華漢興鞋鋪、倪金鑒經營的倪記鞋鋪、倪晉齋經營的晉齋鞋鋪、高玉亭經營的玉亭鞋鋪、高春生經營的春生鞋鋪,總資本3150元,從業人員26人,多於40年代停業。1924年,臧福祿開設福祿織布廠,織機2台,工人2名,1928年停業。1934年後,高春元開設華增春鞋鋪,資本200元,從業人員3人,1940年停業;高京良開設京良鞋鋪,資本400元,從業人員1人,1945年停業。解放初期,村僅有油坊和加工豬皮、羊皮等小手工業,收入僅夠自家維持生活。1963年,村建立了油坊、磨坊、粉坊,職工20人。1965年,相繼建立了養豬場、軋花廠、腸衣廠、鐵器加工廠、機修廠、草製品廠等,職工150人。1985年,成立了建築公司、電器廠,職工230人,純收入20萬元。1997年,村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利稅20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00人,收入2099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9萬元,建築業收入2070萬元。 第三產業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土地的不斷被占用,剩餘勞力過多,村民主要從事服務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00人,收入5016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186萬元,服務業收入2061萬元,商飲業收入1769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就有國小。至1970年,國小1-5年級學生在本村就讀。1985年起,本村投入1.8公頃土地,縣教育局出資建成了榆山街學校。1958年,村成立幼稚園,1959年解體,1977年重新成立,1988年被煙臺市評為一類幼稚園。到2002年,本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00餘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口糧100多公斤,70%以上村民靠野菜、米糠等充飢。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存款。2002年,人均存款5000元,70%的中青年騎上了機車,帶上了手機或傳呼機;90%的農戶安裝了電話,看上了彩電;50%以上的農戶擁有冰櫃和洗衣機。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胡同不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7平方米。1980年,村統一規劃建設住宅。1997年,村統一將沿街房改建成商業網點房和住宅樓。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底,中共東海專區派王吉春為工作組長,帶領工作隊員進駐本村,發展了臧京武、葛文學、修方明、修京英、高文彬、高悅雲、高京文、高壽昌等8人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1月10日舉行了入黨宣誓,同時成立了黨支部,臧京武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高元同、葛文學、臧京奎、高浩魁、高玉松、高志發、臧福河、高京玉、高魁國。2002年,全村有黨員83人。村黨支部曾多次被上級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第一任村長高慶祥。之後,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高元龍、高元同、高元橫、丁世德、任思河、倪廷其、臧福東、李京海、倪世祥、臧福進、高魁國。1999年5月1日,經村民直選,袁兆宏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